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憲紅 李緒文
(內蒙古工業大學體育部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模塊化“訓教結合”模式對呼市羽毛球業余訓練的價值認識①
付憲紅 李緒文
(內蒙古工業大學體育部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對呼市業余羽毛球運動的重視程度及發展理念、發展水平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自治區體育總會在打造羽毛球品牌賽事上積極探索力求創新,在推廣、普及羽毛球運動上不斷進取,謀求發展,使呼市業余羽毛球運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雖然成績顯著,但不難發現基層業余羽毛球的開展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探索推廣模塊化“訓教結合”在不同單位組織的實現模式必將是一次有現實意義的實踐探索活動。
模塊化 訓教結合模式 呼市羽毛球業余訓練 價值 認識
以各省級組織舉行全國性的業余羽毛球大型賽事為例,無論就開展規模還是就開展次數而言,近幾年在呼市密集舉行的全國性業余羽毛球大型賽事都可以稱得上是全國業余羽毛球比賽的盛事:2011年全國業余羽毛球大賽在呼和浩特市乒乓球訓練中心落幕;2013年“誰是球王” 中國羽毛球民間爭霸賽內蒙古海選在呼和浩特市舉辦;2015年“蒙牛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屆全球華人羽毛球錦標賽在首府開幕;2016年呼和浩特市首屆業余羽毛球超級聯賽完美收官。這些賽事匯集了眾多民間的羽毛球高手,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展示平臺,隨之帶動全區各級各類羽毛球比賽,參賽人數也逐年遞增。通過這些成績不難看出自治區體育局對呼市業余羽毛球運動的重視程度,更是帶領了呼市業余羽毛球運動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羽毛球運動作為一項易于開展的全民性運動,更應該走入尋常百姓日常鍛煉中。筆者在多年深入分析業余羽毛球開展情況發現,由于定位及財力投入不同,業余羽毛球主要實現場所的俱樂部、高校和中高級社區在推進業余羽毛球運動方面的價值非常不同,因此針對這三級場所積極探索出模塊化“訓教結合”實現模式并加以推廣將對發展呼市業余羽毛球“全民健身”運動及為各級羽毛球業余比賽發現、輸送人才是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實踐活動。
1.1 呼市羽毛球俱樂部在推進業余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分析
俱樂部作為體育愛好者娛樂健身的重要場所在業余羽毛球運動推廣工作中就其專門性和專業性理應承擔重要的角色,但通過多年走訪呼市具有一定規模的羽毛球俱樂部不難發現,由于業余羽毛球專業級別的愛好者絕對數量較少,由于受租金、工作人員工資上漲等經營性資金支出壓力影響,專門性的業余羽毛球俱樂部數量極少,多數為常規性健身俱樂部,羽毛球運動只是其中一個健身運動選項。這些常規性健身俱樂部的羽毛球運動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具有專業水準的羽毛球健身教練極為缺乏;羽毛球場地基本只有一個或與其他項目共用,難以實現規模化訓練;幾乎無外部資金注入組織俱樂部羽毛球賽事比賽,業余羽毛球運動開展處于松散狀態。
1.2 呼市羽毛球俱樂部模塊化“訓教結合”實現模式探究
國家相關行政部門對具有經營資質的俱樂部實行認證管理制,將其納入常規性管理機制,對其經營實行“賽金”激勵制及競賽廣告分成制等補充收益形式,通過定期派駐專業指導員、參與常規性業余羽毛球競賽等的形式帶動一批經營理念好、管理經驗豐富的俱樂部走在業余羽毛球訓練前列,使其深入基層、扎根一線、面向廣大群眾推廣羽毛球運動、指導群眾健身,為羽毛球運動在全區范圍內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宣傳、推動作用,讓羽毛球運動在內蒙古打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促使內蒙古的羽毛球運動取得蓬勃發展。
2.1 呼市社區活動在推進業余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分析
