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樹立法制觀念 提升監管執法能力
本刊編輯部
5月12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明察暗訪山東省聊城市、濱州市粉塵防爆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里,在檢查發現的問題中提到,監管執法專業性針對性不強,監管要求不嚴格。檢查組通過查閱多份基層監管部門開具的執法文書,發現基層執法檢查出的10大重點問題和隱患很少,多是責任制、防護用品、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問題。
這些情況說明,目前,我國安全生產隊伍的監管執法能力亟待提高。安全監管執法是安全生產監管的本職工作,如何履行好職責,是促進安全形勢穩定好轉的關鍵一步。為此,從2017年開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各省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利用三年時間,共同采取視頻培訓、網絡培訓、集中調訓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全國省市縣三級安全監管監察干部進行集中輪訓,旨在補好安全監管監察能力短板。
提高安全生產監管隊伍的執法能力,關鍵是要樹立法制意識,建立法治信仰,加強法制觀念。
早在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把法治建設作為中央全會的專門議題,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并且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四個全面”定位于黨中央的戰略布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樹立法制意識。就是安全生產監管人員,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努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建立法治信仰。就是要按照習近平同志曾引用《韓非子》的“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警示,強調每個執法者都要尊重法治,敬畏法律。用法制思維想問題,用法制方式去處理問題。要認識到捍衛憲法法律權威,就是捍衛黨和政府的權威。
加強法制觀念。就是加強遵紀守法的觀念,紅線不能逾越,底線不能觸碰;加強法治方式的觀念,建立辦事要依法,遇到事情去找法的秩序;加強解決問題用法觀念;加強化解矛盾靠法的觀念。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對安監部門依法辦事提出很高要求,依法辦事要內容合法、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要規范執法。這兩年安全生產監管雖然確定了很多規則,很多規范,但安監隊伍變化大,能力參差不齊。如何才能依法盡職,需要加大培訓宣傳。目前安監執法隊伍執法水平可以說是千差萬別,如何提升執法水平,亟需規范執法。近兩年安全監管人員遇到打官司,法院審的就是三點:程序是不是合法,事實是不是認定清楚,法律依據是不是準確。安監執法人員需要把執法程序搞清楚、文書搞正確,自由裁量準確把握,安全生產執法水平才基本可以到位。
規范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提升執法水平,是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重要環節,只有久久為功,不懈努力,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