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虹 吳平芳 陳 軍 郭少卿
現代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研究
李 虹 吳平芳 陳 軍 郭少卿
高職院校面對現代媒體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需要抓住機遇,總結經驗,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借助現代媒體,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構建現代媒體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加強師生的現代媒體素養培養,推進校園現代媒體建設,促進學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現代媒體 高職 學生教育管理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和電腦、智能手機等客戶端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媒體強勢的進入了大學校園,在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產生影響的同時,也對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高職院校面對現代媒體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需要抓住機遇,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探求現代媒體背景下改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路徑。
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環節,對促進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現代媒體對高職院校的影響不斷加大,原有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不適應新形勢的趨勢已愈加明顯,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一方面,是適應現代媒體背景下學生發展特點的需要。現代媒體以強大的優勢贏得了高職大學生群體的青睞,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也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現代媒體的便捷性、廣泛性、互動性等特點,使微博、微信、論壇、QQ等現代媒體形態成為了高職大學生獲取和發布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溝通交往的重要平臺。現代媒體已經成為高職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其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日益加大。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只有適應新形勢下學生發展的這一特點,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好開展的需要。現代媒體如同一把“雙刃劍”,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發展的機遇。現代媒體容易使學生沉迷其中,“手機依賴”現象在高職學生中非常嚴重,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行為規范;現代媒體的多元化信息傳播,各種虛假、有害信息的泛濫,使學生容易產生迷茫,甚至導致認知出現偏差,這些對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增加了對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難度。當然,現代媒體的出現,也為改進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機遇。現代媒體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可以快速高效地獲取需要的知識和信息,豐富了教育資源,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現代媒體形式的充分運用,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建立起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現代媒體信息的高速傳播,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在現代媒體大發展的趨勢下,只有順勢而為,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的積極作用,才能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好開展,培養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隨著網路和信息化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現代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作中得到廣泛應用。
現代媒體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教學之中,推進了高職院校教學信息化改革和網絡教學實踐。以現代媒體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模式逐漸打破了傳統的“粉筆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方式和手段。隨著現代媒體技術的加入,遠程教學、多媒體教學、語音教學等形式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高職課堂教學中,教學資源更加生動、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借助現代媒體技術,可以將大量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動畫、語音等形式展現出來,多視角的學習空間,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師通過微博、個人空間及各種微信群、QQ群等現代媒體手段為學生創造多樣化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拓展教學空間。
利用現代媒體形式,已逐漸成為一種嶄新的學生管理工作載體,提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和科學性。很多高職院校在原有學生管理方式的基礎上,在信息傳播、交流溝通、管理服務等領域開始利用現代媒體建立學生管理和服務平臺。校園微博、校園BBS、班級微信群、QQ群等,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部分高職院校還采用了自動點名系統,使課堂管理進入數字化時代,既有效防止學生逃課,更是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基礎數據來源。
在看到現代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便捷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現代媒體手段在應用中還不是完美的,存在著管理維護比較松散、應用能力參差不齊、話語權不強、效果不佳等問題,現代媒體的作用和潛力在高職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多數高職院校雖然建立了各種現代媒體平臺,但是還未形成從平臺建設、使用、維護到信息監督的一套有效的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致使校園現代媒體平臺呈現出隨意性、滯后性等問題,而權威性、嚴肅性不足。高職院校的教育和管理人員自身對現代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和態度的差異,也是導致現代媒體在高職院校應用實效性欠佳的一個重要原因。
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須把握現代媒體的特征和發展趨勢,了解學生使用現代媒體的特點和規律,實現學生教育管理內容的發展與完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和路徑的創新與優化,構建現代媒體背景下立體、互動、平等、自主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最終的落腳點是要培養德技雙馨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特別應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結合現代媒體下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現代媒體的自身特點,依據學生成長的需求進行教育和管理。新形勢下,原有的教育管理者占有絕對強勢的不平等的單一的“說教式”教育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媒體背景下的高職院校。信息化充分發展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在學校的統一教育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的優勢,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現代媒體手段,保證育人目標順利實現是必然趨勢。
對學生的教育管理需要多方協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從學校、系部各個部門,到各級領導、專職教師、輔導員、甚至學生干部隊伍都具有重要作用。現代媒體平臺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各部門各自為政、步調不一致的現象也比較突出,現代媒體平臺的構建和使用也存在隨意性,高職院校需探索自上而下、統一協調的現代媒體平臺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有關各方的積極作用。同時高職院校還需構建從平臺建設、使用、維護到信息監督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加強對校園現代媒體平臺的建設以及日常使用、維護的投入和管理,明確各部門、各人員的職責,促進現代媒體平臺的開發、建設和有效使用。另一方面,針對現代媒體平臺的大量信息,學校必須形成有效的信息監管制度,建立校園信息監管工作隊伍,對校園媒體平臺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分析和處理,及時排除不良信息。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和顯現出的思想誤區,要有專門的人員及時的進行解答和引導。
隨著現代媒體在高職院校的廣泛應用,作為校園的兩大主體——師資隊伍和學生隊伍,提升現代媒體素養和運用現代媒體的能力,也是高職院校適應新形勢、提升學生教育管理實效性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需要培養一支思想政治覺悟高、業務技能精良且能熟練掌握現代媒體技能的師資隊伍,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使用、駕馭現代媒體。首先,要培養師資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升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針對復雜的媒體信息為學生答疑解惑;其次,要培養師資隊伍的網絡術及現代媒體應用方面的技術,這是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運用現代媒體能力的基礎保障;同時要培養師資隊伍信息獲取、甄別及信息發布的能力,保證校園媒體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有效管理,提升校園媒體的話語權。加強學生的媒體素養,既是現代媒體背景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助力。提升學生的媒體素養,培養一支優秀的學生工作隊伍參與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既能夠成為師資力量的有益補充,也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
對校園現代媒體形式充分開發利用,并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既能夠滿足學生對現代媒體的需求,也能夠促進學生教育管理手段的不斷創新。要構建一套與高職學生學習、 生活、就業密切相關的校園媒體平臺,融思想性、知識性、創造性、趣味性于一體。通過學校網站、部門網站、各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整合各方媒體信息,傳播主流思想、知識技能,打造校園媒體主導話語權的平臺;通過對各領域、各群體微博、博客、空間、論壇、微信群、QQ群、朋友圈、話題圈等現代媒體手段的開發和建設,拓展對學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增加師生交流的平臺;通過建設針對手機的網絡平臺,定期通過手機傳遞信息和優秀的閱讀、視頻資料、定期開展高職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活動,有利于對高職校園中越來越多的 “低頭一族”的教育和引導。
綜上所述,只有正確認識現代媒體,充分運用現代媒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開拓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促進學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Z].2017-1-23.
[2]隗建華.基于互聯網模式下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的融合分析[J].傳播與版權,2015(7).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現代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研究》(項目編號:GH161038)研究成果。
李虹(1980-),女,遼寧遼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吳平芳(1981-),女,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陳軍(1983-),男,湖北襄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郭少卿(1980-),女,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