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利 申桂茹 李友仕
基于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平臺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探討
王紀利 申桂茹 李友仕
高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舉措,為學校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供了新方法。此項工作為教學質量教學過程的監控、常態保障制度體系的構建、網絡平臺開發利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啟示作用。
教學基本狀態數據 質量保障體系 本科教學
為實現“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教高[2011] 9號文件提出“建立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充分發揮狀態數據在政府監控高等教育質量、社會監督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和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重要作用”。自2014年開始,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和填報已成為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一項常態化年度工作。2014年數據庫系統進行了改進。新的質量數據庫有以下特點:
數據庫系統從表格的形式、內涵設計上,都強調原始數據的采集,從而更能夠全面、客觀反映出教學質量狀態。
數據庫共設81張表格,包括:“學校基本條件”、“學校基本信息”、“人才培養”、“教師信息”、“學科專業”、“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學生信息”等7大模塊,分析指標分類清晰,減少了數據中的重復填報情況。
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動態、循環、循序漸進的保障體系。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有利于發現教學質量保障的薄弱環節,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完善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
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框架如下圖:
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從兩個方面促進教學質量保障的科學性:(1)“可提供不同時期各種數據的查詢服務,為學校形成各種文件和決定提供數據參考和依據”,(2)基本狀態數據項是與本科辦學合格評估指標直接關聯的。
依托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的信息化平臺,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進行自我診斷,形成分析報告,提出整改措施,從而推進學校質量保障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有助于教學質量保障長效機制的建立。
教學質量保障的組織體系是保障體系構建的依托和組織保障。質量保障組織體系的構建其根本是立足于“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為核心,聚合全體師生員工之力來實現目標。
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的制度體系是體系構建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設包括制度制定與制度執行。
制度制定包括:制定“教學督導機構和制度”“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畢業綜合設計訓練環節評價體系”“學生評價制度”“學校教學自我評價及質量改進機制”等相關制度。制度執行包括:教學質量保障的觀測信息的評估、診斷、反饋和改進。
基本狀態數據庫的關鍵控制點:第一個因素為“教學基礎條件”,第二個因素是“教師素質”,第三個因素是“專業與課程建設”,第四個因素為“教學質量管理隊伍”,第五個因素是“教學效果”。
結合本校的教學動態數據管理系統建立質量保障網絡平臺,即可以適應過程管理的需要,還可以使教學信息收集、反饋變得更加公開、快捷,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迅速解決。網絡平臺實現教學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力推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作用。
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的全面鋪開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舉措,為本科院校建立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明晰了思路,提供了新方法,并從質量文化的氛圍營造、教學質量監控的組織保障、教學質量過程中各環節關鍵點的監控、教學質量常態保障制度體系的構建、網絡平臺開發利用的技術支撐等五個方面給予了新本科院校構建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啟示。
[1]黃家慶.基于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系統的教學質量監控構想[J].欽州學院學報,2012(12).
[2]藺跟榮,趙秀元.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建設探討[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4(3).
青島黃海學院)
王紀利(1988-),男,山東日照人,理學碩士,青島黃海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