社區作為居民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由于其聚居性和年齡多層性等特點,雖然其在業余羽毛球運動推廣工作中的專門性和專業性角色處于較低水平,但就其影響廣度性而言具有較好的群眾優勢,對于羽毛球運動的推廣工作具有持久性和深遠的影響意義,理應被納入羽毛球模塊化“訓教結合”實現模式探究活動中。但由于社區至今在中國仍然處于松散組織狀態,其在組織性、強制性和教化性方面較差,這也局限了社區這一層級社會組織在推進業余羽毛球運動的積極作用,因此只能靠巧妙加以教化引導。社區開展業余羽毛球運動局限主要有:由于社區自身在開發設計之初的局限,羽毛球活動場所并未被預留,絕大多數社區只能開展室外羽毛球活動,作為一項全民性健身娛樂活動出現;由于鍛煉人群的不固定性難以形成定期、定量活動;物業不愿參與資金及管理,活動基本處于無組織、無干預狀態。
2.2 呼市社區羽毛球模塊化“訓教結合”實現模式探究
國家相關行政部門遴選實現條件較好的中高檔社區將其納入常規性管理機制,通過與物業及業主委員會對接,對其定期派社區健身指導員,參與并組織一定形式的初級競賽活動,起到一定的宣傳帶動作用,借以擴大廣泛的羽毛球運動群眾基礎,特別是具有較好發展潛質的青少年苗子,為專業羽毛球運動遴選并輸送人才。
3.1 呼市高校在推進業余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分析
高校作為專門性人才培養基地,由于其處于教育系統最頂端,自然聚集了最好的專業教師并具有最為專業的理論指導知識和充足的資金、場地等支持,就其影響廣度和深度而言理應具有最好的優勢。但就筆者對多所學校的課堂觀察結果來看,呼市高校在業余羽毛球活動開展中的示范帶頭工作并沒有做好,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入校學生身體發育和體能素質等基本發育結束,基本沒有進入專業羽毛球各級隊伍進行專業比賽的潛質,很難在大型賽事中為學校爭得榮譽,由于功利性逐利心理影響,教師和學校領導不予重視;近幾年由于學生體質下降等因素,學校害怕教學事故及學生受傷事故出現,不愿主動開展大型體育比賽;場地管理費時費力,維護費用高,學校建設、開放專門的羽毛球場地設施意愿低,羽毛球愛好學生無地打球現象突出;就學生層面分析,由于近幾年畢業工作壓力不斷滲透,學生課業、實習壓力大,參與體育鍛煉意愿低。
3.2 呼市高校羽毛球模塊化“訓教結合”實現模式探究
高校在推動羽毛球運動中雖然沒有國家專業隊伍在各方面的絕對優勢,但就其所掌握的教育資源較社區、俱樂部等社會組織而言,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專業和業余的最大區別在于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技術運用的合理程度,球與球之間的連貫程度和到位程度,而高校具有最多的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的教師,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是最好的,因此只要對其短板積極進行補充并加以利用則會收到最好的效果。國家相關行政部門聯合教育部門積極開展各級大學生常規業余羽毛球競賽,并納入學校考核體系,并加大賽金獎勵力度,從而激發學校各級管理者的參與建設、推廣熱情;健全學生個人人身安全保險機制,通過參與意外保險等手段,解決教師及學生的上課心理壓力,積極宣傳“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理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形成長效機制;積極與相關體育部門、民政部門對接,著手建設羽毛球社區指導員崗位培養工作,讓運動資質好,愿意參與基層建設工作意愿的學生畢業有相應的工作崗位,既減輕了學生的就業壓力,又收到了多層次社會效益。
[1]程軼.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區體育現狀及運行機制的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彭國平.“以賽促訓,以訓促教,賽訓教結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22(1):60-62.
G847
:A
:2095-2813(2017)02(c)-003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031
內蒙古工業大學科學研究目(批準號:SK201517)。
付憲紅(1970,5—),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
李緒文(1965,7—),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