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廠 閆養榮 李克松 朱芳芳 梁譯允
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淺析
文/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廠 閆養榮 李克松 朱芳芳 梁譯允
作為石油地質資料管理機構,油田檔案館(室)有責任管理好這些寶貴資源財富,充分挖掘內在價值,使其更好地為油田開發建設服務。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當前石油地質資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信息化進程、加大開發應用、培養管理人才等方面入手,探索提高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機制方法,為推動油田穩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油田開發
石油地質資料是指在石油地質勘查、地質研究和其他相關工作中形成或采用的,以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為主要形式的資料檔案,匯集了幾代油田地質人的智慧和汗水。石油地質資料管理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隨著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的不斷變革,地質資料檔案的種類和載體呈現出多樣性發展趨勢,油田內外部對石油地質資料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做好新形勢下石油地質檔案管理工作顯得愈發重要。
(一)管理模式陳舊。傳統的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收集和保存、保管資料。資料檔案保存方式為傳統的紙介質檔案排架式管理,占用空間大,對存放環境要求高,同時紙質易老化、易磨損,造成原始數據大量丟失。
(二)資料利用面較窄。傳統石油地質資料利用停滯在簡單的常規借閱服務上,資料檔案利用工作只是被動等待用戶上門查詢,缺乏再分析再利用,造成地質資料利用面較窄,利用率不高。
(三)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是管理人員文化層次、專業水平整體不高。二是檔案工作難以吸引高層次人才。三是管理人員自我加壓動力不足。
(一)服務需求日趨強烈。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對石油能源的需求維持高速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較快(2016年已超過65%),與此同時,國內石油勘探開發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作為石油勘探開發的重要地學知識信息來源,地質勘探、油氣田開發、采油技術服務等諸多領域都對石油地質資料的依賴和需求日益增強。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在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資源儼然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按統一標準將石油地質資料信息化,成為現代檔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大石油石化企業圍繞地質資料檔案數字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先進技術,不斷推進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步構建了涵蓋全面、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特色明顯的開放式石油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體系,為油氣資源勘查、開發及科研和生產提供了更加便捷實用的信息技術支撐。
(三)相關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近年來,國家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組織修訂完善地質資料管理制度,先后出臺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油氣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制作匯交細則》和《油氣成果地質資料計算機著錄細則》等一系列法規制度,為石油地質資料科學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了法制保證。
(四)資料保密形勢日益嚴峻。能源是國家經濟的命脈,各國之間的能源爭奪特別是石油資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經濟下地質資料的經濟價值意義尤為重大。石油地質資料作為一種油田發展的無形資產,是進一步開展石油地質勘探工作、降低油田開發技術過程中勞動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進行石油地質科研工作的必要條件,是開發石油資源的憑證。近年來,各國科技情報者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各種手段開展情報搜集工作,地質資料保密工作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
(一)完善地質資料管理基本制度,持續規范石油地質資料管理。積極適應石油地質資料檔案工作新形勢新要求,對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有關規章制度、工作標準和業務流程進行整理和修訂。按照“科技興檔、依法管檔、規范用檔”的工作思路,修訂完善《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明晰工作職責,規范每一環節和程序,確保石油地質資料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規范運行。深入落實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132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地質資料匯交流程,加大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資料歸檔負責制和簽名備案制,確保以產建竣工資料為主的石油地質資料匯交到位。加強對地質資料檔案的保密管理,處理好開發利用與保密管理的關系,更好地發揮地質資料的內在價值。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兩者辯證統一,既要積極提供利用,又要堅持保密原則。針對此,進一步細化完善資料利用審批制度,對于內部人員借閱,須嚴格執行單位(部門)領導審批程序;對于外部施工隊伍借閱,必須由產建項目組等相關單位(部門)開具介紹信,與之簽訂保密協議后到保密辦簽字蓋章,并由主管領導簽字后方可提供,確保資料保密性。
(二)加快石油地質資料信息化進程,滿足現代化油田發展需要。為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地質資料主管部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思路和模式,由內向型管理轉變為開放型管理,由地質資料實體管理轉變為地質信息管理,建立職、權、責相統一的工作機制。為此,對地質成果應建立能滿足異質異構系統數據存取和共享的技術平臺,實現網絡化服務和信息資源共享。重點要圍繞“檔案資源集約化、館藏數字化、應用網絡化、人員專業化、管理現代化”目標,積極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快檔案資源傳統載體數字化進程,利用中國石油E6檔案管理系統,做好檔案目錄計算機檢索,為每一類檔案建立電子目錄,并根據檔案收集情況對電子目錄及時更新,建立健全檔案資源目錄數據庫,實現檔案目錄計算機檢索。同時,定期對資料查詢、利用情況進行匯總,及時做好跟蹤和回訪,掌握地質資料利用情況,開展經濟效益統計,為提高地質資料利用率、合理開發地質資料信息提供重要依據。
(三)加大石油地質資料開發應用力度,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充分挖掘內在價值潛力,實現有效開發應用,是石油地質資料真正價值得以升華的必經途徑。當前,地質資料公共服務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努力開發地質資料內在潛力,切實為油田開發各類項目提供信息支持,做好信息服務工作。作為地質資料管理者,要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面向油田開發建設需求,拓寬服務領域,規范服務行為,搭建統一的軟件平臺,建立電子閱覽室,科學整合信息資源,增加投入,加強資源積累和公共宣傳力度,為油田內外部單位提供更好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特別是要積極配合機關有關部門,有序開展庫藏資料的二次開發,主動對接,為產建地質挖潛、油水井措施等工作提供優質的檔案借閱、查詢服務,提升地質資料檔案服務油田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四)培養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人才,著力增強從業者素質。石油地質檔案資料管理涉及的領域主要有鉆井工程、測井技術、地質勘探、油氣田開發、測繪等紙質(光盤)檔案、巖心巖屑實物檔案管理等,同時對利用微機、軟件、網絡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管理人員必須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不僅具備較強的地質專業和計算機操作知識技能,還要具備主動接受新生事物、能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人才匱乏,石油地質檔案資料管理部門往往只是被動地提供和保管檔案資料,無力挖掘豐富的信息。因此,應當為檔案館(室)配備檔案管理、石油地質、計算機等專業的人才,將其作為技術核心,主要從事資料信息分析、編研等工作,協同專業技術部門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使檔案資料管理從整體上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根據業務需要,分階段分層次選派人員參加專業培訓,系統學習石油地質、計算機管理、網絡信息化管理及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有關法規政策、制度標準等內容,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身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進一步滿足工作需要。
石油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的工作,需要檔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善于思考總結,充分認清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以創新精神快速推進信息化建設進程,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全方位做好石油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如此才能夠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為石油勘探開發、現代化大油田建設提供準確的資源信息,確保石油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于雪嫻.關于石油地質資料信息化管理的分析[J].北京: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2).
[2]郝素玲,張嵐霞.淺談新形勢下石油地質檔案資料管理和利用[J].濟南:科技信息,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