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峰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81)
信息時代對高校網球教學的沖擊與應對①
張強峰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81)
信息時代的到來賦予高等教育教學新的內涵,高校網球教學也不例外,其施教模式受到諸多沖擊,根據教學實踐與積累,從師生、教學兩方面出發,提出高校網球教學經歷著網球教師受到權威性的挑戰,學生學習態度弱化,網球技術認識膚淺化,網球教學松散化的沖擊,提出豐富教學工具,拓展教學手段,強化學生踐行意識,加強教師培訓等策略予以應對。
信息時代 高校網球教學 教學工具 教學手段 踐行意識 教師培訓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時代帶來的社會變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氣勢,強烈地沖擊著人們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人人都有實時獲取和傳遞信息的能力,信息時代的到來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知識運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體系的壯大,選項教學建設步伐的加快,網球課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也開始逐步引起高校教學管理部門、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高度重視,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信息時代改變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旋律。信息時代,網球作為高等教育培養學生運動技能的課目,面臨著諸多沖擊。
實際上,網球教學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高校師生對網球的永恒追求推動著高校網球教學內涵的不斷豐富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賦予了高校網球教學新的內涵,并使其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但由于存在種種因素,高校網球教學的施教模式受到沖擊,使得教學效率并不高。筆者通過高校網球教學10多年的實踐與積累,從師生、教學兩方面出發,認為在信息時代高校網球教學面臨著如下沖擊。
網球是一項職業化僅次于足球的運動,全年每周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都有頂級比賽。因此一些學生對于當下的網球巨星如數家珍非常了解,和老師交流網球技戰術口若懸河。而很多高校的網球老師,都是學院派出生,具有較高的理論及學術素養,但運動水平很難企及職業運動員的高度。因此當老師講解或者示范技術動作時,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球教師的權威性。在他們看來,網球巨星說的才是對的,網球明星示范的才是標準的。殊不知,網球老師的講解和示范是基于同學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最快掌握而不得已為之的。
網球是一項戶外運動,學好網球要與太陽抗爭,不怕太陽,才能贏下對手,但是現今的學生的“白富美”的審美觀念,喜好室內不流汗運動量小的運動,不喜歡室外有對抗有身體接觸的運動,而呈現出大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趨勢,即使網球是一項非常時髦的運動,部分學生喜好網球,也只是出于觀賞的角度而選擇網球,因怕太陽曬而不喜好參與網球大有人在,因此在信息時代,同化了學生的審美觀,降低了學生網球學習的態度。
網球的技術動作較多,個技術動作差異較大,性能各不相同,可以正向遷移和借鑒的技術動作較少,技術動作的定型時間較長,同時網球運動號稱“鐵人”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協調、靈敏)要求較高,尤其是對抗時的心理抗壓能力。因此在國外雜志將其難度僅僅排在高爾夫之后位列第二,其不易學不宜精已被業界所熟知。但是很多學生作為網球入門級初學者,在各種視頻泛濫、信息資源橫行的背景下,學生很容易產生“眼高手低”的錯覺,在他們看來,網球不就是把球回過去讓對方接不到而已,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網球基本技術。
在追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學習的中心意識得到強化,但也拔高了學生主體地位,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文化學習意識帶到了技術教學的課堂,帶到了以難度見長的網球教學場地,以往網球教學中“老師諄諄教誨示范,學生豎耳靜聽模仿”的情形已不復存在。同時高校網球教學場地普遍相對不足,因此在網球教學中,隊列隊形的自由散漫、動作模仿練習的參差不齊,分組練習時的主動參與的少,圍觀的同學多。少數同學練習,多數同學好像是覺得可以通過觀看就可以提高網球技術一樣,學習氛圍不強。
信息時代是社會的發展趨勢,對于高校網球教學而言,惟有采取積極的方法,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
當今是多媒體和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時代,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時代網球教學的重要一步。因此老師在向學生傳授講解技術動作時,應結合多媒體進行。向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網球的技術動作,和學生一起觀賞、分析網球技術動作,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網球技術的欲望和動力。針對傳統網球技術教學存在的不足,結合信息技術軟件把網球動作,技術難點與教學重點做成課件。例如,正手擊球時,學生很難做到手腕的固定,因此借助信息技術軟件,將正手擊球動作時用力的大小、方向、各關節角度、落地前后身體的姿勢和動作等呈現出來,還比如,通過三維動畫技術將網球的發球動作中的前,后,左、右、上、下鏡像,全部展現在智能觸屏中,并結合計算機軟件,把持拍手的肩、肘、腕等活動狀況系統展現出來,這樣形象而又生動的網球全方位發球的情境,加深了學生網球技術的印象,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模糊的網球技術動作和教學難點。
學生由于先天條件、后天領悟的差異,在相同的時間內,網球學習的進步幅度不一,很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水平的兩極分化。但教師教學要遵循事先編制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導致學生存在“吃不飽,不想吃,消化不良”的情況,通過拓展教學方法,即“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學習形式,對教學班進行分組,進步幅度快的學生與學習困難生建立互助關系、互幫互助、互教互學、齊頭并進。組與組之間是平等友好、互助競爭的關系,此舉發揮了運動精英的組織動員、示范和影響作用,也可以促進運動精英的教學相長,使得教師教學的組織紀律得到規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百看不如一做,沒有成千上萬次的動作練習,技術動作難以定型,沒有成千上萬次的擊球體悟,擊球動作難有實效,因此,在網球教學中,教師要強化踐行意識,用實際行動去做某些事,通過反復的實踐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網球技術學習的不容易,通過設定小目標,課后作業的形式,通過建立微信圈的形式上傳課后網球練習情況,并將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作為課程評價的重要指標,強化學生的踐行行為,提高學生對于網球學習的認知。
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出:“信息時代正在重新塑造著我們的世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相對于知識技能,態度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更為重要,積極的正向態度會產生相乘倍數的效果,消極的負向態度則會產生相乘倍數的負面效果,亦即一個人在某方面擁有的知識再淵博,技能再卓越,如果沒有積極正向的態度,仍然很難在學習上有所建樹。因此,在信息時代,加強教師教育培訓,使教師在教學中強化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并將最新的專業學習融入到教學中,提升學生網球學習的態度,師生一起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信息時代對于網球教學的沖擊。
[1]張強峰.淺談網球運動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124-125.
[2]張強峰,周在平,彭森.“分組合作教學法”在網球上手發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3(6):110-113.
[3]朱征軍,徐洪想.對網球選修課學生學習狀態的調查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77-78.
[4]張強峰,劉花云,孫洪濤.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的調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12):90-95.
[5]張強峰,孫洪濤,顏亮.核心素養視閾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問題及發展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8):90-96.
G807
A
2095-2813(2017)10(a)-00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005
湖南省優秀青年基金課題(編號:CLA140160);湖南師范大學教學教改課題(編號:2014jg)。
張強峰(1981,4—),男,漢族,湖南岳陽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