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秋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弘揚蒙古族風俗習慣的生態倫理精神
春 秋
從馬克思主義生態倫理觀角度看,蒙古族風俗習慣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環保內涵和極為深厚的生態意蘊,蒙古族作為游牧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了諸多當今看來仍然十分有價值的生態倫理思想。隨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在急劇惡化。在這樣現實條件下優秀風俗習慣的生態觀經過合理的發展以后,必將引導人們重塑人與自然的平等,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蒙古族 風俗習慣 生態倫理
恩格斯說:我們決不能違背自然辯證法的規律,“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支配自然界,決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因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體、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界之中的”①生命是大自然的偉大創造,“生命的本身是神圣的”,從“蒙古”一詞的含義解釋的一種是“蒙和嘎勒”的意思,就是蒙古人最尊重的“長生天”與“火”的合寫,是蒙古族最重要的崇拜之一。來源于他們對“萬事萬物有靈”觀念。“蒙古族把騰格里看成所有力量的代表者,放到各種神的首位;理解為騰格里給人們強大的力量,所以代表精神之力量的諸神必須服從它的安排。對于蒙古人來說天是至高無上的神靈,是生命之源泉”②“萬事萬物有靈魂的”思想觀念是古代蒙古族先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思想的核心。這種信仰源遠流長,蒙古族有“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保護生態的優良風俗習慣。蒙古族認為自然萬物與人密不可分,這樣的風俗習慣就是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導的人類生活、生存方式。
蒙古族先民把天地萬物看作是大自然構成的一部分。薩滿教是早期蒙古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天父地母、萬物有靈是核心思想。世上的萬物以天地為根,是一切生命來源的賜予者,天地是偉大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地哺育萬物,是萬物生長之源。從日常生活聚餐到大型節日活動,飲食前都向天地潑灑敬祭。蒙古族游牧生活實踐方式是崇拜、依賴、適應大自然,與自然融入一體,因為大自然環境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基本資源。所以蒙古族有極強的保護牧場的觀念,在游牧生活過程中,特別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他們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作行為準則和倫理價值尺度,并稱為蒙古族民族最寶貴的文化成果。恩格斯指出:“人類即使認識了自然規律 , 也只是具有了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可能性 , 而要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 其必要前提是人類首先要正確認識和運用社會規律, 因為人類要做自然界的真正主人, 其先決條件是做社會的真正主人。”③蒙古族先民們不管是因生活所迫還是條件的局限性,他們生活實踐證明了他們精神世界認識了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索取也是注重合理性,懂得了自然的重要性,自然危害的嚴重性。所以蒙古族風俗習慣內涵著當今都及其有價值的生態思想觀念,值得我們去挖掘并弘揚。
科學的生態觀即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是當代世界的、特別是我國生態文明、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持續、綠色健康的發展理念的基礎理論。蒙古族禁止草原荒火和破壞草場、保護森林等傳統風俗習慣豐富包含著這種生態思想。如:蒙古包。環保性很強,一是建造和拆遷的時候,不能破壞環境,留不下垃圾,甚至原來做過棚圈的地方,草長得比周圍更好,更大限度地保護了居室周圍的環境。二是不用長途販運,就地取材,省工省料,材料環保,不含污染,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三是基于以上優點,蒙古包可以頻繁遷徒,減少了對草場的壓力,能夠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草,有效防止草原沙化和退化。蒙古族還有好多禁忌的風俗習慣包含著科學的生態思想。
我國數十年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是在環境保護方面卻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并逐漸演變成影響發展與穩定社會問題, 迫使人們反思人與自然持續均衡發展生存道路。然而, 在這一方面上, 蒙古族傳統游牧生活方式具有超現代的示范效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尊重自然, 愛護自然,有節制地向自然索取, 最大限度地保護草場, 使人與自然持續均衡發展是這蒙古族風俗習慣的核心價值。
蒙古族游牧生活實踐就是典型的生態的生活方式,蒙古族“逐水草遷徒”(敖特爾)的生產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牧草資源又不破壞和使其退化的生產、生活方式。從內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尊重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蒙古族游牧生活具有關注環境容量和承載力的特點。正適合我國提倡的綠色發展不謀而合。蒙古族還有祭火的習俗,是一個崇拜火的民族。堅信萬事萬物都是被火所凈化的,火不僅能凈化萬物,而且能凈化人的靈魂。在蒙古族宗教信仰中,所呈現出來的生態觀念有非常重要的當代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索、繼承并弘揚。
注釋:
①李崇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現實意義[J].湖南社會科學,2011(1).
②載泰赤兀惕滿唱.蒙古薩滿[M].呼和浩特:內蒙古出版社,1990:50.
③馬恩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5.
[1]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現實意義[J].湖南社會科學,2011(1).
[2]載泰赤兀惕滿唱.蒙古薩滿[M].呼和浩特:內蒙古出版社,1990:50.
內蒙古民族大學)
春秋(1988-),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