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紅
快樂學習何其難,自主合作來搭橋
——以一項高職英語教學活動為例
胡曉紅
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普遍存在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不求甚解的短板,動力、能力與信心缺失的諸多問題,本文以一項高職英語教學活動為例,探討如何讓學習者由被動學習轉向自主學習,感受學習的自信、成就和快樂。
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 快樂學習
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成就了令人嘆為觀止的信息時代和“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網絡世界。教育自然也處在一個知識和理念不斷更新的階段。我們的高職學生有幸處在這樣一個充滿發展和機遇的時代,卻又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成長,習慣了知識傳遞式的被動學習,普遍存在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不求甚解的短板,動力、能力與信心缺失。一旦進入高職院校,學習觀念與能力上的諸多問題暴露無遺,更罔論自主學習、終生教育了。我們如何在兩者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由應試教育轉向終生教育呢?
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設計、開展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在完成一項學習任務中去自我發現,比教師說教灌輸更有說服力,從而達到優化學習觀念和策略,拓寬學習資源與路徑,調整學習情感和態度的目標。本文現以其中一項英語課堂活動為例。
(一)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
首先,為了打開學生的眼界和思路,筆者選擇了一個自由開放的模式:他們可以選擇任何主題與形式,只要真善美,只要以英語為載體。學生們充分享受自主選擇的自由與挑戰,迸發出興趣與熱情所帶來的活力,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認知世界、認識自己的窗口。借助圖書館和移動網絡,他們可以在更多、更快、更好的資源中篩選、定位主題與形式,在課本和課堂之外發現了更為廣闊的信息世界和學習天地。以宿舍為小組開展活動,他們嘗到了交流與合作的甜頭和難度,打開了又一個學習的路徑。
以下是部分學生的反饋:
我開始領悟到網上可獲得利用的學習資源很多,而篩選信息也是自己不斷學習的過程;從查閱資料到制作演示文稿,從結構框架到具體內容,親力親為,讓我們在學習方式上有新的認識,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我們在中準備過程有許多困難,第一次上臺發言,很怯場,效果也沒達到預期,但大家都能完整展示內容和自我展示,這就是一種學習和成長。
但是,存在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高職學生的視野尚待拓寬,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亟需深化。他們似乎更愿意選擇輕松、娛樂型話題;大多泛泛而談、點到即止,沒有深入思考,用心去做。他們的關注點和思維能力不容樂觀,亟需改觀,畢竟他們是國家的未來,需要他們更多地關注世界,更好地認識自己。為此,筆者在活動中也采取了一些彌補措施,如在打分和點評環節上激勵用心去做、積極思維、關注嚴肅話題的小組。
(二)語言能力目標
既然以英語為載體,筆者對他們的語言表達提出了兩個指向的能力目標:努力用簡明通順的英語口語脫稿介紹主題內容;輔助演示文稿上的英語文字力求簡潔正確。我們的高職學生普遍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基礎英語的教學也一直以聽說為己任,而應試教育卻弱化了他們的聽說能力,讀寫能力也未見得有明顯優勢。這些后遺癥都在上文所指的能力考查上暴露無遺:口語表述的語音語調不標準,不規范,怯于當眾表達,只能照本宣科;演示文稿上的語病比比皆是,詞法、句法意識淡漠,有的還照搬網上錯誤的翻譯,或是自己中式英 語的翻譯,令人懷疑他們十多年的英語都學了什么。因此筆者一再強調,要求學生反復修改講稿和演示文稿的文字部分,語言能力有限的同學可尋求其他同學和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同時要求同學在觀摩中特別關注語言層面。
(三)評估方式
本次活動的評估方式采用三人制評分方式:學生自評,同學(隨機抽?。┰u分,教師評分,然后得出此組學生的最后評分,并要算人學期總評成績。
在具體點評和評分時,筆者與學生約定:從主題內容、表現形式、口語表達、演示文稿、效果細節等角度去觀賞和評判,并且希望他們以鼓勵為導向,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同時指出其可以提升改進之處。如此約定,筆者意在引導學生人人參與,聽說并進,互動互學,訓練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從現場效果而言,這些要求確實帶動了那些被動學習、消極敷衍的同學;在增加英語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體會聆聽、幫助他人所帶來的收獲:學會尊重與寬容,欣賞和評價,在別人的得失中提升自己。
當然應試教育存在的學生學習觀念與能力問題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轉變非一日之功。作為一年級的高職英語教師,在有限的課時中,我們理當既言傳、又身教,勉力改觀學生們的落后觀念與能力缺失。我們必須繼承傳統教育的優勢,研究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對課堂教學的輔助與延伸,讓學生們在自主創造、合作互助中迎接挑戰,感受學習的自信、成就和快樂。
[1]蔣碧濤.淺析新加坡職業院校學生的“快樂學習”[J].職業,2016(2).
[2]陶行知.行是知之始[M].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胡曉紅(1968-),女,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外語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