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夏
新技術支持的共享消費文化淺論
甄 夏
目前,以新技術為支撐的共享經濟正在全球興起,共享經濟呈現的一些顯著的技術特征正在影響并重塑著人們的消費理念,由此形成了獨特的共享消費文化,共享消費文化秉承了共享經濟的技術特征,成為了大眾消費文化的一股新的熱潮。
共享經濟 共享消費文化 新技術
目前,共享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潮流。共享經濟可以是小范圍內的面對面的共享,還可以是通過網絡的方式,在技術的幫助下,形成有著類似需求的社群,將“點對點”的相互滿足需求變為“多對多”的平臺。共享消費文化是在共享經濟帶動下產生的文化形式,包括了可持續、商品使用權替代商品擁有權、資源共享等消費理念。
目前,在相關技術的影響下,共享消費文化呈現出移動化、社交化、及時化、平等化、差異化等特征。
共享消費文化的移動化特征主要是指共享經濟依托定位技術,提供以消費者為位置中心的服務。該特征主要是通過LBS移動定位技術來實現的,LBS旨在利于手機定位技術向廣大移動通信用戶提供與坐標位置相關的多樣化服務。其中,互聯網起著連接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統起著數據庫的作用,移動終端起著服務申請及反饋的作用,智能手機提供了硬件支持。LBS移動定位技術在汽車共享、自行車共享中尤為常見。
共享消費文化的社交化特征主要體現在共享經濟一方面在加強與社交平臺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組建屬于共享消費者的社交圈。這主要是基于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交網絡服務來實現的。隨著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的普及,社交平臺的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社交平臺社交網絡創建了新的信任機制,使交流變得更有針對性,既提高了溝通效率,也節約了交易成本,促進了交易的完成。共享經濟通過開放的交易平臺,向用戶宣傳共享理念,加強共享經濟參與者之間的聯結。
共享消費文化的及時化特征主要是指共享經濟在技術的支持下,提供快速、高效、及時的服務,節約消費者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目前消費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不斷增加,而共享經濟則借助互聯網和LBS移動定位技術,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及時性的需求,降低了消費者原本需要承擔的時間風險和交通風險。
共享消費文化的平等化指在共享經濟中,技術幫助降低了商品的消費門檻,豐富了產品類型,打破了部分人群對部分消費的壟斷。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支付技術的支撐下,共享經濟降低了消費和創業的門檻,也降低了經濟活動的參與成本。協同消費就是充分利用社會閑置產能,引導人們減少過度消費和奢侈消費,打破消費型社會對人們的束縛,樹立物盡其用的消費理念。
共享消費文化的差異化不僅體現在共享經濟平臺之間,還體現在共享經濟提供的服務上。傳統的經濟形式礙于形式限制,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共享經濟中,消費者與經營者多為在線交流,為差異化服務提供了前提。差異化本來是消費中客觀存在的現象,但傳統經濟對差異化缺乏關注,也由此為共享經濟的差異化發展帶來了更大機遇,使得差異化的共享消費文化成為共享經濟的一大優勢。
共享消費文化具備的以上特征,是對現階段共享消費文化技術現象的總結,也為共享消費文化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1]雷切爾博茨曼,路羅杰斯.共享經濟時代——互聯網思維下的協同消費商業模式[M].唐朝文,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2]劉成.LBS定位技術研究與發展現狀[J].導航定位學報,2013,1(1):78~83.
[3]吳光菊.基于共享經濟與社交網絡的Аirbnb與Uber模式研究綜述[J].產業經濟評論,2016(2):103~112.
[4]王小巖.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及其啟示[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2):48~50.
[5]西奧多阿多諾,馬克斯霍克海默.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M].渠敬東,曹衛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王大慶,等,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
[7]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8]Thomas Tribunella.Нeidi Tribunella.Twenty Questions on the Sharing Еconomy and Mobile Аccounting Аpps[J].the cpa journal,2016(5):33~39.
[9]Еlvira Nica,Аna-Madalina potcovaru.the Social Sustainablity of the Sharing Еconomy[J].Аddleton Аcademic publisher,2015:69~75.
[10]Katarzyna Bachnik.Sustainable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Sharing Еconomy[J].Research papers of Wroc?aw University of Еconomics,2016(423):35~4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甄夏,女,碩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方向: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