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劼
(綿陽師范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發展策略分析①
吳劼
(綿陽師范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體育教學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而體育教學中的田徑教學更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觀察,發現普通高校的田徑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教學面臨的困境,也阻礙了田徑教學的正常發展。所以,該文主要針對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和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合適的改進意見和建議,為田徑教學提供一個發展的方向。同時也希望通過改變田徑教學模式,能夠為普通高校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體育學生。
普通高校 田徑教學 困境 發展策略
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困境,主要原因是教學模式陳舊,不符合學生對田徑教學的要求,而且對田徑教學的指導思想不能與時俱進,導致田徑教學的方向與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差距,同時由于田徑教學的枯燥性和評價體系的不健全,進一步導致了田徑教學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文章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希望提高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質量,為田徑教學的發展提供一點助力。
1.1 田徑教學的指導思想略微陳舊
隨著高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田徑教學的指導思想也需要不斷改變。因為田徑教學雖然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也是一個獨立的教學內容。所以,田徑教學的指導思想應該改變。但是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田徑教學指導思想略微陳舊,主要體現在教師對田徑教學的重視度下降,而且不能清楚地區分田徑教學與普通的運動之間的區別和特點,導致混淆了田徑教學的理念和概念,而且經常把田徑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全部內容,因此在指導思想上就會略顯陳舊,不利于高校田徑教學的發展。也是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田徑教學課程枯燥,缺少趣味性
“寓教于樂”和“趣味性教學”,不僅僅適用于低年級的教學,在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中,也可以應用這種教學理論。但是,目前我國的高校田徑教學普遍存在教學課程枯燥,缺少趣味性的情況。無論是從熱身運動的選擇,還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都是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然后讓學生看老師的示范動作,進行學習和鍛煉。這樣整個過程都是枯燥無趣的,學生更多是盼望著下課。而且,某些田徑老師對課程要求比較高,選擇的訓練強度比較大,某些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就會對課程失去興趣和信心,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抵觸心理,導致田徑教學缺少了趣味性。
1.3 田徑教學模式比較傳統,缺乏創新性
田徑教學因為主要是通過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素養,因此,很多老師在傳統教學模式取得一定可觀的成績以后,就一直選擇該模式進行培養學生。雖然取得的效果很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沒有創新性的田徑教學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質量。而且現代學生更要求自身發展的自由,因此,老師不能再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訴求和要求,而且也不能忽視學生的身體素質等問題給田徑教學帶來的困難。所以,傳統式的田徑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田徑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應該改變現有的田徑教學的模式。
1.4 田徑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
田徑教學以及項目是有限的、是固定的,因此,在對學生的體育素養進行評價的時候,只是依靠幾張數據表格和有限的項目測試成績進行評價,有以偏概全的嫌疑,而且并不準確。同時由于田徑教學的評價體系并不完善,有很多學生在體育的某一方面特長,并且沒有計入到學生的體育素養評價中,導致學生的體育成績并不理想,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分獲得。而且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不適合參加田徑教學,因此在選擇體育教學項目的時候,更多是選擇健美操等其他的項目,這樣一些學生在田徑教學中的評價就會很低甚至沒有。因此,應該完善田徑教學的評價體系。
2.1 提高田徑教學的指導思想,符合社會發展潮流
首先,要想提高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質量,促進田徑教學的發展,就要提高田徑教學的指導思想,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在響應國家素質教育號召之下,還要大力宣傳和田徑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優勢,同時,還需要明確地區分田徑教學和體育教學的區別。其次,在制定田徑教學指導思想的時候,要符合學生終身受益和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在田徑教學宣傳中,需要增加一些簡單的田徑動作的編排,為學生在田徑教學中也能夠起到健身的作用,吸引學生對田徑教學的興趣。最后,制定科學的、合理的指導思想,需要符合我國田徑教學的大綱以及總體目標,和當今社會對田徑運動的需求。
2.2 增強田徑教學的趣味性,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增強
田徑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枯燥的,因為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就要確保學生進行大量的鍛煉。但是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田徑課程提不起興趣,而且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強,也讓學生不愿意了解田徑課程有關的知識。因此,應該增加田徑課程的趣味性。首先,突破田徑教學課程內容的單一性,選擇與時下最流行的健身運動結合,在科學地調整田徑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后,吸引學生對田徑教學感興趣,而且可以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訓練強度和教學內容的調整,確保每個學生在田徑教學課程中,都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和作用。而且這也加強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從而提高了田徑教學的質量。
2.3 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田徑教學模式
我國普通高校的田徑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和陳舊,因此阻礙了田徑教學的發展方向。所以,在素質教育為目標的前提下,田徑教學要想發展,就需要設置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在起到鍛煉的效果以外,還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讓學生感受到田徑教學的魅力。一定要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以探索為田徑教學的主要模式。而且,老師開展田徑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因為學生才是田徑教學的受眾,所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課程的內容和強度,讓田徑教學模式變得更加靈活。
2.4 完善田徑教學評價體系
田徑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是促進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發展的重要環境。只有完善了田徑教學的評價體系,才能從多方面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進行評分和考核,最后才能通過全面的數據分析,學生的田徑教學應該得到多少分。因此,田徑教學的考核內容和項目,要與平時的訓練內容和方向保持一致,同時需要增設多項考試科目,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身身體素質要求的考試項目,這樣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全方位了解,并且能夠通過多個田徑項目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而且對于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和內容。
田徑教學是我國普通高校完成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因此,各高校重視田徑教學的內容和發展。但是通過文章對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以后可以發現,田徑教學需要改革,而且是必須改革。同時通過對田徑教學模式的改革,確定正確的、先進的指導思想,同時加強田徑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完善田徑教學的評價體系,有助于幫助我國的田徑教學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并且能夠有效地完成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的任務和要求,并且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素質的人才。
[1]任曉杰,李垚.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6):123-126.
[2]鄭秀榮.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才智,2014(8):166-168.
[3]郭路.高校田徑教學面臨困境及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9):122-126.
[4]莊偉.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155-157.
G807
A
2095-2813(2017)06(a)-01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116
吳劼(1980,12—),男,漢,四川廣元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