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萍
(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遼寧沈陽 110021)
5E教學模式對我國高校排球教學的啟示與借鑒①
李維萍
(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遼寧沈陽 110021)
本文就概念體育5E教學模式進行詳細的闡釋,結合當前排球教學模式的現狀以及高校排球教學模式的設計和選擇存在的問題,為高校排球教學模式提供合理的參考意見,詳細闡述5E教學模式的組成部分以及對我國體育教學的啟示,就5E教學模式與排球教學的內在邏輯進行探究,延伸出我國高校排球教學所帶來的啟示與借鑒,以期為我國排球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概念體育 5E教學模式 排球教學
“概念體育”5E教學模式,是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陳昂教授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的恩妮斯教授提出的一種新型體育課程模式[1]。當前,我國體育教學模式也已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些模式促進了體育教學改革,豐富了體育教學體系,然而面對復雜的教學體系,不同的教學課型,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且僅采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都不能完全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2]。因此,借鑒5E教學模式的經驗,促進體育教育模式多樣化發展,積極開展5E教學模式,提高排球教學質量,對學生形成終身健康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5E教學模式包括參與(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深加工(Elaboration)和評價(Evaluation)五個方面,即5E教學模式。
這是“5E”教學模式的起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主要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參與,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更重要的是密切結合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創設的情境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設計問題情境時,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情況,理清概念之間的含義,來創設問題情境。
這一環節是5E教學模式中的中心環節。教師應根據上一環節產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探究。而學生是主體,教師進行觀察、傾聽,在探索過程中適當地進行引導。學生作為主體的前提是具備一定背景知識,需要教師提供一些學習材料。當學生親身探究實踐過程,會對概念、技能、方法等形成基本的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這一環節主要針對探究的結果和過程進行梳理及分析。創造問題條件,讓學生表達出自己對概念認知的理解,為教師講解正確的概念和過程的方法做鋪墊。教師應該借助課程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積極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上一環節的探究結果和過程進行推理。
在教師的引導下,繼續拓展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并與其他已形成的概念建立聯系。加強實踐練習,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用新的概念解釋新的情境或新的理解。
教師和學生用正式和非正式方法評價學生對于新知識、新概念的理解情況,包括新技能的學習,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評估自己教學過程和效果的機會。
5E教學模式注重以不同的運動項目為主要載體,將不同運動項目所需要掌握的各種理論基礎與科學系統的體育基礎知識進行融合,包括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等基礎知識融合于各個項目教學。一堂完美的體育課不僅要達到技能的學習目的,還要注重運動基礎知識理論的教學。教師應在傳授和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動理論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的不斷提高,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而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的是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理論基礎知識的傳授少,學生不能從根本去了解運動技能的內涵。因此,應該轉變體育教學模式,把體育知識的教學與體育運動技能密切結合起來,在運動中掌握體育理論基礎知識。
5E教學模式的結構化分為參與、探索、解釋、深加工、評價五部分,教學組織過程趨向于多樣化的教學發展,課堂設計更加富有趣味性,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而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過程分為三部分,即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學習的深度達不到,技能與理論不能深入的剖析,學生感覺比較困惑,不理解動作的規格要求,整個過程都是被動式的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借鑒5E教學模式的結構劃分,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5E教學模式是由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整合而成的,主要由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學生之間的寫作等多種模式和方法組成。而我國的教學模式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有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成功體育教學模式、探索式體育教育模式、合作式教育模式等,促進了我國體育教學的發展。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的。應該嘗試借鑒5E教學模式的特點,促進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
5E教學模式是具有建構主義取向的探究式學習的典型代表,主張學生進行教學實踐,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從實踐中掌握知識。首先確定排球教學的目標,創設問題情境,在情境教學的引導下展開教學活動,有效提高學生對排球知識理念的掌握。在5E教學模式的活動過程中,多元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學模式的選擇要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與學生的實際目標相符,才能有效地提高排球教學效率。在傳統的排球教學過程中,主要由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組成。而應把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安排到教學環節中,通過探究式的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
在排球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以技能培養為主,不注重排球基礎知識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而教師應該積極轉變這種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把育人作為主要的目標。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排球理論基礎和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注重競技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運動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在以往的排球教學評價中,排球教學的考試主要以技能考試為主,還有的學校把排球作為選修課,而評價手段主要以技能為主。學生的培養必須是以擴展基礎知識和掌握技能為核心點,設置考查制度時,考查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能力。強調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排球運動綜合能力。教師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愛。
排球教學中,教師往往以競技性教學為主,教學方式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思想情緒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排球技能,促進其自身的發展。
5E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了解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并且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為學生學習排球基礎理論和技戰術能力打下基礎。加強科學系統的體育知識理念化教學與運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發展,使排球教學趨向于專業化人才培養。培養學生對排球的興趣,提高合作探究意識,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
[1]Catherined Ennis,Ang chen.Hand book of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chapter 8:learning motor skill in physical education[M].Tayloramp;Francis,2010:148-166.
[2]聶東風,林華,杭蘭平,等.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101-103.
[3]何晶,舒盛芳,彭國強,等.美國“概念體育”5E教學模式的特征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6(5):166-170.
G842
A
2095-2813(2017)10(b)-007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74
李維萍(1967,8—),女,漢族,四川人,碩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