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桂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濱海城市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研究①
——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例
黃元桂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談與問卷調查法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公共體育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不具有學校特色、教學模式過于僵化、教學目標模糊不清。研究指出,轉型后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公共體育教學應該以熱帶海洋類運動項目為特色、符合學校整體發展規劃需求。要求公共體育教學改革滿足2個基本準則:一是學校轉型后公共體育教學需要制定與之配套的目標培養方案。二是要緊緊圍繞海洋類人才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培養課程的制定與教學。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公共體育 教學改革
2015年9月,教育部批準瓊州學院更名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校由綜合性應用型大學轉型為海洋類高校,特別是三沙設市后,海南在國家經略南海、開發保護中的使命和作用進一步凸顯。2016年已有12個涉海專業或方向實現招生。學校將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高目標定位、高起點布局、高標準建設,立足特色辦學,重點發展海洋、旅游、民族、生態等學科專業,通過相關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形成海洋科學、海洋人文等特色學科,培養創新應用型海洋人才,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國際旅游島建設大局。通過對公共體育教學培養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場地器材、師資隊伍現狀進行研究,發現現行的公共體育教學滿足不了轉型后期學校培養創新應用型海洋人才的目標,公共體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1.1 改革公共體育課程大綱設置,突出海洋特色
學校公共體育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教學大綱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學校經過更名后,培養目標更加具有特定性,學校體育課程設置改革要符合開發海洋的需要,突出“海洋特色”也應該對體育課程類型、體育教學教材選編、體育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等做相對靈活的規定。可根據該校獨特的地域優勢和海洋類特色專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大綱(校本大綱),既要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一本多綱的要求,又要充分反映出該校的海洋特色。體育課程內容應符合學校培養方向,課程大綱應充分體現“海洋文化”內涵,使之符合培養涉海類人才的需要。
1.2 改革公共體育課程的設置與時數分配
目前該校開設體育必修課、體育公選課與保健課程。該校公共體育課的設置形式為大學一年級開設體育基礎課,大學二年級開設選項課。建議公共體育課程設置應以一二年級為主,開設主、副項制體育課,并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在三四年級開設滿足海洋類職業特定身體需求的體育類課程。在三亞獨特的高溫氣候條件下,體育課時為90min的安排,有待于商榷。體育課可定為每周二次,建議公共體育課應貫穿于大學四年,三、四年級至少應開設選修課,每學年至少60學時。
1.3 公共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要體現海洋特色
該校目前開設了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跳竹竿等項目,該校此前公共體育教學所開設專業能基本滿足學生需求,武術、健美操、乒乓球、跳竹竿、瑜伽分別占據公共體育課選課前五位。轉型期后該校以培養海洋類應用型人才為主,公共體育教材的內容選擇應結合海洋類專業的特點,考慮到海洋專業的特殊性,公共體育教學內容上應該選擇一些與培養目標密切相關的校本特色教材。同時,在必修課上還應選擇一些既能提高身體素質,又利于海洋、船上操作活動的教材,在教學內容上考慮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也需要考慮他們將來工作、生活的需要,并權衡考慮該校的師資特點,著重突出公共體育教學特色。如該校在教材內容的選擇和開發中注重民族特色,以排球與竹竿舞為主體,動靜結合,讓學生以充分感受了黎族文化的熏陶,發揮其民族特色,但學校轉型后,應該以加強海洋類項目為主,提倡海洋、沙灘運動,重視地方特色項目共同發展。學校可以開展亞洲沙灘運動會參賽項目。
1.4 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
公共體育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又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練。目前,該校公共體育教學存在著明顯的灌輸式教學,隨機抽查8個公共體育選修課班級,通過發放問卷,當面回收的方法,發現有27%同學的同學不滿意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公共體育教學的主體是普通大學生,他們存在著體育技能參差不齊,接受能力高低不等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花心思鉆研教學手段與方法,需要體育教師因材施教,注重整體與個體結合,提高技能教學與培養學習興趣相結合。
2.1 公共體育教學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素質的要求與能力培養
公共體育教學應該以加強海洋專業人才基本“職業技能”素質為目標,提升學生職業體能要求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海洋類公共體育教學目標既要培養學生技能,又要培養與海洋類工作相匹配的體能,以適應海洋工作的需要。要使學生適應海洋類工作技能,符合《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所規定的行業標準。
2.2 處理好轉型前后培養目標與教學大綱的關系
公共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求發展,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成立,標志著學校發展有了新的航線與目標,但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不是對過去的所有課程和教材內容全盤否定,而是要務實求真地分析研究過去哪些課程符合學校整體發展規劃,具有切實可行的傳承性,以便更好地發展,與海洋類發展目標相違背的運動項目要堅決丟棄。
2.3 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拓展教學實習基地
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校本特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重點。在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中應重視對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綜合研究,同時,還要注意把體育的基礎課程與職業體育課程結合起來,把拓展教學實習基地加強與社區,民間協會、地方俱樂部結合起來。在課程設置上既重視基礎課程建設,又不斷與時俱進,內外兼修,因校制宜加以調整,利用海洋的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水上運動項目,又要對新興運動項目的內容加以引進與改造。
2.4 重視加強師資隊伍軟件建設和場地硬件建設的要求
公共體育改革改革的關鍵在于體育教師,改革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及時轉型,充分認識到轉型后該校海洋體育的重要性和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公共體育教學中緊緊圍繞“海”字作文章。體育教師更應該充分體現海洋特色,增強海洋體育的技能知識,不斷為自己充電,將自學與進修加強業務能力。學校將自主培養與引進相結合,提高師資要求。加強師資隊伍軟件建設,體育教學場地是保證,學校應該加強水上運動場館項目建設,充分保證水上項目的開展。
[1]鄭彩兒.海洋類高校定位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徐芙蓉,趙開爾.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創新與實踐——以浙江海洋學院為例[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9,26(4):118-122.
[3]葉林海.廈門體育旅游文化產業發展與探究[J].體育科學研究, 2010,14(1):6-7.
[4]鄭麗.關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27(4):135-136.
[5]凌平.對我國海洋體育發展戰略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3):16-22.
[6]黃文浪.涉海類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以浙江海洋學院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3,35(3): 56-58.
G807文獻標示碼:A
2095-2813(2017)01(a)-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04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2016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RDJDb2016-25)。
黃元桂(1982—),男,漢,湖南邵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