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軍
互聯網思維下“90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
劉利軍
當前社會的“90后”大學生受互聯網的影響的方面越來越多,逐漸開始體現在學習生活中,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有體現。并且,在各企業招聘人才的時候也開始使用互聯網。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也應該逐漸利用互聯網,建立一個及時的、可以和學生積極互動的平臺,運用互聯網的方式促進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
互聯網思維 就業指導下作 就業指導創新
據有關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幾乎占據整體網民的二分之一。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物品,互聯網更是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我們要根據“90后”大學生自身特點,結合互聯網,更好地指導大學生的就業工作。
目前,高校求職的主體是“90后”大學生,畢業生的數量和結構與當前的就業形式存在著很大的矛盾。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出充分的研究這些大學生的特點。種種情況造成大學生并不能清楚的認識到求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不能對求職崗位有著正確的了解。長期依賴手機,導致大學生無法適應遠程面試等問題,畢業生跳槽的現象時有發生。總而言之,引導大學生正確運用好互聯網是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的一個重要工作。
互聯網模式給就業指導工作部門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說盡量縮短招聘的過程,增加和畢業生的互動環節,創建互動的平臺,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高招聘過程的效率。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用人企業也在改變,運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對于一些大學來說,創建網絡平臺可以解決學校師資不足的窘境,做到學校主動,而學生利用網絡自主進行。但是在快速發展的社會,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仍然需要努力,充分利用互聯網并不斷改進創新。
由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的就業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給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好互聯網來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處理好就業時面臨的各種問題,建立一個信息化的、可以和學生及時進行互動的平臺和體系。
社會組織和政府相關部門收集的和就業有關的數據比較多,積極與其聯合就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指導工作的效率。另外,要注重對各行業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更好地掌握當前的人才需求情況。了解供需情況,引導學生分析研究行業的數據信息,以便更好的掌握當前的就業需求,用人單位也可以根據畢業生的性別、專業或者地區來考慮人力分配。
每所高校都應該根據學生在接受就業指導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找出解決方案,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真正的讓學生參與其中,開展高效的就業指導工作。
創建安全可信的就業信息平臺。目前,“90后”大學生缺少的是一個安全可靠地就業信息展示平臺,所以就需要就業指導部門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建立起這樣一個平臺,將辦事的步驟盡量縮短,加強網絡上的工作,比如說可以讓用人單位直接在網絡上發布招聘啟事,可以結合現在“90后”閱讀信息的手段方式來重新對招聘信息或者宣傳方式進行整合,設計出可以吸引大學生眼球的樣式,保證企業和學生都能更好地了解就業指導部門。
充分的利用互聯網,開展有效的就業指導工作。現在互聯網已經遍布世界,智能手機不可缺少,用來溝通交流、獲取信息。大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在網絡上發簡歷,可以實現學生和企業之間較快的溝通與聯系。互聯網使得學生坐在宿舍里就可以接受服務與指導,這更符合“90后”學生的行為方式,也保護了他們的隱私。
現在很多高校沒有實現校園網全部覆蓋,也沒有付費的專業化的職業測評系統。這就需要高校做好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建設,也要培養一支專業的隊伍。專業的師資力量是高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同時,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正確利用好互聯網,盡量降低在網絡上求職的成本防止被騙,同時也要做好自身信息的保護工作。
互聯網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注重于用戶的參與體驗。就業指導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參與,有時候甚至需要政府部門的參與,所以要利用好各種資源,打通好企業、學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如說在學校的時候,校方可以組織學生去用人單位參觀,增進學生對企業內部的了解,然后在了解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考慮建立勞動關系的問題,總之需要高校就業指導部門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
當前的一個民生問題就是提升人們的就業質量。現在互聯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情,所以我們不應該停滯不前,應該跟隨發展的腳步,利用好互聯網,做好高校就業輔導的工作,積極創新,創建與學生互動的就業輔導平臺,建立明確的就業指導體系,提高就業指導服務的質量。
[1]程秀霞.網絡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文教資料 2015(23).
[2]滕飛.“90后”大學生的特征分析和高校育人工作的對策建議[J].北京教育(德育),2010(01).
[3]王大為.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4(12).
[4]趙飛.試論就業指導在促進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5(02).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