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海
(武漢市財政學校 湖北武漢 430051)
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網球步法訓練的效率①
吳正海
(武漢市財政學校 湖北武漢 430051)
步法對于網球來說,是網球練習中對身體位置、方向以及速度所進行的控制動作的總稱。網球步法可以說是學生提高網球技術的基本前提,精準的網球步法是良好技術的基礎,對學生進行步法訓練屬于中職網球教學中的關鍵性內容,所以,體育教師必須要引起充分的重視。該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分析了網球步法訓練的影響因素,總結了網球步法訓練的基本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中職體育 網球教學 步法訓練
網球可以說是21世紀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之一,目前在國內來說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在各大校園中也有很多學生加入了網球運動行列。在中職學校體育課中開設網球課程,有助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但網球運動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步法移動和基本功要求較高,而步法技術屬于網球訓練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在實際的網球教學過程中,對步法訓練造成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總結來說包含以下幾點:第一,網球課程教學時間相對較少,一般來說中職學校網球課程一學年基本上包含了30周左右的課程,基本上一周只有兩節課是體育課,這對于本就沒有參與多少體育鍛煉的中職生而言顯得更加稀少,另外因為天氣影響或者其他專業課安排會占用一些體育課課時。第二,重視體能訓練而忽略技術訓練是中職體育教師常常存在的思維誤區,加之中職學校體育運動場地不多,實際教學會受到一些影響,很多教師僅僅重視體能練習,而忽略了學生基礎步法練習。第三,因為一部分中職體育教師的教學經驗往往會將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練習來進行套用,他們覺得在實際教學開始之前僅僅需要進行一些拉伸運動與擴胸運動,卻沒有認識到各種體育項目對于學生身體機能的要求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網球運動屬于全身型運動,對學生各項身體機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僅僅借助于簡單的熱身運動是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還必須要進行更加科學系統的練習[1]。
2.1 提高反應、移動能力的訓練
該項訓練一般來說是學生身體的移動協調能力訓練,促進學生反應能力與移動能力,應當結合學生的身體條件采取先易后難的訓練方式。通常來說,可以選擇基本步法或者步法組合進行練習,比如:滑步、并步、小碎步或其他幾種不同的組合模式,在組織開展此類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情況,從而對訓練的強度進行合理調整。另外還需要增強網球步法聯系的趣味性,學生可以在更加愉悅的環境下積極主動地開展練習。開展步法組合訓練時可以與手法訓練共同進行,這樣就可以有效地促進訓練效果的提升,一般可以采取的策略是:(1)Z字側滑步、并步移動揮拍結合訓練;(2)跨步揮拍動作結合訓練;(3)交叉步揮拍動作結合訓練;(4)底線跳躍同時向前沖刺,學生位置處在底線時雙腳、左腳以及右腳進行前后左右跳躍,教師發出信號后學生沖刺到發球線訓練;(5)左右移動接V型步法擊球訓練,學生站在底線位置同時進行并步、滑步移動,在教師發出信號之后朝左前、右前移動的同時進行正反擊球訓練。
2.2 提高步法準確性的訓練
網球運動中步法準確性主要是對最佳擊球點來說的,針對擊球技術而言,在最佳擊球位置進行擊球是十分關鍵的,由于一部分職業網球運動員,就算球速再快,處在原地位置進行擊打也是很容易的,但是對中職學生的學生而言,步法移動的準確性非常關鍵,進行準確移動會讓學生心中出現原地擊球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上擊球的穩定性。確保學生步法的準確性應當更進一步的重視下面的問題:第一,實際移動時必須要堅持先大步后小步的基本原則,從而維持自己的身體節奏;第二,組合步法之后應當對小碎步實施調整,這是讓學生進一步提升擊球準確性的重點內容。在進行訓練時教室應當要求學生做到:(1)進行正手側身擊球,要求學生站在底線中,教師于另一側進行拋球,學生擊球;(2)側身攻后隨球上網正反手截擊訓練,學生依舊處于底線中部,教師于另一側拋球,學生截擊順序為中場、左球、右球,學生進行側身進攻之后立即正反手截擊;(3)正反手截擊后退高壓球,學生處在發球線中間位置,教師在球網另一側拋球,學生正反手截擊球之后后退擊打高壓球[2]。
2.3 發展步法合理性的訓練
網球運動中步法合理性即是在實際比賽時必須要合理調整自身位置和使用不同的步法,一般來說包括對跑動距離的調整以及自身體力的調整,網球運動表現出的特征是擊球速度快以及節奏較快,在比賽過程中即是上升期擊球、開放式步法增加等。我們對中職學生進行訓練時不單單需要根據訓練場地的情況,還必須聯系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方法如下:(1)學生在底線附近進行開放式擊球訓練;(2)學生站在底線位置進行十字交叉步法訓練,處于底線與中線位置30°角時,設置4 m左右的線段同時反向延長線到底線,學生站在兩線交叉的十字正中,逐漸進行前后左右的步法移動訓練;(3)教師使用繩梯(如果沒有繩梯可以用粉筆畫出)進行組合練習,主要練習交替頂髖小跳步、單邊梯內外交替小碎步以及Z字梯內外交替墊步過等步法,其中每一項內容反復練習3次左右。
3.1 樹立信心
進行網球步法練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信心、耐心以及毅力都有著很大的考驗。與網球教學過程中的其他練習比起來,步法練習表現出相對枯燥乏味的特征,在剛剛進行訓練時很多學生都能夠保持相對較高的積極性,但是隨著練習次數的慢慢增加以及訓練強度的增加,學生的耐心與信心很容易產生動搖,所以,教師如何對學生實施引導,讓學生能夠樹立起學好網球的信心,這是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來開展訓練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技術水平提升的喜悅。
3.2 強調重點
訓練過程中需要學生的上身、腳和膝部應當進行更加靈活的配合,不單單需要強化腳踩關節協調性的練習以及腳步力量的訓練,同時還應當強調學生腰部、臀部以及腳部的伸展練習。網球這項運動往往對于參與者的身體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高的要求,尤其是參與者自身身體的平衡與協調能力,所以,要求我們在組織開展步法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缺點,盡快糾正的錯誤[3]。
3.3 掌握規律
不管任何一種體育運動在實際的練習中都必須要堅持遵循其規律。針對網球這項運動來說,步法訓練必須遵循從簡單到困難的原則,首先讓學生實施徒手訓練,隨后慢慢進行機械化的反復訓練。單一練習時,著重對還原步以及并步展開訓練,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逐漸開始讓他們練習交叉步以及側身步等,如果條件允許還能夠進行多球訓練。當學生掌握了較好的基礎技能時,可對其開展復式練習,即是擊球過程中把兩種或以上的步法進行結合來訓練,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把掌握的步法予以實際融合運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步法水平。
綜上所述,網球運動屬于全身型的體育運動,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快的反應速度、較強的身體素質以及較高的技術水平。在開展步法練習時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運動質量進行培養,目前依舊有部分教師并未真正認識到步法練習的重要性,教師要盡快轉變教學理念,從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確保學生網球技術水平的提升。
[1]王國旭.對網球正手擊球步法的技術分析[J].科技風,2016(6):53.
[2]璩曉沛.青少年網球擊球技術中步法訓練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28-29.
[3]聶晶.網球專項步法的教學分析[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6(1):84-86.
G8
A
2095-2813(2017)05(c)-005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54
吳正海(1972,12—),男,湖北十堰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