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焰平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第二中學,245600)
例析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技巧
詹焰平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第二中學,245600)
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是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與健康課分為實踐課和理論課。在現行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華東師范大學2011版本七~九年級教材,理論課占20%;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版本七~九年級教材,理論課占25%。這些理論課內容涉及健康教育、衛生教育、心理教育、社會學方面的教育以及各體育項目的理論介紹。學生學好這些知識,對更好提升學生的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有著積極作用,同時也能有效地指引學生更科學地鍛煉身體,最大限度地促進身體健康。因此,體育教師要很好地向學生傳授這些知識。在現實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忽略體育與健康的理論課傳授,甚至不知道怎樣地傳授。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教學正在逐漸被淡化。作者結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例談體育教師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技巧。
教師翻開體育與健康課本會發現,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的內容很短,就一頁紙。如何在一節課上好一個課題,成為教師的一大難點。2015-2016學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許多教師上了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有一部分教師上課時間不足30分鐘。而“一師一優課”活動最低時間為30分鐘以上。許多教師低于30分鐘,就算課上得再好,也不能進入省優評選。作者以2011華東師范大學八年級教材第九章第四框題《調控情緒》為例,談談如何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打開《調控情緒》所在章節,發現就一段不到一百字的引語,接著就三點。一是撰寫心情日記,二是運動宣泄,三是轉移注意力。一味地按照課本上課,慢的估計25分鐘可以上完,快的10分鐘左右就能結束。因此,作者對課題內容進行了拓展。
首先,看看不同版本教材是否有相同章節的內容,把不同版本的相關內容進行融合。筆者發現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九年級教材,健康教育篇的第五章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第二節為學會調控情緒。它對什么是情緒進行了介紹,并且介紹有良好情緒和不良情緒,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表現,隨后介紹情緒的自我調整概念,并且提出常用方法。因此,筆者把兩種版本的教材內容進行了融合。
其次,上網搜索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融合。經過網絡搜索和不同版本融合,筆者的上課內容為:
1.情緒的概念,包括不良情緒和良好情緒的表現;2.中學生常見的不良情緒有哪些?(有六種,分別為焦慮、抑郁、敵對、恐懼、自卑、厭學)3.二中學生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大方面)4.不良情緒的自我調控。這是課的重點部分,有四點:體能消耗(運動)宣泄法、運動快樂轉移法(轉移注意力)、肌肉放松消除法、撰寫心情日記。
在課程結束前,筆者還對本課進行了拓展,本次課是從體育與健康方面介紹了四種方法,由學生們進行討論,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進行情緒的自我調控,教師進行適度引導完成本次課。這樣教學內容就很豐滿,學生也容易接受,對學生產生的作用也就越大。
不同的學科之間往往會有內容交叉,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可以交叉引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做到學科的融合。例如,作者上《調控情緒》一課,就聯系到七年級的道德與法制第二冊相關內容。通過教師的提問——人類最基本的情緒有哪幾種?教師給予一定提示,七年級道德與法制介紹過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盡快進入課程,也能幫助學生復習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科融合意識。又如:教師在進行籃球的擦板球和擊地反彈球教學時,就可以引用物理上面的入射角與反射角原理。一方面復習物理知識,另一方面把物理知識運用到擦板球和反彈球的教學之中,使學生們能更好更快更輕松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教學的時候要結合所授內容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育人(德育)教育。例如:作者在2015-2016學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所授內容為《運動、運動供能、體重》理論課。在介紹六大營養素之一“水”的時候,向學生展示了鄱陽湖干枯時湖底草皮的照片、汶川地震求援官兵給壓在房子下面群眾遞水的照片、丹江口水庫照片。通過圖片向學生傳遞“水的珍貴”信息(鄱陽湖湖底變草場,人體缺水就面臨死亡,我國北方缺水進行南水北調工程,其中丹江口水庫就屬于“中線”工程。)同時又回顧了汶川大地震,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又在進行“如何控制你的體重”知識講授時,展示了非洲兒童排隊領取食物的照片,并且利用非洲兒童圖片與“女學生過度節食來減肥”的視頻進行對比,說明過度節食的消瘦和非洲兒童的消瘦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向學生進行“珍惜食物”“不浪費食物”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樣可以使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更加有內涵,更加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身體健康,真正做到“教書”和“育人”相結合。
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和實踐課不同,導課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導課能使上課內容呈現自然化,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筆者在進行《營養、運動供能、體重》教授時,利用“兒童挑食,不良飲食行為改善計劃啟動”的視頻導入新課,活動一:由學生們說出自己喜歡與不喜歡吃的食物?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適度引導——偏食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并且聯系自己最近體檢尿酸偏高,必須控制一些食物的攝取,進一步導入新課。在講授《調控情緒》時,利用“美國教練情緒失控賽場發飆”的視頻導入情緒,并且利用“釘釘子的故事”“司機情緒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學生情緒失控欲輕生,教師安撫挽回一命”等材料進一步導入新課。這樣課就會自然,而且學生也很感興趣。課堂小結可以利用PPT展示,也可以利用問題進行小結,做到形式多樣。確保上課環節的完整。作者在上《調控情緒》一課時,設置了六個環節:一是情景導入;二是新授課;三是課題拓展;四是課堂小結;五是課外作業;六是青春寄語。這樣也能使我們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做到有特色、有藝術、有效果。
學生是否會對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產生厭倦情緒,關鍵在體育教師。有些教師對學生不進行調查研究,抓不住學生心理活動特點,照本宣科,這是使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失去興趣的根本原因。教師應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豐富自身理論知識的同時多在教學方法、手段上下功夫,多講些既含知識、又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內容,多聯系實際講解,提高理論教學的效率。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系統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學內容集圖片、文本、聲音、色彩、視頻于一體,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深情融匯,呈現的內容形象生動、直觀具體,富有吸引力,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趣味和高效率,使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不再枯燥、不再乏味。例如:筆者在2012年利用PPT上了《營養、體能與控制體重》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并且拍成錄像,參與全省體育錄像課評選,獲得二等獎。去年舉行2015-2016學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我的《運動、運動供能、體重》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利用暢言系統進行授課,獲得“省優”。剛剛舉行的縣優質課評選,我上的《調控情緒》獲得評委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教育部通過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個體創新力量,著力提高“賽課”質量,推動常態化應用,使每位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至少上好一堂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踐課由于現有條件,與信息技術結合還比較欠缺,但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完全可以做到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體育教師要改變觀念,抓住學校現有的條件,不斷賽課,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展示自己的教學藝術。同時,要積極登錄平臺,通過觀看“省優”和“部優”課,不斷看課評課,分享學習典型經驗,形成體育教師也會“人人用資源、課課有案例”的教學應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