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楠
淺談當前職業院校德育現狀及對策
于 楠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這對于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來說是一種挑戰。本文從職業院校的德育思想現狀入手,分析職業院校德約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提出改進職業院校德育現狀的對策,加強和改善職業院校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
中職 德育 現狀 對策
現在職業院校學生多為獨生之女,生活條件較好,缺乏磨練,心理和身體的抗壓能力差。這個階段的學生多為15-20歲,處于人生的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他們正處于心理困惑和煩惱出現最多的時期。他們長期生活在“老師不重視,同學不尊重,家長不關愛”的氛圍之中,導致他們自信心嚴重受到挫傷,對學習和各種活動都失去了興趣,往往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即使有特長也不會去爭取機會表現自己,久而久之,他們失去了正常的表現欲望甚至與家長和老師的交流欲望,最后導致個性上的自我封閉和能力上的停滯不前。
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條件的同時,也讓許多人養成了不好的習慣。職業院校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自控能力比較差,不良習慣居多。大多數學生經常進出網吧,沉溺于網游和交友等活動。把父母給的生活費都投入到網絡當中,甚至還會有學生為了上網逃課、曠課。許多學生不講文明禮貌、不講衛生、損壞公物。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觀念,上課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很少有人認真聽講的。學生講話帶臟字,言談舉止粗疏不堪。
許多職業院校學生道德意識薄弱,分辨不出何為真正的正義感,重兄弟情、講義氣,愛打抱不平,經常發生打架斗毆現象。有的學生沒有中華傳統道德中的尊敬師長,在課堂對老師出言頂撞,直呼其名,辱罵老師,甚至在老師糾錯過程中,對老師大打出手。有部分同學拉幫結伙組成小團體,恃強凌弱。學生的法律觀念淡薄,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對家庭、社會缺乏責任感。有的學生還會對家長老師撒謊,影響工作以后的職業道德。
面對當前德育教育的困境,首先必須加大學校對的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糾正學校、家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讓他們明白職業院校不是崗前培訓,要讓家長和學生了解到一個優秀的工作者不只是需要專業技能,更需要學生具備自身的人格修養、職業道德、組織紀律、團隊精神等,這也是他們未來走向工作崗位的一項重要考核。所以,職業院校的德育教育要重視對學生的職業德育道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善德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學校應組織德育教師積極研究,不斷改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豐富德育課的教學內容,使德育課更加有趣有吸引力,調動學生學習德育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好堅實基礎。比如利用網絡、多媒體、電子設備等去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把普通的案例用視頻的方式播放給學生,與理論結合;從學生角度出發,在學校展開各項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增加學生們的愛心和思想道德修養。
職業院校德育的一個重要教育就是心理教育,職業院校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心理沖突的自我調適能力不強、調適方法不當。職業院校學生還處在知識儲備時期,同時這個時候他們還處在交友戀愛、潛能開發、就業擇業的時期,很容易發生心理障礙。由于學生不會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心理調適,很容易生心理疾病。德育教育要加強學生這個方面能力的教育,使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快速的消除內心的困惑和矛盾,同時提高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
德育教育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只有充分認識職業院校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飽滿的信心和耐心,結合當前社會形勢,與時俱進,將德育教育擺在教育領域的重要位置,才能真正的找出一條符合德育教育發展的新道路。
[1]張鳳杰.新時期中職德育教育現狀及措施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
[2]瞿道航.中職學校德育現狀及對策及分析[J].廣西教育,2014(05).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
于楠(1984-),女,遼寧鐵嶺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