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李 文 烏珍吉
利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研究探析
王媛媛 李 文 烏珍吉
高校要提升官方微信平臺建設水平,搶占并鞏固新媒體陣地,發揮官方微信教育特性,引發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認知認同到共鳴實踐。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官方微信
高校擔負著引領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當代大學生們思想活躍、對新媒體技術感知敏銳,新媒體技術如微信的發展給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開辟了新的意識形態陣地。在微信形態下的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微信公眾平臺創造了高校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新途徑,為此,本文基于對內蒙古地區內蒙古大學、包頭醫學院等官微運營較有特色的高校的發布內容和官方微信運營團隊進行分析,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利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研究。
大學生是最大群體的用戶,微信已經融入到大學生的生活中方方面面,根據全球調研巨頭蓋度發布的《2016年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中國社交媒體用戶加速增長,移動端社交類APP使用率的第一名就是微信,占75.9%,具體表現在:
根據調查,大學生們主要通過微信了解咨訊,新聞客戶端,其次是電腦,微博以排在第四位,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介明顯遜色。
根據調查,大學生們的媒體社交中,通過微信溝通信息、展示自我、聯絡感情占聯絡方式的,大部分大學生有超過100位以上的微信好友,接近一半的用戶通過微信認識了新的朋友或找到了好久沒聯系的老朋友。其次是電話、QQ,隨后是微博和貼吧,電子郵件,短信使用較少,社交客戶端如陌陌、朋友等也逐漸受到大學生關注。
內蒙古地區高校相對其他地區在關注度和影響力上還有差距,根據統計,運營情況穩定的呼倫貝爾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包頭師范學院、包頭師范學院、包頭醫學院的周發布次數在兩次到四次,發布條數在5條到8條,平均閱讀量在1200到5000左右,平均閱讀數在200到3000左右,點贊數在25到300左右,WCI在200到500左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要契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使用習慣,使用新媒體增強教育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認知、認同到主動實踐。通過調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宣傳,大學生們選擇前三名依次是微信、網站、微博,其次是報刊、書籍,電視和廣播效果較差。新媒體成為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重要陣地,高校官方微信“微教育”特質發揮作用。
高校微信平臺必須找準定位,明確你在對誰說話,要了解大學生的話語特性,在官微上的內容確保教育主導性地位的前提下,構建平等的網絡關系,突出微信公眾平臺的特色,創造微話語體系,用網言網語,借勢而上,同時加強日常維護,不做“僵尸”賬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要契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使用習慣,使用新媒體增強教育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認知、認同到主動實踐。通過調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宣傳,大學生們選擇前三名依次是微信、網站、微博,其次是報刊、書籍,電視和廣播效果較差。新媒體成為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重要陣地,高校官方微信教育特質發揮作用。
關注母校官方微信,對新生意味著了解融入,對老生意味著陪伴分享,對畢業校友意味著情感歸屬,高校官方微信亦師亦友亦親人。參加調查的大學生七成以上表示官微對自己存在思想引導、價值觀塑造的作用。
高校官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發布,圖文并茂,利用傳播優勢發送到每個關注賬號的用戶手機上,定向精準,增強社會主義和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推送的內容不同,但殊途同歸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層面的培育落在具體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上,讓學生喜聞樂見,同時潛移默化地播撒核心價值觀的種子,潤物無聲的起到了教育作用。
完善官方微信平臺的運營機制、培訓計劃、激勵機制,配備專職管理教師、運營經費和場地,制定運營學生的準入、考核和獎勵辦法,加強對運營團隊思想政治修養和新媒體運用水平提升的培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共建社會媒體與高校媒體的交流平臺,新形勢下的互聯網+校園媒體創新發展環境下,豐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和形式,展現校園精神,傳播校園文化,凝聚校園情感,充分發揮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教育本質。
[1]阮映東.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實踐與經驗,2015(07).
[2]全國高校微信公眾號分省排行榜(每周)[N].中國青年報,2016-12—2017-04.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2014]16號.
包頭醫學院黨委宣傳部)
本文系包頭醫學院思政課題《對利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研究》(課題編號:bysz2016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