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體育教學》選題指南
欄目提示:搞好學校體育工作,更好地落實每個學生每天參與體育活動一小時,除了關注與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還要切實做好課外體育工作。本專欄在前幾年研討“體育教學有效性”“體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今年著重推出了“課外體育工作特色與績效”選題,力求展現各省市、各地區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特色,起到互相學習與借鑒之目的。
第1~2期:大課間活動特色與績效
改變學校課間操枯燥無味的現狀、提高課間操的效果是推出體育大課間的初衷,體育大課間的創編應具有新穎有趣、富有教育性、鍛煉性、技能性、藝術性和文化性等特點,以增強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各省市中小學多年來在開設體育大課間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專題旨在呈現各校開發大課間體育內容、形式、方法、途徑、模式、機制等方面的特色與成效。
第3~4期: 體育健康教育特色與績效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將“體育”一詞改為“體育與健康”,但一直以來較為重視體育活動,健康教育卻相當薄弱,導致了健康教育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內容,在落實層面難以操作的現狀。因此,當下的嚴峻問題在于:各學段健康教育的內容是什么?體育教師如何實施健康教育?誰來執行全校的健康教育?如何設計健康教育計劃?如何落實處理好體育教學計劃與健康教育計劃的關系等。本專題旨在從理論、實踐層面探討體育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模式與成效。
第5~6期:“一校一品”特色與績效
“一校一品”是合理運用學校資源,高度聚焦運動項目,有效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的戰略舉措。但學校如何實施“一校一品”與“一校多品”的體育課程體系?如何根據本校實際條件打破班級制,選擇性、專項化的開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學計劃?如何開發“一校一品”校本教材建設?本專題主要從理論與實踐角度進一步探究“一校一品”的本質內含、理論解析、運動項目優選、運作成效等。
第7~8期: 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特色與績效
從理論角度而言,學校體育工作既要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又要抓好學生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高,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學校運動成績具有功利性導向,很多的基層教師還是將重點放在學校運動成績上。因此,如何從理論上進一步深化普及與提高的關系,并提供實踐例證,真正處理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是本專題討論的重點內容。
第9~10期: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特色與績效
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對于中小學而言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可接受性與潛移默化作用,因此,在充分凝練本校體育特色的基礎上,大力開發與構建適合本校特點的體育文化有助于中小學生體育觀念的養成、體育意識的轉變與運動習慣的形成。如何定位學校體育文化?如何構建適合本校的學校體育文化內容、形式、方法、途徑等問題是本專題討論的主要內容。
第11~12期:校外體育與家校體育特色與績效
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社會體育密不可分,要搞好中小學學校體育工作,需要家長的幫助與社會的支持,特別是在學生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中,更離不開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如何構建學校體育、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三位一體”的有效模式?如何實現三者共融共存?如何發揮家庭體育的作用?如何發揮社區體育在學生課外活動中的作用等是本專題討論的主要內容。
2018年場地器材欄目以“實用、拓展”為中心,更好地服務于體育教學,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征稿,歡迎大家將自己的好方法、好妙招、好創意分享出來,攜手打造精彩的課堂教學,期待大家的積極來稿。
1.場地器材在課課練中的運用
課課練是發展學生體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利用場地器材可鍛煉學生的體能。主要以配置的常規體育器材和場地進行開發,如用三大球、體操墊、實心球、沙包等安排課課練內容,體現一物多用、一物多能,不斷地挖掘它們潛在的功能與價值。
2.場地器材在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運動技術是體育教育教學的“載體”,也是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除講解示范外,還需要科學、有效地運用場地器材來輔助技能傳授,將場地器材的功能最大化,如體操墊可輔助立定跳遠教學,又可作為武術標靶、籃球運球障礙物等教學需要。
3.體育器材的制作與運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目錄中的器材已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有時還需要動手制作一些道具或器材來輔助教學,才能保證課程的有效實施。
4.生活物品的開發與利用
在我們身邊有著成千上萬種生活物品,當中會有一些為教學所用,如礦泉水瓶、橡皮筋、隔熱墊等物品廣泛在體育教學中使用,以補充和豐富我們的課程資源。
5.場地器材的管理與維護
為確保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安全和使用,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的人身安全,就要有相應的科學合理的管理維護方法,可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行整理。
(提示:組稿截止日期為每期刊發前一個月,請大家根據選題自行提前準備。投稿地址:網絡采編系統:www.tyjx.net.cn,投稿主題為:第N期選題+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