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
漢服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周 潔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文化建設事業發展興盛,越來越多的設計行業開展關注時代感典型的漢服,漢服再次煥發新生命。本文圍繞漢服元素的創新應用的核心展開研究,討論漢服的基本特征,探索漢服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融合,為提升當代漢服創新設計以及現代服裝民族化出謀劃策。
漢服 現代服裝設計 創新應用
談及傳統特色鮮明的中國服裝,首推文化底蘊深厚的漢服,它承載著太多中華民族傳的傳統內涵。然而在現代化的中國社會,漢服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遠,只有在特定的古典表演場合中才能一窺風采。如何將漢服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拉近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距離,是亟需予以關注和解決的重要議題。
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漢文化更是我國文化主流,因此最早人們認為漢服的“漢”是指漢民族,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一定義不斷得到討論和發展。漢族服飾代表性強,影響了周邊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發展,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民族服飾也互在融入和變化,從這一角度而言,漢服不能被孤立、靜止、單一地看待,它是一個歷史發展的動態概念。因此所謂漢服,實際上是指歷史上以漢民族為主的華夏服飾的一種總稱。
(一)完整統一
漢服款式眾多,一種是深衣服,上衣下裳連一起,呈現一種直接直身通裁、不分開裁剪的長衣狀;一種是分開式,上衣與下裳分開,上衣通常顏色端正純一,下賞講究色彩相交錯,暗合傳統文化中“天玄地黃”的概念;一種是襦裙,襦是短上衣,裙是下身穿的,這類漢服多為女子所穿。
無論哪種類型,在結構設計上都采用了上衣下裳的方式。和西方分片式服飾設計不同,漢服在面料和配飾上都沒有明顯分割,上下整體過渡自然,甚至在布料連接上都采用了繩帶,不用扣子,這種獨特的隱扣系帶不破壞整體,可以使漢服保持完整統一的效果。整塊面料會隨身體的變動呈現不同曲線,隨環境的變化而延伸變化,多方位勾勒出視覺美感。
(二)舒適寬松
漢服的袖子又稱為“袂”,造型十分別致。漢服中有一種款式叫禮服,在古代多為貴族階層穿于正式場合,日常百姓所穿的漢服則以廣袖為主,垂手時不會露出手,兩種漢服的衣袖都寬而長,展現出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視覺美感。
舒適寬松成為漢服的一個重要特征,不僅能遮陽、散熱、透氣,還能攜帶隨身小物品,非常實用。
(三)裝飾性強
從織品的染色到刺繡再到縫紉制作,漢服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制作工藝,這些傳統工藝賦予了漢服圖案的精美,色彩的豐富,獨特氣質,裝飾性強。從目前可發現的漢服實物來看,可辨識的顏色就多達30多種,在圖案設計上,祥云、流水、花卉等紋樣穿插在服飾上,使整件衣服散發著含蓄優雅的畫意沒,線條簡潔,層次有序,鮮活生動,寓意深遠,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一)樣式創新
基于漢服獨特的上衣下裳的結構、交領右衽的款式、寬大舒適的衣袖以及隱扣系帶設計,現代服裝設計可以充分吸收這些樣式,將漢服中的多層領、斜襟、盤扣、連袖等經過拆解、簡化、組合后,作為一種時尚的點綴有機融入到現代服飾的樣式創新中。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服裝品牌“東北虎”在漢服元素創新方面展開了諸多實踐,“鳳衣”是一件漢服樣式典型的禮服,運用了上衣下裳的款式,領口有對襟,肩部還以刺繡作出具有漢族服裝特色的鳳凰圖騰,華麗輝煌,光彩奪目。
(二)面料創新
古代中國的服裝面料基本上以棉、麻、毛、絲為主,漢服面料多選用麻、絲,這類面料絲滑且透氣性強,不粘身體,穿起來冬暖夏涼?,F代服裝對漢服面料的借鑒主要是對麻、絲綢的大量運用,內衣、睡衣的設計中可結合麻、絲綢等面料特性予以二次設計,現代外衣的設計可使傳統絲綢面料與新型化纖材料進行混紡,增強防腐蝕性。提升防水性,強化服裝廓形,由此擴大服裝的現代應用領域。
(三)裝飾創新
漢服的裝飾性主要體現在圖案設計上。傳統圖案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精華。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能夠單獨移植到現代服裝上。當然,對于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而言,部分傳統圖案太多繁復冗長,不能夠為完全適應當下人們的生活心理與審美觀念,因此在移植使用時不能完全照搬復雜的圖案程式,必須予以抽象化、簡約化的改良,使其既具有傳統性又充滿現代性。
綜上可述,作為中國傳統服裝典型代表的漢服,具有完整統一、舒適寬松、裝飾性強等特點,這些特點的形成既受地域生活環境的影響,也與社會文化思想、審美觀念緊密關聯。漢服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大量應用,有利于現代服裝設計增強自身文化內涵,塑造服飾民族性。這種借鑒不是一味延續傳統程式化設計,而是要在了解傳統漢服與現代中華服飾的設計精神的基礎上,融合東西方設計理念,以新材料、新裝飾、新工藝等手段不斷尋求新突破,達到新創新。服裝設計師也要努力提高對漢服的理解層次,從漢服元素中吸收靈感源泉,以融合漢服傳統與現代設計的中國創新服裝向世界展現現代服裝設計的新風貌。
[1]張凱辰.漢服款式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5(11(.
[2]梁靜儀.漢服造型的研究與創新[J].藝術科技,2016(12(.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