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洋
(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25)
運動訓練原則在籃球選修課中的運用分析
李東洋
(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25)
針對運動訓練原則中的區別對待原則、動機激勵原則和直觀教練原則這3種原則,結合對高校籃球選修課實踐的認識,文中主要對這3種運動訓練原則在高校籃球選修課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運動訓練原則雖然是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的體育運動員,但是它仍然能充實教學內容,指導籃球教學的實踐,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兩者有互通性即可以相互滲透又能相互啟發,是提高籃球選修課的質量和學生們學習效率的一重要原則。
運動訓練 原則 籃球選修課 運用分析
運動訓練原則是依據運動訓練活動的客觀規律而確定組織運動訓練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是運動訓練活動客觀規律的反映,對運動訓練實踐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1]。運動訓練是競技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在教練員的指導下,專門組織有計劃的體育活動。
根據籃球選修課的特點以及在明確籃球選修課教學目的的前提下,為了達到籃球教學的目的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有效的教學、訓練方法是提高學生運動技能、體能和成績的有力的基礎[2]。
區別對待原則是指運動員以組、隊形式共同訓練,同時根據運動員的個體差異、訓練條件、訓練任務和訓練階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安排不同的訓練的原則[4]。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區別對待籃球以外的其他運動項目,在訓練內容方面不能都如出一轍,要體現出籃球的特點,比如:籃球運動中對抗性強、技巧性高、運動量大,根據籃球這一運動項目的特點制定特地的訓練內容。同時區別對待原則也是對學生個體特異性的尊重,認真處理好籃球教學過程組織的集群性與個體性之間的關系,會非常有助于我們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籃球專選課已經成為高校學生選擇的首選課,由于人數多,學生的技術、素質、性格特征、理解能力等差別很大。一部分學生之前就有一定的籃球基礎相對籃球技術能好一些,因此,在籃球教學中要多注意一下籃球基礎較差的學生,加強對他們的練習。一部分學生的性格外向,樂于與老師和其他學生溝通,有的人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不注重與同學老師的交流,兩種性格的學生對于籃球的學習有優有劣,外向的學生在學習中,要注意過度表現克制自己的情緒,以免影響籃球的規則性以及課堂的秩序,內向的學生要注重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避免因自身原因而影響到籃球的學習。理解能力主要包括記憶力和節奏感,每個同學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在對理解能力差的同學,老師應當有耐心地進行多次講解示范。
由此可見,學生們的實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如果按照一個教案進行教學,會出現一部分學生學得輕松,另一部分學生學的會很吃力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單從教學角度而言,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教學起點適中的問題[4]。因此將區別對待原則應用到籃球教學中是有必要的,即教師在備課、選擇教法時要因人而異,按照不同學生的技術、素質、性格特征和理解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程序來改善這種情況,使學生們在一定時期內達到預期的效果“區別對待”地進行教學,對不同組別、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并使他們都能學好,而不同組別內的學生不是一成不變的,低層次的學生如果學習成績提高較快可以到高層次的組別進行學習,而高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感到吃力、困難可以到低層次的組別進行學習,同時鼓勵學生之間要相互學習交流,尤其在低層次組別的學生不要自卑,學生們相互鼓勵共同學習進步,這樣以來老師對學生分別進行指導,完善他們的不足之處,為完成以后的教學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到了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動機激勵原則指的是,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激發運動員主動從事艱苦訓練的動機和行為,并對運動訓練活動實施積極有效地控制的訓練原則[3]。在籃球選修課中,動機激勵是學生們上課認真訓練的動力源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的激勵,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加到學習中,教師更能把握好課堂的進程和各個訓練環節,使課堂能夠按照理想中的進程進行,保證課堂的任務的完成。
在籃球選修課中存在著學生的主體性缺失、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學習效率不高等問題,這嚴重影響了籃球選修課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教學中主體性的缺失是我國各科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籃球選修課的教學也不例外,甚至此種現象更為嚴重。大多數籃球教師都是在從小受過嚴厲和艱苦的訓練,因此多數籃球老師把這種嚴厲、艱苦的教學模式帶到了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中,缺乏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導致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受到抑制。籃球運動是競技性運動,有些老師在籃球教學中過于注重籃球理論知識的傳授和籃球技術的訓練,忽視了籃球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籃球教學是一個特殊性的教學,學生即要學習籃球的理論知識,又要進行身體活動,因此在短時間內學生理解籃球理論知識來指導身體活動是有一定的困難,這導致了學生學習效率不高。
針對籃球選修課中存在的這3種問題,將動機激勵原則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是有必要的。動機激勵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性,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籃球的基本技術動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運用動機激勵原則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被動學習籃球的知識變為學生主動去學習。這樣即解決了籃球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動機激勵原則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原有的單純示范與講解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鼓勵,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對課堂不會差生抵觸的心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激勵原則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動機激勵原則能夠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動作技術上的錯誤,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有效的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學習籃球技術知識,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直觀教練原則就是在訓練中運用多種直觀手段,通過運動員的視覺器官,激發運動員的想象,建立思維模式,形成正確的動作,提高運動員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運動員運動技能的重要原則,尤其對剛接觸籃球的學生尤為重要。
籃球選修課中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剛剛接觸籃球,對籃球相關的知識、技能都不了解,因此,在籃球教學中老師的講解示范就很重要,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示范和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思維。籃球訓練中,學生運用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去理解動作,進一步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動作和掌握運動技能。在加上,籃球選修課中人數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可能一一指導,還是主要靠學生自己的體會,正確理解并掌握動作,由此直觀教練原則就顯的尤其重要。
(1)運動訓練原則的基本理論不僅適用于專業的運動隊,也適用于高校的籃球教學活動中,在實際的教學中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2)運動訓練原則中的區別對待原則、動機激勵原則和直觀教練原則都能提高高校籃球轉選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1]張春燕.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運動訓練專業籃球專修教學大綱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
[2]王家宏.球類運動——籃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劉敏.區別對待原則在籃球專修課中的運用[D].體育科技,2003,24(3):63.
G841
A
2095-2813(2017)08(a)-005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