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海
湘西地區發展低碳物流的策略研究
李小海
在西部大開發取得驕人成績的背景下,湘西地區物流業獲得迅猛發展,但同時也應看到在當前低碳物流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諸多問題。本文首先梳理了低碳物流的相關概念;然后詳細分析了當前湘西地區低碳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促進湘西地區低碳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湘西 低碳物流 發展策略
物流業被稱為“第三利潤源”,有著經濟發展“加速器”和產業結構演變“潤滑劑”的美譽,是當下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先進的物流應是一種快捷、高效、網絡化的物流體系,能夠獲得生產成本的降低和生產效率的提高。研究湘西地區的低碳物流,對于樹立低碳物流觀念,優化現代物流產業結構,促進湘西地區經濟的低碳化、集約化、可持續化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通過對湘西地區低碳物流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開展物流工作,提高物流效率,節省資源,降低環境污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一)低碳物流的內涵
目前,關于低碳物流的內涵還沒有達成共識,其中具代表的觀點有:徐旭從物流具體環節的角度,認為“低碳物流是指物流過程中,利用能效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等來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從而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作業環節和物流管理全過程低碳化”(徐旭,2011:184)。王國文從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出發,認為“低碳物流是將低碳、環境保護等思想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應鏈環節中”(王國文,2010:38)。王艷、李作聚(2010)從整個物流系統的角度出發,將低碳物流定義為“在整個物流系統的運行中,通過采取先進的技術來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進而實現物流對經濟的良性促進和循環發展”(王艷、李作聚,2010:32)。
(二)低碳物流發展的必要性
物流活動是能源消耗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碳排放的主體之一,為了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低碳物流成為必然選擇。低碳物流發展的必要性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1)低碳物流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較為粗放,社會化、專業化水平還不夠高,經濟增長所付出的物流成本較高。因而必須形成一種促進經濟與消費健康發展的低碳物流模式。(2)低碳物流是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發展低碳物流,能夠提高物流企業的效率,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使其可以進一步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3)低碳物流是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必然選擇,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發展低碳物流,能夠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緩解全球氣候變暖,這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對低碳物流認識不足
“低碳物流”這一概念是隨著低碳經濟的興起而提出的,目前我國對低碳物流的研究與實踐還處在起步與探索階段。湘西大部分地區隸屬我國經濟不發達的西部地區,受當地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限制,當地大部分企業對低碳物流的認知理念較為缺乏,尤其是中小私營企業負責人尚未意識到低碳物流行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少發展低碳物流的積極性和動力。大多數企業對低碳物流的認識僅停留在概念層面上,缺乏長遠眼光,認為發展低碳物流所進行的前期投入會增大當前的物流成本,損害短期利潤最大化。同時,湘西地區大多物流企業由傳統體制下物資流通企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而新增物流企業大部分為私營性質,規模小,服務面窄,多集中在運輸、倉儲,專業化程度低,綜合性、個性化物流服務缺乏。
(二)運輸線路不合理
湘西地區地勢地形復雜,長期受貧窮、閉塞的區域經濟環境的影響,物流業發展落后,使得當地形成交通運輸線路陸路運輸為主,線路單一,通達性能差的基本格局。同時,當地物流業發展落后,缺乏先進的流通管理體制,對運輸時間、運程、環節等的規劃上存在諸多弊端,造成了對流運輸、迂回運輸、重復運輸、倒流運輸等不合理的運輸方式,導致運力的重復和浪費,制約了當地物流業的低碳發展。另外,物流網絡節點混亂,物流網絡結構不夠清晰,也是造成物流運輸線路混亂的原因。
(三)運輸工具落后且能源含碳量高
