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奇
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研究
趙偉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隊伍建設,做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對嚴格發展黨員程序、提高發展黨員質量等提出明確要求。本文結合中央新部署新要求,探索構建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為對大學生黨員質量進行科學有效的定量考評提供參考。
大學生黨員 綜合素質 測評體系
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確保黨員發展質量、發揮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高校發展學生黨員的定性評價主要集中在政治標準上,主觀意識評價偏多;定量評價多集中于學習成績等方面,顯得較為單一,無法完全體現學生黨員“又紅又專”的特點。[1]本文嘗試探索構建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為對大學生黨員質量進行科學有效的定量考評提供參考。
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系統工程,測評的的關鍵在于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設計一個系統的、科學的、可操作性的、具有發展性的評價指標體系,能較好地彌補黨員教育管理中缺乏細化指標的問題,起到明確的導向作用;對于大學生黨員對比參照、自我矯正、提高覺悟,確實做到思想、組織、行動上入黨相統一,切實發揮模范引領作用具有指導意義[2-3]。構建導向作用明顯、體系清晰、內容明確、層次分明、權重合理的測評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大學生在考察發展入黨之前,從思想道德修養、專業學習素質、社會工作能力、身心素質等方面,黨組織都有比較全面細致的考察,只有在這些方面表現突出才有可能被發展入黨。從以上幾個方面設立測評指標,可以保持延續性,促使測評對象在過程中起到導向作用。
過程性指的是大學生黨員素質測評不能看在組織狀態下的行為表現,更需看其在非組織狀態下的行為表現,變點為面,從而考察其是否真正思想、組織、行動上入黨。動態性一是指測評體系本身具有動態性,不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要結合大學生黨員工作實際,在實踐工作中不斷修訂和完善;二是指測評過程具有動態性,在測評過程中有反饋,在事后評價的基礎上適時增加指導教育,促進其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
測評體系的建立要參考一定的價值標準,較為詳盡的對黨員素質進行解析,設定相應的價值判斷,用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質,從而達到達到矯正和激勵的目的。
指標體系的建立是模型評估的框架基礎,特別是指標因子的選取和體系結構的設計對于評價結果的優劣具有直接的影響。立足上述幾個原則,梳理已有評價體系和高校學生黨員素質特征,建立四個一級指標分別是思想道德素質、綜合學習素質、社會工作能力、身心素質,并建立各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每個二級指標下面又有具體的三級指標。
主要由思想道德、政治覺悟、組織紀律等二級指標構成。每個二級指標下面又有三級指標,如“思想道德”的三級指標有道德品質、公民意識、誠信意識等;“政治覺悟”三級指標有政治理論水平、愛國意識、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組織紀律”的三級指標有法律觀念、遵守黨紀黨規等。
主要包括專業學習情況、創新實踐能力、科研能力等。其中,“專業學習情況”主要是專業課成績、年級排名、加權平均分等方面;“創新實踐能力”主要是理論創新、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方面;“科研能力”主要是英語水平、論文寫作、科技競賽等方面。
主要衡量學生黨員黨建工作參與度和業務工作能力。黨建工作參與度主要是指參與黨內各類政治生活和黨內相關工作等;業務工作能力主要是指黨建工作的理解度和完成度等方面。
主要由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個二級指標構成。“身體素質”包括身體健康情況、體育測試情況、體育競賽情況等幾個方面;“心理素質”包括:心理健康情況、人際關系情況、自身定位情況等幾個方面。
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測評可采用基于專家打分法的層次分析法[4],該法既有綜合評價的定量評價,又有經驗判斷的定性分析,避免了全盤主觀評價的不足,在定量評價部分充分發揮了黨內外民主監督的作用,使得評價結果更加真實。然而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多因素狀態方程,在具體操作中,選擇何種測評方法以及關注角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都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1]習近平.研究部署加強新形勢下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N].人民日報,2013-01-29(1).
[2]李霄.構建大學生黨員考評體系的原則與方法——基于過程動態性考評體系的實踐[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1):112~114.
[3]孔祥冬,季斐斐.高校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模型的構建及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8):132~133.
[4]黃應忠,高宏賓.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大學生黨員質量評價體系的實證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5(11):83~109.
西安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