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平
【摘要】作為高職醫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醫患溝通能力不僅體現著醫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溝通技能,而且與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息息相關。從當前我國高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現狀看,普遍存在專業知識不扎實、溝通技巧不成熟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研究將著重對高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培養策略,為提升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醫學生 醫患溝通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R-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225-02
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是緩解當前醫患矛盾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高職院校醫學生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之一[1]。高職醫學生是未來醫務工作的重要主體力量,只有培養醫學生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才能打造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因此,對高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與應用價值。
1.高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重要性[2]
溝通能力是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然而因年資不同、表達能力差異及病人理解能力不一,醫患之間的溝通效果差別較大,容易滋生醫療糾紛,因此,必須加強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使醫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在與患者溝通交流過程中能夠使患者及其家屬明白所要表達的意思,以親切、友好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確保醫院及患者權益的最終實現。
2.高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策略
2.1加強人文知識教育
醫院歷來重視醫務人員技術與人文的并重發展。作為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知識教育對于醫學生專業素養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醫學院在教學中必須至始至終滲透人文理念,增強醫學生對醫學事業的正確理解認識。把醫學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會貫通,提高“人性化服務”理念,提高人文素養,引導他們如何做人,使他們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養。教育學生在接待患者過程中,要以親切、友好的態度詢問患者,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并與患者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爭取患者的信賴與認可。
2.2注重臨床實踐學習
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與提升離不開扎實的臨床實踐技能,必須注重對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與學習,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掌握基本臨床實踐技能,才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服務,提升綜合素質。可以從知名醫院邀請專家、醫師對高職醫學生進行臨床實踐教育,了解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診斷存在的風險,并掌握患者家屬存在的心理,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與患者及其家屬展開溝通與聯系,從而促進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提升。另外,可以為醫學生提供學習與實踐的平臺,組織醫學生到醫院進行參觀實習,觀察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與患者交流,掌握與患者溝通的用詞及語氣等,增強溝通技能。
2.3采用角色扮演教學
為提升高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可以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融入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扮演醫務工作者、患者、家屬等,真正去體會揣摩患者與家屬的心情,針對不同的患者調整語言表達方式,便于患者理解。與此同時對病案進行分析與討論,在角色扮演中發現不足、彌補不足,提升醫患溝通能力。
2.4開設醫患溝通課程
當前,醫患關系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公共問題,各大高職院校紛紛開設醫患溝通課程,加強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課程針對醫學及相關的人文、社會、心理、法律等知識進行介紹,幫助醫學生科學認知醫患溝通,在醫患之間搭建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必須把醫患溝通教育融入高職醫學院校的教學體系中,增設醫患溝通教育課程比如《醫患溝通學》、《醫患溝通的藝術》等。其次有針對性地對護理、康復、檢驗等專業醫學生進行溝通技能培訓,使其能夠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掌握如何與各類患者溝通,學會換位思考。
3.結束語
新時期,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與醫療服務需求,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給予了高度重視,醫患溝通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醫學生成為合格醫務工作者的必備技能,同時也是提升醫院服務質量、降低醫患糾紛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注重對學生人文知識教育、臨床實踐培訓,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患者醫患溝通能力,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參考文獻:
[1]唐夢琦, 尹文強, 馬牧野,等. RSR法和TOPSIS法相結合綜合評價山東省醫學生溝通能力[J]. 中國衛生統計, 2016, 33(6):963-966.
[2]唐夢琦, 尹文強, 馬牧野,等. 醫學生溝通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6, 19(20):2464-24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