鄧 鑫 蘇 芮 陳玉燕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0700)
淺談現代農業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鄧 鑫 蘇 芮 陳玉燕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0700)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術的發展,相較于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具有機械智能化田間管理、高質量的育種種植技術、足量化肥農藥能源使用等特點。現代農業發展速度過快,帶來的高效農業意味著高投入和高產出。現代農業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在優質的土地資源、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保護等方面受到一系列影響。人類的生存空間的"擴張"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尋找農業發展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是如今社會的當務之急。
農業發展;人類活動;自然環境;影響
1.1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區別
傳統農業采用簡單的耕作工具,人工漚肥、平整土地和修筑梯田,播種經濟作物。傳統農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土地資源的投入巨大,農作物、經濟作物的收益卻甚小,因此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有著必然的趨勢。相較于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在耕地的選擇、工具的使用、農藥肥料的與投放、水利設施的修建等方面作出改進,極大的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種植效率,于此同時提高了農作物的經濟價值。
1.2 現代代農業的特點
1.2.1 生產工具的改進與耕地選擇
現代農業的生產工具可概括為"機械化",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動力排灌機、機動車輛等大型農業生產工具的出現與普及,實現了農業生產規模化、高效化。機械工具依靠電力或者石化資源,減少了人力在生產上的投入。大型生產機械的普及使農業生產在耕地的選擇偏向更加優質的、平坦的大片土地,便于機械的行駛與操作。
1.2.2 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
水利灌溉是農業耕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現代農業中灌溉發展走向更加智能化發展。能夠有效的檢測旱情、自動化灌溉。水利灌溉工程是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溫柔的反抗。
1.2.3 農藥、化肥的來源
現代農業的農藥、肥料都具有高效與低價的特點,但他們多來源于化工石油原料的提取。具有一定毒性的農藥在對抗病蟲害的同時,輕微的殘留都有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損害。化肥的施加,能夠有效的提高作物產量,但也存在健康隱患。[1]
1.2.4 作物育種、品種改良與轉基因技術的發展
傳統農業育種較為被動,多是選擇自然條件下品質優良的品種作為育種對象;后來雜交育種技術的面世極大的提高了育種的效率和品質;當代農業中,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對農作物性狀、品質的要求變"期待"為"可控。"
2.1 現代農業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人類由于人口增長、物質要求,對于生存空間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資源有限,現代農業對于土地資源的要求從高數量轉變為高質量。農業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更加徹底,實現了土地資源的低投入、農產品的高產出。[2]
2.2 現代農業對氣候的影響
現代農業生產已經逐漸轉化為機械化,而機械化產品的使用,必須依靠電力資源、石油化工品等燃料資源提供能量。相較于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生物質能等綠色能源,現代農業生產使用的燃料多半存在不環保的特點。大型機械所排放的廢棄,或者燃料燃燒不完全所造成的大氣污染,是造成惡劣天氣、極端天氣的原因之一。
2.3 現代農業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現代農業生產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高效與高質量,對于除蟲害多使用農藥噴殺的治理方法。農藥的噴殺對于除農作物外的其他植物或者動物如滅頂之災。農藥的噴灑直接作用于各類動植物,破壞了生物多樣性。破壞生物多樣性不僅僅是物種的減少,更有可能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微妙平衡。
2.4 現代農業對生態系統的保護的影響
現代農業正在經歷"網絡化"和"全球化",外來物種搭上了這趟"列車"全球肆掠。外來物種在其他地域由于缺少天敵,在滿足其基本生存條件下,大量繁殖占據了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如果不及時控制,極可能形成一場"生態災難"。轉基因作物的普及,使生態環境的穩定面臨極大的潛在風險。轉基因作物相比于自然界的普通生物更具有生存優勢,和外來物種危害相似;另一方面,轉基因作物與普通植物之間可能進行基因交流,形成一些"超級雜草",危害著生態系統的穩定。
3.1 謹慎使用新興農業技術
類似于轉基因技術這些新興技術在農業中的運用存在一定風險,此時該項技術的各種子技術的應用,都應該在政府部門的監督下做嚴格的風險測評,降低生態災難爆發的可能性。
3.2 發展農業技術,減緩土地擴張
農業技術的發展還具有很大的空間,鼓勵農業技術的科研工作,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為退耕還林等土地政策的實施提供可能。
3.3 本土物種保護措施
鼓勵種植本土作物或者加大其改良品種的研究工作、加強對外來物種的監控,人為保護本土物種,維持生態環境脆弱的穩定性。
3.4 規范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中,化肥用量應有一定規范。目前化肥使用受經濟調控,化肥的價格,農產品的價格和品質要求都會影響務農者對化肥的使用量。政府出面出臺新規,規范使用化肥,預防土地質量降低是必要的。農藥的生產與使用應該更加規范,,切忌盲目追求高效,忽視其對普通植物和人類健康的危害。政府部門規范農藥的成分、生產流程以及銷售渠道都有利于降低農藥在農業生產中對自然環境的直接危害。
[1] 孫學亮,淺談農業種植因素對現代農業種植結構的影響[J].黑龍江省佳南試驗農場,2016 (9)
[2] 許海萍.淺談化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J].遼寧省大石橋市環境保護監測站,2011(5)
鄧鑫,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蘇芮,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陳玉燕,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
S181
A
1672-5832(2017)11-02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