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瓊
淺談如何巧用信息化打造音樂趣課堂
——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堂為例
段紅瓊
本文就信息技術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進行簡析,就以如何利用信息化打造鋼琴趣課堂提出若干意見和建議。
教育信息化 鋼琴教學 趣課堂
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要求教育必須進行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時代的創新人才要求。它顛覆了傳統教育觀,擴充了教育內容和資源,打開了新的學習世界,對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形成多元化、開放性與綜合性課堂。在音樂課堂中,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術,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構建高效趣味性課堂。本文就教育信息化技術在鋼琴課堂中的應用進行初步探析。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一直是本專業重點必修課之一,其學習時間貫穿于整個學段。擔任一線教師多年,在實踐中遇到了無數問題,如:學生厭學情緒重,不愿練琴,對回課、考試充滿恐懼,無法順暢的演奏一首曲目,無法進行即興伴奏。學生水平普遍偏低,遠遠無法達到幼師職業需求,鋼琴課堂急需改變。教師們一直采用傳統四段教學法,教學設備落后、不齊全,技能課學習還是以傳統面傳心授為主,教師信息教育意識淡薄,信息素養低下,教育觀念與時代脫節,多媒體與自媒體或網絡平臺甚少滲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說信息教育為一紙空談。
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激發與提高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滿足個性需求;第二,轉變教師角色。培養教師信息意識,提升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技能。第三,構建無時空、無地域限制性課堂。教育信息化技術的廣覆蓋顛覆傳統音樂課堂模式,改變音樂課堂固化教學程序,營造靈活、開放式教學環境。第三,拓展師生學科視角,多學科、交叉性綜合學習,加深知識理解與內化,提升學習遷移能力。第四,促進學科融合,構建多元化、交叉性與綜合性課堂。轉變獨學一門學科思維,形成課程聯結,多維度促進知識掌握。第五,豐富教學資源,實現平臺共享。打破傳統資源單一來源,利用多媒體、自媒體手段多方位為尋找教學資源,構建資源庫,形成平臺資源共享。第六,促進教學思維的轉變。資源的擴充鏈接了課堂與時代,必定促進教學思維與常規手段的更新。
(一)多媒體與自媒體應用常態化
多媒體與自媒體教學平臺豐富,在學習中要將其常態化運用,而非偶爾加花。教師要善于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趣味音樂課堂的營造,將其貫穿運用于整個學習過程。引導學生下載教學APP,在課前準備階段,學生通過百度、谷歌等引擎搜索學習資源,包括相關圖片、視頻、文本,上傳至班級網絡課堂進行探討,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構建有意義的自由式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視頻、音頻及圖片進行知識講解,增強音樂畫面感,營造直觀的音樂氛圍,同時將知識點融會貫通,重難點釋疑。課后,布置能力拓展任務,將音樂故事化,利用繪本,將音樂中的詞、曲和視頻等內容融合,創編音樂情景劇,并上傳學習成果至教學平臺進行階段性或成果性評價。
(二)建立微格教學體系
微格教學也稱“微型教學”“錄像反饋教學”,以少數學習者組成的微型課堂,將教師教學技能分為若干個環節,學習者根據目標,選擇一小段“微型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編寫教案。鋼琴課多年以來以一對一的面授為主,學前教育鋼琴課堂為數碼鋼琴集體課,一對整班。二者都是教師反復示范、學生模擬,反復磨合,技能才會有所提高。課后,學生多會尋找教學視頻或者表演視頻進行揣摩,然而這些模式注定有其局限性,一對一模式教師教學負荷量重,學生面小,時間長;一對多模式授課面廣,時間短,學生層次不一致,無法因材施教。在信息教學環境下,建立技能實踐微型課堂,以5~10人為一組,以優帶差,讓技能水平高的同學充當模擬教師,其他同學為模擬學生,以5~10分鐘為時間段進行模擬教學,教師利用視聽設備將實踐過程記錄下來,師生通過視頻重播進行反饋評價和分析,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三)傳統課堂與現代教育技術相融合
鋼琴課堂無法脫離傳統學校教育模式,傳統教學環節過程不能丟棄,將兩者融合更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設立目標時,通過云班課堂進行任務布置,讓學生明白學習目標;進行內容設計時,通過資源庫進行搜索;教學重難點講解上傳教師講授或演奏、演唱等視頻;在真實課堂中面對面知識釋疑,此環節非常重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教學總結可分為課堂總結與課后總結,前者通過課堂進行知識鞏固,后者通過APP等平臺進行成果共享,從成果中總結本次課學習內容。只有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才能打造高效的現代教學。
信息技術化給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教育者的信息素養與能力是能否構建信息課堂的關鍵,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轉變教學思維、提高信息教學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堅持長期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吸收時代精華,不斷嘗試、不斷創新,才能將自己的課堂打造成時代之所需,學生之所需,社會之所需。
[1]李然.中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調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2]張紅梅.音樂教學信息化管理設計[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5.
(作者單位:恩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