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娟娟宋山王海濤劉陽劉玉倩*
(1.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4; 2.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河北石家莊 050011)
河北省城鄉居民健身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①
殷娟娟1宋山1王海濤1劉陽2劉玉倩1*
(1.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4; 2.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河北石家莊 050011)
目的 以2014年河北省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活動為例,分析影響城鎮和鄉村體育健身活動的因素,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城鎮和鄉村全民健身活動提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建議。方法 該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4200份,回收有效問卷4095份。結果 2014年鄉村居民健身活動參與明顯低于城鎮居民,這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1)鄉村的體育設施落后于城鎮;(2)鄉村的生活水平較城鎮落后;(3)鄉村居民經常從事體力勞動,從而忽視了健身活動;(4)鄉村居民的體育健身意識薄弱;(5)缺少專業的指導且體育項目較少。結論 政府需要在鄉村建設體育場地,并開設更多適宜的體育項目;培養專業的體育人才指導更多的居民進行健身活動;注重學校體育的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體育健身意識。
體育鍛煉 城鄉 河北省
全民健身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全民健身條例》和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為進一步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進程,開展了此次調查研究[1-2]。通過分析河北省城鄉居民的體育鍛煉情況,從而為制定學校體育發展規劃、城鎮和鄉村體育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
河北省石家莊市、滄州市、承德市3個地區的部分城鎮和鄉村的居民。調查研究時間為2015年1~4月。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此次調查問卷在組織形式上采取體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和專家咨詢相結合的方式,依據社會學問卷要求設計了調查問卷,效度和信度均符合要求,共發放問卷4200份,回收有效問卷4095份。
1.2.2 訪談法
對部分城鄉居民、體育管理人員等進行訪談,并做詳細記錄。1.2.3 數理統計法
該研究運用Excel 2010對相關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并用SPSS 20.0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驗和卡方檢驗。
2.1 河北省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情況的城鄉差異
2.1.1 6~19歲兒童青少年
據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河北省城鄉居民中6~19歲兒童青少年每周上體育課的次數和時間無顯著差異,90%以上的兒童青少年每周上兩天或兩天以上的體育課,且85%以上每次體育課是一節課的時間。 河北省6~19歲兒童青少年校內每周參加課外活動的人數百分比如下。
59.2%、61.7%的鄉村兒童青少年校內、校外每周有1天及1天以上參加課外活動,而城鎮的分別占64.5%、63.6%,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鄉村學生每周參加課外活動人數明顯比城鎮人數的比例低(χ2=30.063;P<0.01)。鄉村兒童青少年校內和校外每次鍛煉時間超過30min的占25.6%、21.4%,而城鎮的占34.4%、29.8%,城鎮兒童青少年校內每次參加課外鍛煉時間超過30min的人數比例明顯比鄉村的高(χ2= 28.167;P<0.01)。我們了解到鄉村學校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在校內開展的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較少,城鎮兒童青少年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次數和時間均比鄉村的多,這可能與生活環境、老師家長的教育理念等有關[3-4]。
2.1.2 20歲及以上人群
調查顯示,2014年河北省50%的20歲及以上城鎮居民參加過體育鍛煉,而鄉村只有22.2%的20歲及以上居民參加過體育鍛煉,城鎮20歲及以上居民參加過體育鍛煉的人數百分比顯著高于鄉村(P<0.01)。
20歲及以上參加體育鍛煉的城鎮和鄉村居民中,平均每周至少3次參加鍛煉的城鎮和鄉村居民分別占61%、60.7%,其中每次鍛煉時間超過30min的分別占85.6%、83.8%;城鎮20歲及以上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頻度明顯高于鄉村(χ2=23.941;P<0.01)。
2.2 影響河北省城鄉居民體育鍛煉的可能因素
2.2.1 6~19歲兒童青少年
鄉村6~19歲兒童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是自己練習或由同學、同事自發組織的體育活動,占68.2%;城鎮6~19歲兒童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與鄉村相比種類多樣且人數比例較大,其中包括參加校外體育興趣班占、體育俱樂部、業余體校等。河北省城鎮6~19歲兒童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人數的比例與鄉村有顯著性差異(χ2= 74.879;P<0.01)。
鄉村6~19歲兒童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時接受的指導主要來自學校教師和同學同事,占67.3%,而城鎮的占51.7%;城鎮兒童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時接受專業教練和看資料(書刊、視頻)的指導占17.2%,而鄉村的只占5.5%,城鎮6~19歲兒童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時所接受的指導與鄉村有極顯著的差異(χ2= 79.558; P<0.01)。
