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愛
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基于《祝福》的分析
王愛愛
中專語文教學,在整個中專學科教學體系中有著重要地位。當前有關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研究相對豐富,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對教學實踐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是,專門結合相關案例探討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聚焦于此,以《祝福》為個案,嘗試從不同層面探究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導入是整個教學階段的初始環節,要想保證生活化教學的實現,必須在初始環節融入生活化韻味,實現教學導入的生活化。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是保證教學導入生活化的具體策略。具體來講,教師要借助多種手段,創設吻合學生認知特征、符合課時內容主旨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感知情境中進入所要學習的課文中,用最佳狀態開展課文主要知識點的學習。教學導入生活化,是保證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成效的關鍵。
在進行《祝福》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呈現了從網絡搜尋到的有關魯迅的圖片,讓學生回答圖片中的主人公主要代表作,學生紛紛作出了回答。接著,我又依次呈現了《祝福》漫畫,學生通過觀看,對《祝福》這一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較為宏觀的了解,尤其是知道了整個故事的情節。在這一教學情境的創設下,學生均進入到了課文內容中,有效拉開了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大幕。
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必須順應“信息技術與教育融通”這一趨勢,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和優勢,創新教學手段,實現教學方法的生活化。具體來講,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革新原有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尤其是要摒棄“填鴨式”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設計的一部分,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助力教學方法生活化的實現。
《祝福》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了更為直觀、更為有效地呈現整個課文內容的主旨,就可借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融入生活元素。我在教學中,有效踐行了這一理念。現在班內學生,基本都有手機,我便借助學生所熟悉的微信軟件,編輯了一個網頁,在網頁中融入了能夠清晰呈現《祝福》整個故事情節的圖片,配上了合適的音樂背景,讓學生通過手機,在課堂上觀看。相比于在大屏幕上播放網頁,這種近距離的獨自觀看,拉近了學生與故事情節的距離,讓學生情感塑造更為直接、更為濃烈。這一教學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驗開展的生活化教學。
不可否認,在中專班級內部,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差異,更是體現在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能力組織等多個方面的差異。鑒于此,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現有實際情況,尤其是學生在學習成績、性格特質方面的差異,用最為吻合學生身心特質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實現中專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祝福》這一課時的教學,要想實現其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就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尊重不同學生的認知差異,然后基于此開展生活化教學。學生在生活中,會借助現實生活或網絡電視等媒介,了解到類似于祥林嫂這類性格的人物,因此,為了更好地展現祥林嫂性格特質,進而了解其深層次的社會背景,我便組織學生分組探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看到的祥林嫂式的人物,然后集中研討,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這一教學內容,有效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達成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教學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更是對一定階段內教學過程的總結,因此,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現,更要關注教學評價環節,采取多種舉措,實現教學評價的生活化。具體來講,要設置多元維度,既要考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實時表現,也要考慮學生已有成績的實然狀態,還要考慮學生知識應用于生活的能力,從多個維度出發,保證教學評價生活化的實現。
《祝福》的教學評價,需要將生活元素納入其中。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我為學生布置了生活化作業:結合課文學習體悟,撰寫一篇自傳,來描寫你看到的、遇到的或聽過的“祥林嫂”式人物,在下節課進行展示和評選。具體的評選結果,我會作為參考依據,將其納入教學評價中,借助這一方式,來實現教學評價的生活化。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對中專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有著顯著作用,這點在本研究中已經證實。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必須著眼于不同層面的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出發,多措并舉,共同指向于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本研究中所探討的四點策略,可為中專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提供一定參考。
株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4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