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璐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徐埠鎮中心小學 江西 九江 332622)
用音樂開發孩子大腦的潛能
徐 璐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徐埠鎮中心小學 江西 九江 332622)
音樂對于孩子學習生活的作用和重要性,本文重點探討當代孩子在學習不理想因素以及如何用音樂訓練孩子的大腦。
音樂;大腦潛能
父母們總是向孩子抱怨:你們的學習成績太差,但他們很少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只知道整天要求孩子用功學習,努力學習。而且,教師們也想不出提高學生成績的教學方法,總是采取一些刻舟求劍、可笑的方法對待孩子,比如延長學習時間等等,這些方法無疑是愚蠢的。
當然,這種理論并非是說,孩子不需要在學習上花費時間和精力,因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肯定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想憑借時間和苦功就能達到效果,那是行不通的。另外,有的父母不允許孩子有其他的業余愛好,就是為了讓孩子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這種做法也是很愚蠢和不可取的。
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潛力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學習一些有意義的愛好,比如音樂、繪畫和詩歌等等。孩子們不僅能從學習中增長知識,還能享受無窮的樂趣,獲取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如果一個孩子有幸生長在這種氛圍之中,他的頭腦無疑是健而靈敏的。
大腦是人身體的核心部位,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每個部分都是相互聯系的,并非各自獨立,并且一舉一動都是聽從大腦指揮,人的大腦發育過程是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有很多人認為,大腦的靈敏度會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而增強。其實,只有不斷的培養新能力,人的能力才會得到增長。人的耳朵是非常神奇的東西,能聽到周圍世界中成千上萬的聲音,但一種聲音是最美好的、最動人的,這就是音樂,和單純的聲音完全不一樣,音樂的世界充滿了美麗的生命情感,因此我們的生活顯得更加美好。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人們有沒有注重開發孩子的大腦潛力呢?大人們經常抱怨孩子的學習成績差、上課不認真,并每天要求上眾多輔導班,要求好好學習努力用功等等。父母與老師應當用恰當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培養其興趣,提高能力。其實大腦只需要適當的訓練就可變的靈敏,如,保加利亞的拉扎諾夫,以醫學和心理學為依據,對一些樂曲進行研究,發現巴赫、亨德爾等人的作品中慢板樂章,能夠消除大腦的緊張,使人進入冥想狀態。他讓學生們聽著節奏緩慢的音樂,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著音樂的節拍讀出需要記憶的材料。學習結束之后,再播放2分鐘歡快的音樂,讓大腦從記憶活動中恢復過來。很多試驗過這種方法的學生都覺得記憶效果很好。我們還可以將嬰兒期看做一個起點,隨著年齡的增加適應環境的靈敏度會逐漸減退,適應的速度也會相應減退。可以這么說,教育開始的越早越好,大腦開始發育的時候其實也是大腦感應度最強的時候,然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慢慢的逐步減退,感應度就像繃緊的弦松懈一般,或者說不管人是否有發揮的能力已經不知不覺的適應了環境,生理機能也在變化,較早的開始教育,較早的訓練孩子的大腦,才得以讓孩子的智力更好的發展。
孩子的潛力只需要一些有效的手段就可以激發出來,音樂恰好就最好的方法,它不僅能從學習中增長知識,還能享受無限樂趣,獲取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藝術感悟。在音樂的訓練過程中,大腦能產生強烈而有效的刺激,想象力和藝術感覺被激發出來。從小學習鍵盤樂器的我也深有體會,但不是隨便什么音樂就可以有積極的效果,反而車爾尼的練習曲,巴赫的二部創意等等,這種第一遍,第二遍聽起來枯燥無味的作品,更能使人潛移默化的感受一種人生的平靜,藝術的審美。成功的培養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與進步速度無關,進步速度卻未必有實際的效果,當孩子還未完全掌握一種能力,還處于不成熟階段時,如果家長急于邁入更高的階段,只會讓好不容易才萌發的能力慢慢喪失,只要心平氣和的保持一種堅韌不拔的毅力默默前進,那么任何人都會達到目的, 且可能比那些心浮氣躁的人達到的更快。有譬如在音樂的演奏中,手與腦的結合,很多人在學習某種技能感到吃力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其實這種懷疑是多余的。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習慣用右手,認為左手沒有右手靈活。為什么是這樣呢,原因很簡單,我們常常使用右手寫字、吃飯等,頻率遠遠超過了左手,右手比左手靈活,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之前教孩子學習音樂總是先學習樂譜,經過學習和感悟發現,只要不是專門學習樂器,學習音樂的第一步,應該是聽。邁向音樂道路的第一步應該是聽,不管是音樂還是語言,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聽,就像我們學騎自行車,只要掌握的了身體的平衡技巧,并不需要掌握物理學知識就可以騎好自行車一樣,相信這一點,每個人都有深刻體會。如果從嬰兒降生的時候就讓他聽不規范的音樂,他對這些不規范的音階就會慢慢適應,長大之后唱歌不跑調,那就奇怪了。假如讓孩子一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那么他肯定要成了規范的音樂素養,只要具備良好的聽力才能聽出五音不全,只有接受過規范音樂教育的孩子才能具有一種協調能力。一個人對一種事物有了錯誤的認識,想要改變很難,無論是培養孩子的哪一方面的能力,都應該讓他們起步就走上正道少走彎路,而且應及早進行。人的感覺力、判斷力、協調力都是可以培養的感性直覺,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能力,就不好更好的發展,但是學習音樂就是培養這些感性直覺的最好方式。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培養孩子的目的,并不是讓他們都成為音樂家,而是想要他們成為優秀的,完美的人才。如果孩子剛剛出生就開始讓他們聆聽優美的音樂,那么他們會覺有很強的感受力,若讓他們提早練習演奏,則能建立完整的人格,最終成為品行高尚的人,教育者掌握著孩子的未來,把現代的最高文化教育機會提供給孩子們吧,孩子通過學習音樂可以更深的理解世界。音樂之所以存在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跳舞,而是逐步養成很好的氛圍,讓孩子們發展的更健全更靈敏。
徐璐(1987—),女,漢族,山東青島人,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徐埠鎮中心小學,音樂教育教育專業,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教育理論與實踐。
G42
A
1672-5832(2017)11-02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