盡管湘西地區的交通工具近幾年有了迅速增長,客貨運載客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整體來看,交通工具仍比較落后,大多為狀況較差的車輛、船舶,公路運輸占了絕大部分,尤其是貨車、客車的動力供給基本依靠汽油、柴油,汽車的油改氣在當地并未發展起來。另一方面,火車、船舶的運輸也繼續著早期的高碳化,耗費了大量的煤炭資源,這不僅對運輸效率的提高造成了極不利的影響,也造成了極大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四)企業以自營物流為主
低碳物流的發展離不開物流需求的支撐。縱觀當前湘西地區的物流活動,規模化、社會化、專業化的有效物流需求不足,仍是以企業自營物流為主。而自營物流增加了企業投資,大多數企業自營物流組織運輸方式和手段落后,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低,經營分散,尤其是貨運還基本上處于單車單干的原始狀態,運輸信息不順暢,配送效率低下,車輛空載和回程現象嚴重。
(一)全面普及低碳理念
社會大眾是低碳經濟活動的最廣泛主體,也是低碳物流發生的行為主體,公眾對低碳物流概念的認知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湘西地區低碳物流業的發展。政府可以與當地交通運輸協會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行業協會協調,或者充分利用當地的高校教育資源,共同開展關于低碳物流的宣講活動,鼓勵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學習了解低碳物流的相關信息,從而使社會大眾認識到發展低碳物流的重大意義。
(二)統一物流規劃與優化運輸路線
物流運輸是產生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運輸線路的不合理是造成高碳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物流,必須采用各種方式遏制高碳的出現。湘西低碳因為相比沿海地區,物流技術落后,管理方式跟不上,物流長期規劃不夠完善,物流缺少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等,種種原因導致湘西地區物流運輸線路還相當的混亂,同時也造成了一些過遠運輸、迂回運輸、重復運輸的現象。要想實現低碳物流,就必須對湘西地區物流運輸線路做一個長遠的規劃,拉起一張巨大的湘西物流運輸網。例如由政府主導,在整個湘西地區建立一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合理配置運輸網絡,建立相應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中轉站等物流節點,形成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為依托,以合理的物流節點分布為載體的物流運輸網絡,從而改善物流運輸混亂的局面,實現低碳物流。
(三)采用現代化的運輸工具和低碳能源
造成高碳現象的另一原因是運輸工具落后,運輸工具使用的不合理,及使用的能源含碳量太高。湘西地區物流運輸目前仍然以汽車運輸和火車運輸為主,小型企業汽車運輸居多,這些工具使用多為汽油,使用燃料過后,碳排放量極大,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排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有研究表明:鐵路運輸中二氧化碳的每人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運輸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四分之一。鐵路是運輸方式中當之無愧的低碳綠色交通。隨著全國鐵路進入高速建設發展時間,核電站裝機增加。鐵路物流將迎來跨越式發展,目前我國正在研究優先發展鐵路物流對策,未來500公里以上的貨物運輸盡可能地使用鐵路,以實現運輸的合理化。
(四)大力推廣第三方物流
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主體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在工業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企業只有依靠其核心優勢才能在競爭中獲勝。因此, 一方面, 政府要鼓勵工商企業逐步將原材料采購、倉儲、運輸等服務業務分離出來, 交給專業性強、社會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 另一方面, 政府應廢除各類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由部門和地方制定的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市場分割的有關規定, 為物流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同時, 政府要加大力度通過市場資源配置手段, 建立物流基地企業和物流示范企業, 鼓勵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 培育壯大龍頭現代物流企業,大力推廣第三方物流。
本文通過對湘西地區低碳物流的研究,闡述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使湘西地區在低碳物流發展方面保持強勁的競爭優勢。本文還分析了湘西地區低碳物流發展的環境與對策,以便更好地開展物流工作,提高物流效率,節省資源,降低環境污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1]徐旭.低碳物流的內涵、特征及發展模式[J]商業研究,2011(40):183~187.
[2]王國文.低碳物流與綠色供應鏈:概念、流程與政策[J].開放導報,2010(2):7~40,53.
(作者單位:懷化學院)
李小海(1979-),男,懷化學院后勤管理處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