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君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新鄉 453002)
羽毛球運動,主要考察的運動參與者機體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肌肉力量。運動者利用腰、肘等關鍵部位的力量支撐,實現羽毛球的發球、接球等系列體育運動。在羽毛球訓練中,核心力量與羽毛球傳球、接球技術占據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決定著羽毛球運動項目完成的質量。通過核心力量的強化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參與者的羽毛球運動項目整體技能,更有效降低了參與者身體機能受損的不良現象發生。可見,核心力量在羽毛球整體訓練環節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極為深遠的。
羽毛球運動相較于其他體育運動項目,更考察參與者全身范圍內的機體協調性以及力量強度。同時,羽毛球運動偏向參與者反應能力的訓練,參與者必須在短短幾秒的時間判斷出對方發球方向,以及羽毛球的運動軌跡。從而能夠迅速根據預判調整自身接球位置、動作,將穩準狠運動特征在羽毛球訓練中有效地發揮出來。此外,羽毛球運動項目的另一主要特征便是在機體負荷程度的不斷加強。參與者伴隨著羽毛球運動時間和程度的增加,機體自身能量會產生大量的消耗,參與者如若未能掌握機體力量的平衡與調節,很有可能在羽毛球運動中出現關節或肌肉損傷。
之所以對羽毛球運動者展開核心力量訓練,主要目的在于增加運動者的平衡感。使其在實際羽毛球對打運動中,能夠靈活調整身體四肢以及運動關節。羽毛球體育項目在實際運動過程中,對于參與者全身力量以及協調配合能力要求極為嚴格,羽毛球運動速度快,軌跡靈活強,更是給參與者增加了體育運動難度。同時,在實際運動中,不同的發球類型與特征,對于參與者的肢體表現能力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在對于網前球和高空球的接球處理上,存在著較大的區別。面對網前球,參與者需要以更加細膩化的接球方式,而高空球則與之不同,需要參與者具有較強的爆發力,從而完美完成接球與殺球。既要保證接球的穩定性,又要確保發球難度,從而給對手設定一定的難度。而核心力量訓練的主要優勢,就在于能夠加強運動參與者身體力量的靈活性與穩定性。在面對不同類型的羽毛球運動軌跡時,能夠迅速做出判斷并采用合理力量以及技巧應對對手給出的接球難題。最重要的是,能夠減少參與者機體損傷程度,真正發揮羽毛球運動“強身健體”的積極作用。
將核心肌群比作汽車構造,其所呈現的運動功能就十分顯而易見了。核心力量相當于汽車的發動機,為參與者在羽毛球運動中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撐。其實,羽毛球運動看似只需要通過腿部和手臂來完成相關運動動作。但這只是表象,關鍵還是要依靠機體的核心肌群完成運動力量的支撐。參與者只有在強大的核心力量支持下,才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做出規范性的發球與回球動作。以殺球運動舉例。參與者為了實現殺球運動的展現,往往通過腳步蹬地,并利用手臂發力完成[1]。但究其根本,參與者殺球動作的主要力量來源還是來源于核心肌群。據了解,核心肌群較為發達的參與者相較于普通羽毛球運動人員,在殺球、回球等動作的能連爆發力上呈現出顯著優勢。并且在面對高遠球時,參與者能夠充分發揮腿部力量,實現運動場上奔跑、跳躍等動作的完美發揮。同時,相較于未接受核心力量訓練的參與者,在奔跑、起跳等各項動作所消耗的能量相對較低,實現了羽毛球運動能量傳輸的最大化呈現。
參與者的機體負荷承受范圍存在一定限制,如若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羽毛球運動之后,參與者自身的體力、能量等方面都會呈現出疲勞狀態。長時間的訓練,參與者很難再保持運動初始階段的良好狀態和體能儲備。而加強核心力量的強化訓練,便是針對羽毛球運動的這一問題,所提出的優良解決方案。通過核心肌群的力量訓練,參與者可以有效避免接球起跳環節,因為股骨內旋或內收而造成關節損傷。同時,更實現了膝蓋負荷承受能力的顯著增強,避免參與者因大量的奔跑、跳躍動作造成膝蓋骨關節損傷。總之,在羽毛球運動中,參與者只有保持較強的體力,才能為展現專業性的運動技能提供力量儲備,因此,在羽毛球運動之后,參與者務必要進行適當的放松訓練,如下腰、拉肩等。從而有效緩解羽毛球運動所產生的機體疲勞,實現自身核心肌群的力量訓練與運動技能的雙重提高。
關于羽毛球這一球類體育項目的核心力量訓練,主要訓練工具為健身球和平衡墊。通常,參與者可以通過以下形式展開核心力量的強化訓練。
參與者平趴在健身球上,膝蓋與地面保持接觸,兩腳合并,雙手交叉。參與者此時需要注意在健身球運動中要保持背部整體平整,避免彎曲,并將小腿交替抬起。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訓練參與者的腹部及小腿力量,從而在羽毛球體育項目實際運動中擁有強大的力量支撐。同時,參與者可以改變身體與健身球兩者之間的接觸形式。將雙腿與健身球相互接觸,且盡量保持雙腿之間無間隙利用手臂力量支撐整個機體,實現手臂力量的強化訓練。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顯著增加運動者手臂運動負荷強度,避免在羽毛球運動中因大量手臂運動而出現手臂部位肌肉拉傷的運動風險發生。總之,訓練參與者腹部力量的主要形式有俯身、側身以及仰身支撐[2]。參與者需要清楚了解不同力量訓練方式的規范性動作,從而確保腹部核心力量訓練的有效性。
在羽毛球運動中,腿部力量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參與者的運動技能提升以及羽毛球運動水平的有效性發揮。眾所周知,羽毛球體育項目的運動場地較為寬泛,參與者需要根據羽毛球的運動軌跡及方向,在場地范圍內進行奔跑、跳躍。此過程重點考察了參與者的腿部力量,從而為羽毛球體育項目運動夯實根基。因此,參與者很有必要加強訓練腿部肌肉,增強機體腿部部位的核心力量。首先,以平衡墊為訓練工具,參與者在平衡墊上單腳著地,且保持身體平穩[3]。堅持5~10min之后換另一只腳進行重復訓練。其次,在單腳站立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腿部訓練難度。便是單足立地+下蹲,增加腿部負荷承受強度,以便更好地實現腿部核心力量的強化訓練。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參與者在下蹲過程中要側重于動作的規范,使膝蓋位置在腳尖所處位置以內。當腿部力量訓練到一定程度之后,參與者可以適當增加負重,比方說邊舉啞鈴邊完成下蹲。
核心力量是根據人體機體構造以及運動特征所提出一種全新訓練趨向,主要通過訓練參與者肢體協調性以及運動肌肉力量的增強,以實現參與者在羽毛球運動中穩定發揮。在羽毛球運動領域,參與者務必要在掌握羽毛球運動技巧的同時,加強機體協調性與靈活性等方面的力量訓練。只有這樣,參與者才能在實際的羽毛球運動中發揮正常水平,并有效避免在運動中出現關節損傷、肌肉拉傷等運動風險。
[1]孫凱.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及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6):27,29.
[2]尹勤操.淺談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力量訓練中的重要作用[J].經營管理者,2014(33):377.
[3]邢志男.核心力量訓練在羽毛球訓練中的重要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