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曉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3)
貴陽交警“數據鐵籠”管理模式初探
陳 曉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3)
借鑒貴陽數據鐵籠成功模式,探討了依托大數據進行腐敗防治的路徑框架,以期從技術層面入手,革新政府治理腐敗的方式和手段,促進政府治道變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大數據;數據鐵籠;限權進籠;腐敗防治
貴陽市交通管理局率先試點數據鐵籠項目,交警依托大數據執法首戰告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隨后,公交車、出租車、巴士管理都采用電子化系統,隨時隨地監控運行狀況,并對工作人員進行監控考核,形成了全方位智能化監控管理系統。每個執法民警都配備單警裝置,該裝置自動聯網,具備兩個功能:一是自動分配民警的執勤任務;二是確保執法記錄儀正常運行。民警的單警裝備的執法記錄儀會實時記錄民警的現場工作情況,以及勤務考核狀況,最終自動生成電子數據,形成民警個人的誠信檔案,誠信檔案直接民警的績效考核掛鉤,關系著民警的職業發展前途。該系統記錄的是民警日常工作狀況。
民警按照單警裝置分配的任務出勤,查詢過路車輛時,如若發現車主有酒駕嫌疑,民警需使用專門的執法儀器,輸入賬號和密碼,一旦登陸,電子終端實名顯示執法民警全部信息,同時執法過程會全程同步到執法記錄儀,民警使用執法儀器檢測數據,若是酒駕檢測機器會自動生成數據,執法終端自動打印酒駕憑證,與此同時電子憑證會上傳到民警的執法儀器中,車主的酒駕數據會上傳至酒駕管理系統,系統自動啟動預定流程,民警正確執法則執法結束;若是民警徇私舞弊,錯誤執法,系統會短信通知執法民警,予以警告,民警及時改正遵循預定流程則執法結束;若是民警態度惡劣,不予改正,系統自動推送短信到上級單位和監管部門,上級有關部門對不依法執行的民警進行處分,執法結束。整個過程都有酒駕系統預定的流程進行監測,執法記錄儀也會全程記錄執法過程。
貴陽市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鐵籠涉及到如下幾個方面:GPS考勤系統、執法記錄儀數據系統、誠信平臺、電子政務系統。執法工作人員利用移動考勤APP拍照簽到,隨后配備單警裝置,打開執法記錄儀隨時隨地記錄工作出勤情況。每一個民警都是一個數據源,生成龐大海量數據庫,構成行政執法監測與績效考核的數據鐵籠。
GPS考勤系統促使執法人員轉變觀念,自覺接受監督。貴陽市交通警察通過指紋或者拍照進行打卡,每一位交通警察的考勤數據,會自動上傳自考勤系統,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這種報道方式使得民警無處遁形,不得不自覺接受監督,數據鐵籠通過對交警進行用戶權限分配、IP地址綁定、身份識別、唯一數字認證等手段,使得每一位民警的工作都是透明、可觀察的,從而使得民警轉變觀念,自覺自主的接受數據監督。
行政執法系統縮小自由裁量權邊界,保證權力在陽關下運行。每位執法人員都隨身配備單警裝置,該裝置的執法記錄儀全方位、多維度監測記錄民警的執法行為。依據上文分析,執法記錄儀記錄的數據會成為績效考核的依據,同時也會自動生成個人誠信檔案。以往酒駕是腐敗最頻發的領域,由于民警執法行為無人監管,民警自由裁量權大,通常的解決辦法是與酒駕車主私下協商,收取車主好處,取消該有的行政處罰。如今,除了執法記錄儀會全程記錄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檢測酒駕的儀器也會責任到人,自動啟動酒駕預定系統,如若民警不按照預定流程進行處理,系統會自動發生警報,上級監察部門也會收到短信推送,使得民警的腐敗執法無處遁形。數據鐵籠的行政執法系統使得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隨時隨地可查、可控、可追溯,縮小了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行使的邊界,使得行政執法權在陽關、透明的環境下運行,一定程度上肅清了腐敗土壤,能從源頭上遏制腐敗。
誠信平臺約束執法人員思想行為,促使社會環境從不敢腐向不能腐轉變。數據鐵籠還有一個強大的“后勤保障”系統——誠信平臺系統。執法記錄儀記錄的執法行為會自動生成數據,形成個人的誠信檔案,每一位執法人員的誠信檔案都是一個數據源,共同構成了誠信平臺。誠信平臺的數據與執法人員的績效考核、職務升遷直接掛鉤。人是理性經濟人假設,在相同情況下會做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選擇,誠信平臺增加了執法人員的腐敗成本,加大了腐敗的風險,執法人員為了職業發展和績效考評,會自覺選擇依法執法,自覺遵守既定的流程,以免因小失大。誠信平臺約束了執法人員的行為選擇,使社會制度環境從不敢腐轉向不能腐。
貴陽市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鐵籠仍在持續完善,從最初的GPS考勤系統、執法記錄儀系統、誠信平臺發展到現在的數據鐵籠融合平臺,囊括所有的交通運輸工具,保障對各個領域形成無死角、全方位、多維度的監測運營,交通管理局與紀檢委有合作,建立“制度+數據”的籠子,約束權力運行。
大數據的數據源來源:每一位執法人員考勤數據、每一位執法人員的執法記錄、個體的誠信檔案,形成考勤數據源、執法記錄數據源、誠信檔案數據源等。交通系統的執法分為酒駕查詢、出租車打表查詢、路況擁堵疏散治理、巴士管理等方面,每一個方面提前預設處置系統,標明可能出現腐敗風險的階段,設立預警裝置,自動推送信息,整個過程數據源繁雜,但能夠有條不紊、高效智能地對海量數據進行計算處理,這就是大數據帶來的技術優勢,促進政府治道變革。
借鑒貴陽數據鐵籠模式,實現權力主體實名制,利用電子簽章,利用行政記錄儀記錄電子簽章的使用狀況,即是間接對權力主體的權力使用狀況進行監督。行政記錄儀生成的數據也記入權力主體的誠信檔案,與權力主體的職務晉升和績效考核直接掛鉤,約束權力主體的行為。依托大數據進行腐敗防治,是從技術層面監督權力使用,保證權力在陽關下運行,這對于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 郭路生等. 大數據時代應急數據質量治理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11.
[2] 張建云. 大數據互聯網與物質生產方式根本變革[J]. 教學與研究,2016,11.
陳曉,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R473
A
1672-5832(2017)11-0265-0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創新實踐項目“官員腐敗軌跡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十八大以來落馬官員的扎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