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楠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 100010)
高校藝術體操課分層教學法應用研究
花楠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 100010)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是有效可行的,這種方法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可以促進每一名學生的有效發展。藝術體操的教學更應該采用分層教學,一方面由于其難度較大,學生基礎不一樣;另一方面也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需要以人為本,給予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區別對待。該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從分層教學法在高校藝術體操課中實施的意義、組織實施、注意事項三大方面展開論述,試圖為提高高校藝術課的教學效果提供合理的、有益的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 藝術體操 教學方法
在高校中體育課程的設置一般是以發展身體機能,增強體質,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大學體育可以說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高層次,因此大學體育教育中肩負著培養學生的重要責任。反映到藝術體操課的教育中,就是對不同的藝術體操項目和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類,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特點,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中一把抓的教學模式,從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采取同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是完全相同,這種單一教學模式主張整體的教學水平,其缺點是不同的學生在藝術體操上的優勢和積極性很難得到充分表現。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在最大程度上打破原有教學模式中的限制,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思想行為也在不斷轉變,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求知欲望也不盡相同。學生的經歷不同、身體素質不同,在藝術體操的學習中對課程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為解決學生各個方面存在差異性,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分層教學是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分層教學的含以上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是目前解決教學中存在差異性的最好方法。所以在高校藝術體操課程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與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一定的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說,在藝術體操中有的學生可能比較擅長繩操,有的學生可能就比較擅長球操,教師針對學生對體操的掌握情況,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擅長球操的學生可以發展其繩操的訓練,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體操的學習和掌握。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習藝術體操運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付考試,很少是因為喜歡才選擇藝術體操。加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課程是根據教學總體目標進行的,其中肯定會存在身體條件比較差的學生,教學內容的加快使這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程,長期發展使學生降低對體操的學習興趣。
如果在藝術體操的授課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比如說藝術體操對人的柔韌性和平衡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的學生柔韌性不太好,教師針對這樣的學生加強柔韌性訓練,柔韌性比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其他項目的訓練。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對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依然保持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必會影響到高校藝術體操課程的開展。對學生的學習層次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使得大學教育中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對所有學生進行全面的藝術體操訓練,使高校藝術體操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藝術體操的特點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主要的分層依據,同時還要兼顧心理素質的訓練。藝術體操身體素質訓練主要是音樂的伴奏下訓練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能力,同時藝術體操還要兼顧對音樂的賞析,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更好地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
分層教學方法在藝術體操中實施主要是協調各個方面的配合,分層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
教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本身的業務素質以及工作態度都對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工作中應當不斷地拓展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不斷地與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分層教學法的討論,吸取其他教師的經驗,補充自身教學中的不足。
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應當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和討論,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有利于教學發展的經驗進行總結和討論,積極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學生是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學生對分層教學法的學習態度影響著自身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學習態度是推動學生前進的動力。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對分層教學法持有積極的態度是保證分層教學法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學生學習的態度影響著對分層教學法的客觀準確評價,也關系著分層教學法的后期實施情況。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是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的總結,對藝術體操分層教學法進行考核時,對教學主體、教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全面的綜合性的評價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對主體進行評價時,要對教師、學生同時進行評價,采用互評、自評的多種評價方式。教師定期對學生的藝術體操運動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包括理論、技能、實踐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察。教師在學生的考核過程中應當始終堅持最初設定的分層教學目標為基準。對學生前后的發展視情況進行對比,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更加努力訓練。
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高校教師也應當針對藝術體操課的教學特點,注意其中的一些重要事項,以確保藝術體操課的順利開展,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一,對學生的分層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的各個方面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密切關注,不斷地調整分層對象,采用優進劣退的形式,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從而提高藝術體操的教學效果。
第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通過分層法教學,可能會對部分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傷害,所以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這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時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并對其心理進行疏導,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
分層教學法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中進行訓練,而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藝術體操是比較復雜的教學內容,其中涉及的方面眾多,不同的學生對藝術體操的掌握情況是不一樣的,因為存在差異性,所以分層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既適應了目前教育的新形勢,同時激發了學生對藝術體操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高校藝術體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1]吳曉陽.普通高校體育課實施分層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9):115-120.
[2]吳曉陽,于海濤.大學體育課實施分層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體育學刊,2012(6):96-99.
[3]王向東.高校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問題分析與優化策略[J].山東體育科技,2012(3):74-77.
[4]趙平花.分層教學模式對改善獨立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學學生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6):101-103.
[5]顧立駿,崔斌.體育教學中的動態分層教學模式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0(24):155-156.
[6]王大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意義、設計與實施[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13-114.
G831
A
2095-2813(2017)08(b)-007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