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
基于培訓有效性的企業員工培訓問題和解決措施的探析
張 波
時代的迅速發展,各企業越來越看重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同行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由傳統的效率競爭轉變為綜合實力的競爭,甚至可以說是企業人才的競爭。因此企業要看重人才,著重培養人才,要投入一定的物力財力加強對人才的培訓,使他們提高專業技能,熟悉相關崗位的技術職能,在提升自身整體素質的同時,齊心協力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本文針對如何有效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展開討論,分析了在培訓中遇到一些問題時該采取的解決措施。
企業員工 有效培訓 問題 措施
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員工是企業的發展基礎。企業要想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立住腳跟并且脫穎而出,就必須關注人才的成長,開展針對性的培訓課程最大限度地發掘出人才的潛能,在培訓過程中要對癥下藥,明確員工的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使他們認識到提升自我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能夠切實地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從而良性地推動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硬軟實力,完成企業的商業目標。
(一)企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是由企業財力決定的企業購進的設備和技術的先進,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軟實力的最重要一項就包括企業員工的發展,如員工的職業素養、專業能力和對自我發展目標等。對員工開展相關技能培訓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通過培訓來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和管理水平,不斷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從而緊跟時代的腳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1]。
(二)有助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對員工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培訓之后,能夠使他們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包括公司財務狀況、管理模式、人事制度、獎懲制度、發展目標等,使他們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職能所在,在其位謀其職,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發揮崗位的技能優勢,為企業謀效益。而定期科學的培訓能夠使企業內部協調一致,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能夠密切有效銜接,從而融洽相處,減小人力資源管理內耗。而管理成本的降低和合理的人才儲備工作,會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效益,幫助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三)推動企業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的競爭轉化為企業服務社會的能力的競爭。而企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由企業員工來決定,企業要為社會大眾一直提供最好最優秀的產品服務,就必須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當員工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都達到優良卓越的水準,自然會為企業的服務能力添磚加瓦,貢獻力量,全力推動企業的商業價值的實現。在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分析員工培訓有效性可以參考柯氏四級評估模型,它主要從反應、學習、行為、成果四個方面給出了針對性地精準分析。
(1)反應評估的核心是員工在培訓中的實際動態,根據員工的實際反應情況來設計培訓內容,它可以幫助員工理性分析問題,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員工對于培訓內容的責任感,并認真完成培訓課程知識。
(2)學習評估模型可以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系統的學習體系,隨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在深入學習了解之后增強自信心,并能夠將所學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使他們找到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對策。
(3)行為層面的評估是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屬于一種過渡形式的評估,容易被企業所忽視。因此企業要加強培訓,積極發揮培訓的實際效用,使員工能將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把培訓中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工作環節中,鞏固專業技能水平。
(4)成果評估作為企業對培訓效果的檢驗的評判標準,企業根據成果考察員工的工作能力,便于企業明確開展培訓的目的和計劃,對每一個員工的培養方向細致入微,提升培訓效率[2]。
(一)企業培訓觀念問題
即使我國早已處在市場經濟環境之下,但是計劃經濟的舊式思維依然根深蒂固于企業的內部管理方面。仍然有許多企業沿用陳舊的管理模式去追求最大化的經濟利益,所謂的市場經濟下的現代化管理只是一句空話。為了獲得短期利益,企業不斷壓縮人才管理成本,不注重對員工技能與專業素質培訓和提升,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卻忽視了員工培訓工作能為企業帶來的長遠可觀利益,在員工培訓上投入的成本越來越少。從長遠來看,將會導致員工的專業技能水平得不到提升,職業素養和理念無法更新,跟不上時代變化,無論對員工還是企業本身,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員工的有效性障礙
企業的員工容易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對企業培訓存在認知偏差。一些企業的培訓常常占用了員工的休息時間,會使員工出現抵抗情緒,本來工作任務就比較繁重,還要和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十分耗費心神。企業如果不從員工的切身利益出發去為員工考量,那么員工在心理上也不會配合,他們會認為培訓只是走個形式,反而耽誤他們的娛樂休息時間。
(三)培訓內容方式問題
因為不能認識到員工培訓的主要目的,企業常常選擇理論知識作為培訓內容,忽略了培訓的實用性本質。許多接受過培訓的員工都認為培訓的課程內容講解十分精彩,但是真正到了工作應用時,并不知道要如何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不能得到能力上的提升。有的企業在實施培訓工作時常常不能將培訓內容和員工實際需求相匹配,選擇的培訓方式也依然是傳統的課堂面授類型,跟曾經學生時代的教學方式一樣,枯燥無趣,根本不能提起員工的學習興趣。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從員工需求出發,參考選擇網絡授課、角色扮演、實地參觀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培訓方式。
