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容
(重慶市大渡口區四勝小學校 重慶 400082)
淺析我校校本教材《快樂手工》編排亮點
范云容
(重慶市大渡口區四勝小學校 重慶 400082)
課程實施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基點,不斷從課堂實踐中積累,總結,反思,修訂。再根據孩子們的課堂呈現及學習情況,參與度等等綜合指數地考量,集思廣益,歷時兩年共同開發,編寫了一套《快樂手工》的校本教材,供1-6年級的孩子使用。我校校本教材開發及編寫的宗旨:快樂的手工。它也因此得名《快樂手工》。
教材編排;教學;課堂;農村;傳統文化;快樂學習
我校手工課程實施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基點,不斷從課堂實踐中積累,總結,反思,修訂。再根據孩子們的課堂呈現及學習情況,參與度等等綜合指數地考量,集思廣益,歷時兩年共同開發,編寫了一套《快樂手工》的校本教材,供1-6年級的孩子使用。
這套手工教材科學、簡潔,易操作。教材體系橫向以單元方式呈現,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多彩的紙藝;第二單元:神奇的貼類第三單元:精巧的手工;第四單元:濃濃的鄉土系列(神奇的大自然)。縱向以1-6年級孩子的動手能力起點為梯度,同一類型手工制作的難易程度呈螺旋式上升,符合孩子們身心發展中的認知發展的規律。就教材的體系上它具有如下的亮點:
(1)學具貼。這是我校利用教學資源,獨立開發的課程內容,它具有獨創性,可操作行,簡單易學,材料易于采集。孩子樂學,愛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孩子的課堂參與度極高,利于孩子感官,肢體,語言,情感等多元化智力的培養。
它編入一年級進行教學的重要原因——孩子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對枯燥的課堂教學還不適應,它能為孩子進入課堂學習模式做好鋪墊,搭好橋。不至于讓孩子們形成錯覺“一年級的學習跟幼兒園截然不同。原來,小學階段也可以這么有趣,可以讓他們的心理更加適應,增強學習的信心,愛上小學生活,從而快樂學習。
(2)竹簡書和馬勺的制作。這兩部分的教材屬于鄉土情系列,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傳統文化的滲透及傳承。
竹簡書是二年級鄉土情內容。竹簡是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削制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制稱竹牘,木制稱木牘。均用毛筆墨書。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復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后,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里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它的出現,才使得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將它編入我校的校本教材,既讓孩子們感受了傳統文化,又讓孩子在們了解書籍是怎樣發展的。讓他們知道古人的書籍原來是這樣的。
馬勺繪制是六年級教材內容。是以臉譜為繪畫內容,又名社火臉譜。是用馬勺作繪畫的“紙”,以社火臉譜為內容的社火臉譜構圖。勾畫、涂色、注重眉、眼、嘴的裝飾。它從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發,以夸張的手法描畫五官的部位和膚色,進而突出表現各類人物的內心本質,強調色彩對比,感想而豪放,具有強烈的象征性。由于她對繪畫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我們將它納入六年級這個階段進行教學。
(3)樹葉貼,百變蔬菜,扣貼,棕葉編織。這四個部分是三、四年級的教材內容。它的取材都源于生活,靈感也來自生活。教學的目的也是服務于生活,所以,我們就本著這樣的出發點編入了這四塊內容。制作材料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應證了藝術源于生活的概念。
樹葉,蔬菜,紐扣,棕樹葉都是生活中易于采集的,我們利用這些材料將他們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手工藝品。從生活中來,再裝點生活。這也是核心素養下的培養目標——在生活中學習,再將所學靈活運用于生活。
(4)鉆石畫和數字油畫。這兩部分內容則編入五年級教材內容。這部分內容現代氣息濃,是老少皆宜的DIY制作。方法簡單易學,操作性強,作品效果極佳。兩部分教材內容的制作方法相似,都是在畫布上根據色號進行制作和繪畫。鉆石畫是進行粘貼,數字油畫則是著色。
鉆石畫,又名DIY鉆石畫,是鉆石畫設計者們把精致閃耀的人造水晶平底圓鉆(有的是方鉆)和設計精良的圖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繪制者只需要把點鉆工具提取到的鉆粘在畫布上相應符號上,這樣就完成了一顆顆鉆的粘貼,最終完成精美的作品。數字油畫,又名數字彩繪和編碼油畫,是通過特殊工藝將畫作加工成線條和數字符號,繪制者只要在標有號碼的填色區內填上相應標有號碼的顏料,就可以完成的手繪作品。
(5)紙繩貼畫,紙漿畫,綜合紙藝。這三部分內容分別編入三,五,六年級的多彩紙藝。這些內容都是選取的紙質材料,我們主要著眼于材料的易得,易用,易于造型的特點。這三個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紙的變形后的再造型。它需要孩子們利用紙質材料進行再加工,制作成我們需要的創作材料,再根據制作要求進行創作。教學難度層層深入,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及創造力也得到了更大空間的發揮。
綜合紙藝這部分則有所不同的是:顧名思義,它可以運用多種方法,比如:折,剪,貼,插等。作品可以是半立體的,立體的。總之,你可以運用各種方法完成你的紙藝創作。
(6)樹枝家具。這是六年級教材的鄉土情部分的內容。我校地處農村,樹枝也是我們生活中易于取得的材料。編寫這部分內容意在讓孩子們感受民間木器工藝制作。了解中華傳統家具制作工藝中的精粹——榫卯結構。榫卯也被稱作紅木家具的“靈魂”。
樹枝家具這個部分的內容就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榫卯是在兩根樹枝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我們在課堂上也只呈現這種最為簡單的榫卯結構,讓孩子們對古代木器工藝有所感知,為中華民間木器工藝的精湛感到驕傲,熱愛我們的民族,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讓我們傳統工藝得以傳承,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這就是我校校本教材開發及編寫的宗旨——快樂手工。教材也因此得名《快樂手工》。
G420
A
1672-5832(2017)10-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