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喜濤
高校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及對策研究
宋喜濤
從近幾年的高校學生體質健康調查數據來看,大學生跑步的速度以及身體的爆發力等健康指標不斷下降,校園里超重及肥胖人群數量明顯增多。筆者從當前高校學生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出發,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嘗試探究其解決對策。
高校學生 身體素質 健康狀況 解決對策
(一)身材勻稱度
整體來看,大學生的身高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飲食結構和鍛煉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整體體重狀況在不斷的增加,偏胖人群逐漸增多。因此我國大學生的身材勻稱度有所下降,整體來看,學生的體重增加要比身高增長的比重大。
(二)生理機能
長期面對電腦,學生的視力不斷下降,近視度數增加。由于學生缺乏耐力,不愿去克服困難和挫折,身體的相關潛力難以激發,很多學生的身體素質逐漸下降。人的身體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不斷的進行鍛煉,適當的增加訓練的難度,身體的各項指標會有所增強。相反,降低對自己的鍛煉要求,身體的各項機能沒有有效的鍛煉,身體素質整體會有所下降。
(三)身體素質
身材勻稱度以及生理機能的發展狀況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就學生體育測試的狀況來看,學生的整體肺活量有所下降,立定跳遠和握力有所下降,但相對穩定。
(一)社會因素
社會物質水平的提高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交通工具的發展;各種服務行業的提升;網絡的普及,這些都大大減少了大學生群體的體力勞動和戶外活動。
(二)教育因素
在當下以高考為導向的教育現狀下,學生的體育活動在時間上和項目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體育活動的時間被壓縮,許多帶有危險性或強度稍大一些的體育項目被取締。
(三)家庭因素
父母的溺愛以及社會生存壓力的增加都在通過家長對學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父母的溺愛使得孩子的家務勞動減少,社會生存的壓力通過父母傳遞給孩子,使得孩子的心理脆弱。
(四)學生因素
腦力勞動增加,體力勞動下降,人們的身體素質卻開始有所下降了。網絡的發展,提供給了大家更多的娛樂方式。網絡游戲、視頻、交友平臺等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部分大學生自控能力不強,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
(一)改變觀念,重視體育鍛煉
改變要從觀念做起,怎樣更好的把握未來的發展,就需要做好心理建設。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問題,要從觀念入手,從日常的宣傳入手,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觀念的轉變首先要從學校、老師和家長做起,學校重視體育鍛煉,在課時的安排上,體育設施的建設上做好相關工作。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傳達給學生身體鍛煉的觀念。家長不再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注意學生的平衡發展,積極鼓勵學生健身鍛煉。只有環境改變,思想轉變,大學生的鍛煉意識才能逐漸建立起來。
(二)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高校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要從培養教師,提高業務能力入手。注重教師的交流和學習。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踐行相關理念,老師在平時的生活和課程中,注意潛移默化的傳達給學生身體鍛煉的意識。學??梢越M織教師去進行觀摩學習,理論進修,注意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溝通,切實的了深入分析,學生的主觀需求和課堂教學如何進行銜接。
(三)加強高校體育設施建設
在尊重學生主觀需求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讓學生進行科學的鍛煉,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自由的決定體育鍛煉的強度和時間。院校要在相關資金的分配上,充分考慮學生身體鍛煉的需求,適當的增加運動設施,加強對設施的維護工作。
(四)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改變單一的評價標準,給與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讓擅長體育的可以驕傲的站在成績好的同學面前,讓喜歡音樂的可以自信的和愛好手工的同學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老師要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有機會在自己興趣的引領下,成為一個有所長的人。素質教育,就是全面的培養人,培養有個性的、獨立的、完滿的人。
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學生培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高校的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不斷的豐富和發展,用新的理念來指導教學。不斷的培養出順應時代要求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引導性、人性化的教學。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要多方協作形成合力。從改變體育觀念、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完善體育設施建設,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深化素質教育的理念。強健大學生的體魄,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1]劉小輝.長春市部分高校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的分析與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
[2]章茹.常州市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7.
長春建筑學院)
宋喜濤(1979-),男,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