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倩
淺談高職院校音樂專業課程改革
梁 倩
據調查,高職院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大多與教育有關,因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原因,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表現有些力不從心。本文擬從高職培養目標出發,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
高職音樂專業 課程改革
近年,隨著高職院校招收音樂專業學生人數日益增加,許多畢業生已走向社會。大部分畢業生都從事各項與音樂相關的工作。如在琴行做鋼琴陪練、在企業或社區從事文藝宣傳、當中小學音樂教師等。總的來說,這些畢業生在技能水平方面呈現出較高的素質,無法避免的是大量的學生畢業后在選擇職業的同時被職業而選擇,出于從業需求,具體的崗位往往在音樂的基礎上和教育相關。涉及音樂方面的教育,學生表現有些力不從心。依據社會實踐中此方面情況調查,作為一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師,現對高職院校范圍內此專業已有的課程,從體系建設和教學內容等方面提幾點建議。
高職音樂專業目前開設的專業課程是以技能課為主,歷經三年時長的專業化學習訓練,所有學生都必然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在演奏方面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器樂技能水平。可是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后,幾乎沒有純粹以鋼琴演奏、聲樂表演為自已職業內容的,大多要做一些與音樂有關的教育培訓內容。根據走訪了解,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缺少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已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實際工作中無法正確運用教育理念,不能夠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進行教學;沒有掌握現代教育學理論知識,不清楚怎樣引起被教授對象深入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怎樣把握被教授對象學習的情感變化;對學生的心理規律,對學生的能力、氣質、性格等個性品質都了解甚少。為了能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在課程設置上應該開設一些與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的課程,以便解決這些已經出現的問題。
高職音樂專業課程中,即興伴奏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它與眾不同的內容,獨特的規律、邏輯和特點,令其相對于其它課程,具備無法替代的功能。學生如果能夠熟練的掌握、運用即興伴奏這一門特點突出的專業技能,除了能在樂隊演出中參與演出,還能靈活隨機的為舞蹈進行伴奏,為聲樂進行伴奏,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為以后學習作曲甚至在電腦上進行音樂制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成為高職院校學習音樂專業的一名學生,在鋼琴這一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加強音階的學習,對各個調式的手位進行了解熟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一部分移調內容的訓練。除了鋼琴即興伴奏課之外,在鋼琴專業課單獨授課時,也可增加對即興伴奏的訓練,在有效提升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基礎上,還能提升學生鋼琴伴奏水平,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音樂專業開設專業基礎和聲課是一門重要的專業理論基礎課,主要講和弦的運用以及進行等知識。獨立的和聲課程由于難以把理性和感性的知識相融與一體,學生學習后,很快遺忘。如果嘗試將和聲課和即興伴奏放在一起結合性教授,讓學生學習枯燥乏味的和聲知識的同時,能夠增加對和弦色彩聽覺,使死板、生硬的理論變成活的感性材料,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高職音樂專業中,聲樂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專業基礎課,每學期都開設。在聲樂課中,如果采取同學間相互伴奏的形式,既使學生的伴奏水平得到提高,又能讓教師專心講授專業技巧。
目前從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無論是在琴行進行陪練或是從事老師職業,可以說“教”始終是一個核心,學習和總結音樂專業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項工作。基本音樂教學法的學習,對學生進入工作崗位能夠更好的勝任工作起到關鍵的一步。如聲樂專業的學生,自己首先會唱,這是基礎,核心是掌握如何“教”別人學唱,這也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發聲演唱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重點問題,甚至是每個環節的細節問題,對自身演唱水平和自學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對教授他人學唱,針對性解決他人在學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必須明確自己培養的目標。高職院校培養的音樂人才不是以演奏家、演唱家為目標,也不可能以教育家為目標,而是要以既具有多項能力,又充分適應經濟社會市場需求的音樂人才為目標。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必須是一專多能型,充分適應社會各種需求的音樂人才,這類人才專業可以不“精”,但要“全”。如:對于聲樂,不但能自己唱,還能給他人教;能演唱一些有一定難度的歌曲外,還能夠邊彈邊唱。如有條件還應開設電腦MIDI音樂制作、鋼琴凋律等相關課程。職業院校培養出的人才,不應強求什么都“精”,但要做到樣樣了解樣樣明白樣樣“通”,達到轉能結合,一專多能。
高職院校和其他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區別就是“實踐性”。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要提供大量機會,為音樂專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創造條件、提供方便,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專業能力和水平。
總而言之,在高職院校范圍內,對音樂專業怎樣更為準確的定位,更為科學的設置課程等方面,還需要每一位熱愛職業教育工作的同仁們付出巨大努力,通過教學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不斷豐富。只有針對市場設定培養目標,針對高職院校本身特點設置課程,針對學生現有基礎靈活教學,才能為學生就業多提供一個出路、多創造一個機會。
新疆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