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珊
(1.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100872;鄧州市城區十一小學區 河南 鄧州 474150)
新形勢下我國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困境與創新途徑
吳 珊1,2
(1.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100872;鄧州市城區十一小學區 河南 鄧州 474150)
21世紀,無論是企業間還是國家間的競爭都是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提出了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略,對高校的人才培養也給予了更大的關注,但是我國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觀念落后,體制有待改革,并沒有真正做到為教職工和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這背后的原因包括長期以來的集權思想和評價機制的不健全,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對高校發展的重要性,并針對當前我國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困境提出了筆者的建議和對策,以期在這方面有所助益。
教育行政管理;管理觀念;管理機制
1.1 教育行政管理對高校改革發展具有保障作用
行政工作是高校正常運轉的保障,高校的日常工作都離不開行政工作,高校的學術工作也需要行政工作作為保障,一旦行政工作中出現了細微的差錯,都有可能影響到全局的發展,教師的學術活動離不開行政工作的保障,學生的教學活動也離不開行政工作的保障,所以說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能夠起一個保障全局發展和學校正常運轉的作用。
1.2 教育行政管理對高校改革發展具有協調作用
高校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如果部門之間的銜接不好,或者不能進行好工作的交接,或者其中一個部門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整體的培養計劃不能順利進行,而教育行政管理則可以通過多部門的協商,促進部門間的協調,從而更好地保障高校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進行,為高校人才培養計劃提供行政方面的支持。
1.3 教育行政管理對高校改革發展具有參謀作用
當前,我國高校的教育形勢可謂是日新月異,這與國內重視高校教育和人才培養是分不開的,但是高校的領導由于受其他事務所累,很難及時關注到教育政策的變化,例如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模式,高校對于校內科研的激勵機制,高校對于新媒體的引進等,這就需要管理層具有一定的政策敏銳度,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這些信息,并且及時反饋給領導,然后再把這些政策真正落實到實處。
1.4 教育行政管理對高校改革發展具有激勵作用
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對教職工的工作進行考評和監督,教職工的工作有什么紕漏和差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監督管理發現其中的問題,再通過一定的懲罰措施督促教職工及時改正,如果教職工內部有先進的工作者和先進事跡,可以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來鼓勵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努力,只有教職工工作態度認真,工作認真積極,高校才能在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當前我國教育行政管理管理受之前集權思想的影響以及管理者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出現了觀念陳舊、體制有漏洞等諸多問題,對教育行政管理機制的創新已經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2.1 高校自主權小
我國高校的建設在計劃經濟階段就已經存在,所以受集權思想影響很深,政府沒有將權力下放到高校,高校的管理自主權十分有限,政府還是以“全能政府”的形式大范圍地干涉高校的具體工作,沒有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權,高校在很多具體事務上都需要服從政府的指揮和安排,但是在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的關注力度又不夠,這就導致了高校的發展始終嚴重受到行政力量的制約,高校本來應該是學術氛圍濃于行政氛圍的,但是在行政力量為主導的管理模式下,學術活動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支持,甚至有的學術活動由于基礎設施的不到位被延誤或取消,這就直接影響和制約了高校的健康良性發展。
2.2 高校管理觀念過于陳舊
現在我們很流行的一個詞是“服務型政府”,其實不光是政府,所有的管理者都應該轉變觀念,在高校的管理層,很多管理者都以領導的身份自居,把教職工和學生看做是自己的下屬,沒有樹立平等、協商、交流、共享的管理觀念,在決策上,沒有民主可言,都是管理層一家獨大,以管理層的意見為最終的決策依據,很多教職工和學生的意見都不被列入考慮范圍內,管理者還在信奉著管理者與教職工的關系是領導——服從,這樣的觀念其實對于提高管理效率是毫無作用的,一項政策只有被信奉和遵從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不體現民意的決策,其執行度必定不高,管理層所做出的決策沒有任何民主化的成分,那么它在教職工和學生中必然得不到高效的推行,這就將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3 管理體制過于落后
