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張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合唱指揮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李 張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在我國合唱事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需要的越來越多的合唱指揮專業人才。無論是在校進行系統學習的合唱指揮專業的學生,或是因為工作需要學習合唱指揮的在校教師,學習合唱指揮似乎變得熱門起來。而在學習合唱指揮過程中一些錯誤的觀念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反而適得其反。在文中我會結合自己學習時的感受,談談學習合唱指揮需要注意的問題。
合唱指揮;省;準;美;總譜讀法;曲式分析
近三、四十年來我國合唱事業發展迅速,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只要熱愛唱歌就能加入合唱團參與合唱活動,合唱從再也不是只能在音樂廳由專業合唱演員表演的高雅藝術,它慢慢也變成了接地氣的平民藝術,讓更多的人感受合唱的美妙。因此各種組織形式的合唱團也相繼成立起來,與合唱團的數量比起來,我國專業合唱指揮的人數相對較少,因此愿意和需要學習合唱指揮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揮不是在臺上打拍子那么簡單,需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才能很好的勝任。
(1)指揮的手上功夫非常的重要,如何將樂曲的處理完美的交由手來傳達給合唱隊員是所有合唱指揮需要下大功夫思考的。而合唱的揮拍既要區別于簡單的劃拍子,又要與舞蹈動作有所區別,不能太繁瑣;因此指揮法的原則總結起來即為三字:省;準;美。“省”即動作要簡單,利落,以讓人看清為準則;“準”即動作要準確的表達樂譜上的提示;“美”即是動作還有保證美觀有表演性和可看性。即用最簡單最好舒服的動作表現最完美準確的作品。
(2)手臂手腕的運用。在學習合唱指揮初期,大臂緊張是很多人的通病,表現即為大臂加緊不放松,因此要多做放松大臂的訓練,指揮時才會更加自然。而手腕的使用則能更細致更好的表現音樂,不過如果在學習初期手腕過于放松或者動的太過夸張,那就很容易把聲音唱散不能很好的控制音樂,因此在學習初期要控制手腕的運動,在基本的手型下先訓練一段時間揮拍,等到自己能控制的時候再加上手腕的運動。
(3)對大師的模仿。很多合唱指揮的初學者很喜歡模仿自己喜歡的指揮大師的指揮動作,可是在學習初期其實是不建議這么做的。大師們也都是在規范的學習之后通過自己多年的排練和對作品的理解中領悟出來的屬于自己的風格,如若我們一開始學習就去模仿大師們個人性較強的動作又沒有規范的基本功指導下,很容易動作不清晰和混亂。達不到指揮最初的目的。因此還是建議初學者先把指揮基本功規范好再進行個人的特色型處理。
(1)排練的案前準備工作是指揮必不可少的環節。而案前準備工作就涉及到讀譜,了解作品背景及內涵,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了解作品的旋律線走向與和聲進行。并在鋼琴上進行總譜縮彈,從音響上感受整個作品。而這里面的每一個工作都是需要扎實的專業技能作為支撐。
(2)總譜讀法和曲式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初學者抱著這樣的僥幸心里“總譜讀法不用那么在意,可以直接通過音響資料聽其他團隊的演唱就可以知道作品的音響效果,而曲式分析也不用那么講究,可以根據歌詞來劃分段落也是一樣的”這樣的想法是很不負責任的。每個團隊對作品都有自己的處理,如果直接聽他人的成品很容易會被固有的處理方式束縛住,而用總譜讀法在鋼琴上進行縮彈,就是在最簡單和完整的反映作者在基本譜面所表達的內容,不僅能更好的熟悉每個聲部,更快的背譜。同時能更清楚地聽出和聲的進行以便在排練的時候進行處理;而曲式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同的曲式結構表現了不同的音樂特點,例如再現二段式,第一段的第一個樂句是一個主題材料,第一段的第二個樂句是在第一個樂句的基礎上稍加變化的相似的主體材料;而第二段的第一個樂句則是第一段的對比,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主題,第二段的第二個樂句則是第一段主題材料的再現。整體構成“起承轉合”的趨勢。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樣的趨勢進行作品的處理及二次創作,如果違背了這種“起承轉合”的趨勢那也就是違背了作者創作的初衷。因此我們在分析樂譜的時候更要通過曲式和聲來看整個樂曲。每一個和聲都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不能隨意。
合唱藝術不僅是唱的藝術,更是聽的藝術。怎么樣把那么多人的聲音唱到一塊去需要更多的是聽而不是唱。而一個指揮需要有自己的內心聽覺,需要構建一個正確的合唱的音響。只有在指揮有一個正確的合唱音響概念之下,才能慢慢的訓練合唱隊員的內心聽覺。否則聲音很難唱到一塊去,這樣就失去了合唱的意義。合唱的樂趣就在于聲音聲部之間的交融與變化,即使再好的歌唱演員到了合唱團隊中不學會傾聽,那還是唱不好一首合唱作品而他也算不上是一名好的合唱演員。所以在要求合唱隊員建立內心聽覺時,我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作為一個合唱指揮其學習過程是無止境的。且不說其音樂審美上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音樂需求,而在專業之外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作品不能只有技術上的處理,其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涵更是合唱團體需要表現的。我國著名獨唱曲改編的合唱《大江東去》即是一首需要表現音樂技術技巧更要體現赤壁氣勢磅礴之景與詩人感慨壯志未酬但年華易逝之感。作品的處理應該非常細膩,有音色情境的對比。不僅是中國作品,現在更多的外國作品被國內團隊演唱,我們也需要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化來更好的表現不同國家的作品。
無論是什么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合唱指揮的學習也不例外。甚至對于基本功的要求更加的嚴格,專業知識技能的儲備程度更高。無論是在合唱指揮學習的那個階段都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要嚴格要求自己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對待每次的排練。
[1] 閻寶林.關于合唱指揮隨意現象的商榷[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4);95-98
[2] 郭明顯.曲式分析對高師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要性[J].通化師范實驗學報2011,(3);111
[3] 羅冬生.合唱指揮藝術的理解與運用[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38
G642
A
1672-5832(2017)10-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