(四)培訓反饋評估缺乏
在分析員工培訓有效性的柯氏四級評估模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員工培訓后效果的反饋評估,它可以直接地反映這次培訓工作的完成度。對每一個員工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做一個系統評價,可以顯示企業對每一個員工的關注,每個人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有時候對于成果評估成績突出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還可以激發員工的培訓學習熱情。反饋信息可以反映出培訓中的好壞措施,好則發揚差則改進。一些企業只注重投入培訓資金,并不重視信息反饋評估,沒有一個科學完善的培訓評估體系,無法形成一個培訓和提升員工職業技能的良性循環[3]。
(一)轉變理念制定合理計劃
戰略性、系統化地展開培訓工作布局。從戰略性角度來看,企業需要擁有詳細完善的培訓方案包括具體培訓內容和采用的培訓方式,以增強培訓有效性為目標,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和企業的軟實力。從系統化角度來看,員工的培訓不是一次兩次心血來潮或者為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臨時應對之策,不是暫時之舉,而是需要企業通過長期努力,不斷更新進步,以維持企業自身長足、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管理策略。
在樹立了培訓理念之后,企業要科學制定培訓計劃,通過建立一個培訓服務的分析小組對員工喜歡的培訓類型、方式、內容做調查,或者采用訪問形式,讓員工們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意見,有助于激發他們的熱情,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培訓服務分析小組也可制定一個最有效力的安排計劃,依據員工的實際需求設計崗位分析和職務導向說明書,設計好具體的培訓時間、地點、課程內容、授課方法、經費等詳細項目,對每一個員工量身定制,設計符合他們自身發展的培訓內容和目標,同時又可以適應企業的長遠發展需求。
(二)按需選擇培訓內容方式
企業在進行員工培訓時,需要做到培訓覆蓋面廣,全員參與其中。一般企業開展員工培訓工作,主要是就管理知識和技能、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人際交往和其他相關內容等展開培訓。但是企業的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和個人所需要的培訓內容是不一樣的,需要結合實際合理安排每一個人的培訓計劃,細分到位。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以團隊形式完成的,每一個員工必須要有主人翁意識,始終堅持“企業是我家”的觀念,融入到企業團隊中去,將團隊協作精神貫穿始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培訓教師所選的培訓內容和授課方式會影響到員工培訓的最終效果。企業的培訓分析服務小組必須要根據企業內員工的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崗位的培訓方式,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在授課方式上,企業要緊跟時代發展腳步,選擇最易被員工接受、最有效率的方法,摒棄比較傳統的類似課堂面授的方式,采用一些諸如網絡授課、上機培訓或者多媒體視頻教學等比較現代化的方式。既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培訓效率,還可以減少企業的培訓成本[4]。
(三)思想教育與實踐相結合
企業對員工開展培訓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包括他們的思想觀念、個人要求、職業道德、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以及專業技能。企業要不斷向員工灌輸最新最先進的思想,使員工首先能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要提升職業技能,還要從工作中塑造更好的自己,激發熱情,爭做企業先進分子。企業培訓員工,應當樹立“既要做思想的巨人,也要敢為行動的先驅”的理念,將理論和時間相結合,真正學以致用,在實際應用中檢驗培訓所學技能的有效性,同時也為他們的實踐經驗積累更豐富的內容,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提高熟練度、流暢度和準確度,輕松應對工作問題。另一方面,定期培訓,科學規劃,可以不斷地發掘員工的潛能,讓員工更加了解自己,確立職業發展目標,在職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廣闊天地,實現人生價值[5]。
(四)完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
在完成培訓之后,對員工進行一個系統的反饋評估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企業要選擇一套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培訓評估體系,通過訪問、召開小組會議或者問卷調查等方式詢問員工的意見,了解并記錄他們在培訓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觀察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是否將新學的管理理論知識和技能理論知識合理地應用了,是否有技能水平和整體職業素養上的提升。對每個人反饋的信息做好匯總報告,作為以后開展企業培訓活動的借鑒,出現問題則改之,做的好的繼續發揚。最好建立相關檔案,一是可以了解員工的個人發展動態,二是可以記錄下企業的培訓工作的發展方向,以作為未來的參考。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力,企業要在全球經濟背景下長久立足就必須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加強員工培訓工作力度,轉變傳統的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觀念,依據企業和員工發展實際選擇科學培訓內容及方式,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在培訓之后對員工追蹤調查,分析其在培訓中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實際工作的遷移應用能力,做好反饋記錄。不斷更新員工的理論知識,提升其實際專業技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其商業目標。
[1]馬璐.基于培訓有效性的企業員工培訓問題探析[J].商,2015(12):23~22.
[2]韋智岸.企業員工有效性培訓問題與對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6(05):178~179.
[3]張旖.淺議企業員工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7(07):71~72.
[4]陳鳳平,陳輝平.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性分析[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4(15):40~51.
[5]魏午英.基于培訓有效性的企業員工培訓問題與對策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4(16):108~112.
(作者單位:齊魯石化公司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