鄉村6~19歲兒童青少年經常鍛煉的場所主要在廣場(村莊場院)、校園體育場(館)、自己庭院和空地,占鄉村6~19歲兒童青少年鍛煉人數的77.9%,而城鎮兒童青少年在這些場所鍛煉的人數的占總數的57.9 %;另外,城鎮6~19歲兒童青少年在青少年俱樂部、青少年戶外營地、城鄉體育中心、健身步道和青少年宮等一些專業場所鍛煉的占32.4%,而城鎮只占12%。城鎮6~19歲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場所明顯比鄉村的條件優越且全面(χ2=288.259;P<0.01)。
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學條件嚴重落后于城鄉,其中包括體育場地少且簡陋、器材設施不齊全、沒有專業體育教練進行指導等因素。孩子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缺乏安全意識和專業指導,更容易在鍛煉過程中受傷,從而打擊他們參與鍛煉的積極性[5,6];器材和場地的限制使兒童青少年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
2.2.2 20歲及以上人群
城鎮20歲及以上的居民有57.4%是靜坐或伏案工作,而鄉村只占7.6%;鄉村69.5%的20歲及以上的居民是以走為主,經常從事搬運或舉重等體力勞動,而城鎮只有11%。城鎮和鄉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有著顯著的差異(χ2= 573.182;P<0.01)。
據調查數據顯示,鄉村20歲及以上居民中分別有63.1%、27.7%的人在室內、室外進行鍛煉時從來不使用任何場地,城鎮20歲及以上居民中有38.3%、60.2%的人經常在室內、室外使用的乒乓球場地、籃球場地、排球場地、臺球廳、羽毛球場地、健美操房和網球場地等專業的娛樂健身場地,而鄉村20歲及以上居民中只有20%、35.4%的人在這些專門的室內、室外娛樂健身場地進行鍛煉。鄉村使用室內、室外鍛煉場地設施的居民比例明顯比城鎮的少(χ2= 89.641; P<0.01)。
3.1 結論
河北省鄉村居民健身活動參與度明顯低于城鎮居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鄉村學校的體育課程比城鎮的少,且鄉村的學校不重視體育課,學校沒有專門的體育教師,體育器材和場地嚴重缺乏,導致“僧多粥少”的局面;在我國7號文件也指出,要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h[7],要深入貫徹這一政策的實施。
(2)與城鎮相比,鄉村社區極少或者沒有固定的鍛煉場地和器械,更是嚴重缺乏社會體育指導員[8]。
而造成以上這些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如下。
(1)城鎮居民與鄉村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不同,所接受的文化知識和意識也不在同一水平,鄉村居民認為體力活動等于健身活動。
(2)鄉村居民日常體力活動較多,沒有多余的精力參與健身,而城鎮居民日常體力活動較少,主動參與鍛煉的意識較強[9]。
(3)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地便于參加健身活動,鍛煉場所和項目多樣,可以通過更多的途徑和不同的方式去鍛煉身體,鄉村的條件會相對落后,鍛煉的途徑較單一,不具有吸引力,參與鍛煉的人也相對較少。
3.2 建議
(1)學生:把體育成績列入每學期的必考科目中,每學期舉行各類運動會和比賽,如田徑運動會、籃球賽、足球賽、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并發放獎品、參與班級和個人評優,引起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重視,在鄉村學校建設標準的體育場地,加大對體育教師的聘用,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
(2)中老年人:在鄉村的宣傳欄內增加體育健身相關知識的宣傳,定期開展適合中老年人活動的比賽并設立獎品,如廣場舞、太極拳等比賽。增加體育場地的建設和健身器材的投入,加大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才培養,使各個年齡段的人參與鍛煉,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參與度。
[1]河北省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Z].
[2]國家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Z].
[3]張玉強.父母積極和消極教養方式對大學生體育鍛煉態度的影響[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3(3):90-95.
[4]宋逸,張芯,楊土保,等.2010年全國中小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現狀及原因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44):347-354.
[5]吳鴻嬌,易敬林,周小軍,等.南昌市西湖區社區居民健身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4):453-457.
[6]李亞楠.兒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對身體素質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7):968-971.
[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
[8]肖建國.河北省城市社區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3):365-372.
[9]胡伯林.桂林市民全民健身活動的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2(2):92-96.
G812.4
A
2095-2813(2017)01(a)-015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159
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項目編號:HB16TY009);2016年河北師范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項目(項目編號:BE201 633885212);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重點一級學科。
殷娟娟(1991—),女,漢,河南安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運動營養理論與實踐。
劉玉倩(1973—),女,漢,河北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運動營養理論與實踐,E-mail:yuqianh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