高校的管理體制已經嚴重落后于形勢的要求,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勝任的,這不僅需要對管理學的知識了然于胸,更需要對教育學有所了解,但是當下很多管理層的管理者素質并不高,無論理論知識還是實踐能力,其水平都有待提高,這就直接影響到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對管理者的評價機制也有問題,評價機制其實是對管理者的一種監督,管理者是權力的享有者,那么對他的權力必然要有一定的制約和限制,當下我們對管理者的評價內容太狹隘,沒有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藝術考慮在內,也不注重管理者是否真正貫徹落實好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路線,而且多以教職工和學生的評價為準,這樣的評價其客觀性就有待考量了,因為教職工和學生和管理層存在直接的利益關系,所以有時候并不能表達自己對管理層的真實看法。這就導致對管理層的監督十分有限,無形中助長了管理層一家獨大的局面,造成了惡性循環。
在互聯網+模式下,教育行政管理模式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和沖擊,傳統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的需要,在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管理觀念等方面都需要進行革新。
3.1 創新組織結構,
傳統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上下級關系分明,組織結構多以命令-服從的形式為主,但是當前的互聯網+模式使這種模式發生了改變,管理層與職工的交流成本降低了,可以通過微信、QQ、微博等方式進行直接的交流,不僅方便了上傳下達,還拉近了管理層與職工之間的距離,同時在決策的時候,職工也能直接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中,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處理和分析各類數據,具體到高校,高??梢酝ㄟ^微信微博這樣的交流平臺,及時了解教師和員工對于教育行政管理的意見,集思廣益,從而實現學校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3.2 創新管理思維陳舊的教育行政思維在新形勢的背景下必然會被淘汰,而思維是行動的先導和指引,只有樹立創新思維,才能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應該順應新形勢的需要,學習先進的管理思想,了解最新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并且在實踐中開拓適合本校發展的行政管理模式,轉變傳統的思維,促進思維從控制到服務,從命令——服從到參與——共享的轉變,在對教師的管理方面,多聽取教師的意見,在對學生的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和互聯網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公開課和優秀講座,避免行政過度干涉學術,讓行政服務于學術,通過提高學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來培養學校的學術氛圍。同時要多發揮高校的自主管理權,不能完全受制于政府,應該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致力于提高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水平。
3.3 創新評價標準
當前教育行政管理者還停留在官本位的思想層面,自我定位錯誤,把自己看做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不是師生的服務者,這種錯誤的思想就導致師生有了問題在求助管理層的時候就有一個高門檻,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創新對管理者的評價標準,將評價與薪酬掛鉤,對管理者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其中包括管理者的工作態度,也包括管理者的管理成效,并且開通微信投票,讓教職工和學生來匿名評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最優管理者,對于管理者的不當行為也開通舉報渠道,一次來督促管理者轉變思想,更好地服務于師生。
結語:在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大形勢下,在互聯網+模式和新媒體逐漸滲入到高校的管理層的形勢下,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填的改革勢在必行,只有在教育行政管理層面做得好,才能更有力地支持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和祖國的教育事業發展。
[1] 邱紅柳.我國教育行政管理改革之探究[J].才智,2016,(30):143-144.
[2] 賈東豪.我國高職教育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3] 陳敏虹.淺談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南方論刊,2013,(06):71-72.
[4] 劉倩.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02):299.
[5] 仇穎.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其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6):17-18.
[6] 盧新偉.我國教育行政機關管理人員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繼續教育,2010,(11):27-28.
[7] 陳宏剛.論我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改革與開放,2010,(02):194+196.
[8] 李惠媛.我國教師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發展與改革探究[D].蘭州大學,2007.
吳珊,女,回族,河南省鄧州市,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鄧州市城區十一小學區。
TM933
A
1672-5832(2017)11-02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