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自貴 鄒語心
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對策研究
柴自貴 鄒語心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基礎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基礎教育階段行政管理體制面臨著諸多挑戰,尤其在我國面積廣大的民族地區,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問題已經是制約當地教育水平和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近些年來,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幾乎所有的有關教育改革的問題都成了社會熱點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新形勢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并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分析對策。
民族地區 基礎教育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存在著諸多影響教育發展的關鍵性難題。尤其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職能和責任的模糊化,機構相關工作人員設置的不合理,相關監督機制的不完善,這在民族地區顯得尤為突出。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針對這些難題,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重視,采取合理措施,及時解決問題,調整和完善相關的工作規章制度,明確這些問題產生的多方面原因,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必須實事求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辦法。
(一)當前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僵硬,權利泛化嚴重,影響教育健康發展
對于我國學校而言,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永遠是核心話題,民族地區的學校也不例外;然而,伴隨著學校中行政管理體制僵硬的弊端,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的發展都受到了巨大的阻礙,在一些學校中甚至還出現了行政管理權利的嚴重泛化,使得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都無法正常開展。這個難題長期出現在學校中,很可能會導致學校教學質量低下,教師積極性遭受打擊,從而使學校辦學失去了活力。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能力還很有限,地位不突出,缺乏權威性
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在管理體制上表現出領導的分散性和不集中性,缺乏一個專業性的、強有力的機構來主導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在管理體制上,有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還有其他行政部門管理的;有黨的系統管理的,也有行政系統管理的;有各主管部門各自為政進行管理的,也有自成一體進行管理。這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效率低下,基礎教育發展緩慢。
有效途徑和措施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履行相應職責,健全法律監督,搞好基礎教育事業工作
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扶持。國家應出臺更多方針政策,促進民族地區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提高教育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這些政策要落實到民族地區的地方政府中,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國家給予政策優勢,準確充分行使權利,做好基礎教育事業的工作。地方政府要明確教育行政管理的主導方向,不僅要辦好學校,還要做好基礎教育管理機制的工作。合理規劃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全面平穩發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互相監督,要以法律法規作為基本保障。
(二)完善行政管理體制,使人性化管理形成常態化、制度化
基礎教育階段的行政管理只有讓教師能夠在寬松的氛圍中進行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教師才可能取得優異的教學成果。行政管理體制的人性化改革,可以促進教師的創新性,有提升教師的積極性,這是因為自由和寬松的行政管理環境可以給教師帶來靈感和工作能力。使人性化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的思維和靈感就會有激烈的碰撞交融,而這對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是有極大裨益的。
基礎教育水平關系著我國國民素質的高低,尤其在民族地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是提高其教育水平和質量的關鍵。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必須在改革中不斷取得進步,不斷克服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從國家競爭力高度和民族未來的角度,甚至從更高的境界來探索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找到相應的對策,唯有如此,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事業才能夠健康快速發展。
[1]孟穎杰,蔣麗君.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02):10.
[2]顧華詳.民族地區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對策研究[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4(01):9~12,43.
[3]王栓正,王琦.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剖析[J].河南社會科學,1998(06):100~103.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本文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立項項目 “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精準扶貧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610638028, 教高司函〔2016〕12號)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柴自貴(1995-),男,四川金川人,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014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鄒語心(1995-),女,四川德陽人,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014級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