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劍 胡勇 李艷翎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的SWOT分析及其發展戰略研究①
闕劍 胡勇 李艷翎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2009年6月《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校園足球發展拉開了序幕。從實際情況來看,校園足球基于我國足球發展的實際情況的大背景下孕育而出,契合我國客觀足球發展規律,代表著我國足球發展的大勢所趨。然而實踐證明,新事物取締舊事物是一個艱難曲折反復的過程,對于我國校園足球的開展同樣如此。基于此,該研究采用SWOT分析方法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進行分析,研究首先從總體規模、資源配置、開展形式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發展概述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的外部機遇與威脅以及內部優勢與劣勢4個方面來構建SWOT分析矩陣;最后,研究從建立監督體制、完善教練員培訓體系以及注重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建設3個方面來落實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的發展戰略。
長沙市 小學校園足球 SWOT分析法 戰略
2009年6月拉開了校園足球發展的序幕,標志性事件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領導小組的成立以及《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頒布[1]。校園足球工程的開展,引起了很多學者及研究者的關注,比如賀新奇和劉玉東(2013)指出校園足球基于我國足球發展的實際情況的大背景下孕育而出,契合我國客觀足球發展規律,代表著我國足球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校園足球作為一個新事物必然有廣闊發展前景及強大生命力[2]。然而,也有學者對我國校園足球所面的臨困難和挑戰提出了新的見解。譬如毛振明等人(2015)研究發現,新校園足球頂層設計的核心內容是體制的改革和機制的重構,而頂層設計最主要的任務是解決校長和家長的積極性[3]。顯而易見,新事物取締舊事物是一個艱難曲折反復的過程,對于我國校園足球的開展,亦是如此。基于此,該研究采用SWOT分析方法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進行分析,對其發展戰略進行建言獻策。
1.1 總體規模
2015年3月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清晰而明確的指出我國足球項目的短期、中期和長期“三步走”戰略。把足球運動大發展提升到“國策”高度,足可見國家對足球運動的重視,對于湖南省而言同樣如此。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定點學校中,長沙市德馨園小學和雅禮中學等44所中小學入選,尤其長沙市雨花區更是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和發展的示范區。同時,2016年1月湖南省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我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18年,湖南省要建成8個左右試點縣(市、區)和1~2個國家級試點縣(市、區)以及600所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4]。到2020年,湖南省要建成16個左右省級和國家級試點縣(市、區)。此外,湖南省到2025年所建成的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達到2 000所,基本形成足球特色學校遍布城鄉,足球課有序開展以及學生廣泛參與的青少年足球發展體系。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教育部公示的最新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入選名單中,長沙市有26所學校入圍,包括長沙市麓谷中心小學等13所小學在內,目前,長沙市有70所中小學入選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
1.2 資源配置
2016年1月湖南省下發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大足球場改建和新建的步伐,已把足球場建設納入政府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具體來說,新建學校以及改建學校要預留足夠的足球場地面積,在舊城區的改造中也必須優先預留足球場所需面積。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打造多樣化和小型化足球運動場,形成學校與社會、教育與體育以及學校和社區共建共享足球場地設施的長效機制。同時,依托湖南省優質的體育資源,遴選出4~5所高校作為湖南省校園足球師資人才培養基地,并增加普通高校招生免費招生足球專業的師范生和特崗教師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把學校足球隊的比賽成績納入到體育教師的考核之中。另外,由政府牽頭,建立縣、市、省的三級校園足球聯盟,鼓勵贊助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校園足球發展,共同構建從小學至大學,從區、縣、市到省的四級縱向校園足球聯賽體系。
1.3 開展形式
2009年4月,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通知》,隨后在全國46個城市試點學校中拉開了校園足球發展的序幕,而長沙是首批全國校園足球布局城市之一,其中有23所中學和24所小學成為校園足球定點單位。經過幾年的發展,湖南省校園足球取得了明顯進步,除長沙之外,益陽、懷化、衡陽和湘潭等7個市進行省級校園足球布局。目前,湖南省有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274所。尤其以長沙市雨花區開展最好。雨花區政府在近5年投入了6 000多萬元新建了10萬m2的學校足球場,另外,投入4 000多萬元對雨花區40余所學校足球場地進行改造。尤其,雨花區推行的“區長工程”,即足球特色學校單位的校長為第一負責人,教練員外出培訓及足球比賽所申報費用,區教育局沒“卡”過。因此,雨花區校園足球群星璀璨,比如德馨園小學和長塘里小學。目前,德馨園小學打造的“足球校園名片”聞名全國。在德馨園小學從課間操到體育課都融入了足球元素,德馨園小學不僅有高水平的校隊,而且每個班集體都有優秀的班級足球隊,尤其“德馨杯”班級足球聯賽已舉辦9屆,貫穿大半個學期。此外,德馨園小學足球拉拉隊以及足球啦啦寶貝也非常成熟。在2010年,德馨園小學獲得了在青島舉行的U7全國少兒足球邀請賽組冠軍。最近4年中,德馨園小學共獲得了4次長沙市冠軍和3次全國冠軍。尤其2008年5月發起的“德馨杯”小學生足球邀請賽,已成為湖南省校園足球的一個重要的常規賽事。
通過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的外部機遇與威脅以及內部優勢與劣勢進行深入剖析,構建SWOT分析矩陣,并提出了SO策略、WO策略、ST策略和WT策略4類組合戰略,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內部優勢(S)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優越、政策的扶持、雨花區良好足球氛圍對長沙市其他區的輻射力。與此同時,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內部劣勢(W)主要集中在家長觀念守舊、足球場地設施匱乏、足球師資專業性不強和足球比賽機會少。此外,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項目開展過程中外部機遇和威脅主要包括教育部主管足球、四級聯賽開展、高校招生規模擴大以及重成績輕推廣和校園足球發展不平衡等方面。
SO策略秉承依靠內部優勢和利用外部機遇的原則,比如充分發揮長沙市的地理位置優勢和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快校園足球四級聯賽的發展。WO策略堅持利用外部機遇和克服內部劣勢的原則,譬如以教育部主管足球和高校招生足球相關專業人數擴大為契機,轉變家長“重文輕武”的觀念,鼓勵孩子對足球運動的參與。ST策略依靠內部優勢和應對外部機遇,比如長沙市各轄區根據自身學校足球資源的特點來整體規范校園足球的發展,避免學校之間以及轄區之間校園足球呈現不均衡發展態勢。WT策略是指克服內部劣勢和應對外部威脅,一方面,加強對校園足球經費的投入,改善足球場地等硬件條件,保障校園足球政策真正落實;另一方面,建立足球教練員培養及繼續深造的平臺,促進長沙市各轄區小學校園足球均衡性、可持續性發展。
3.1 建立完善的監管體制,落實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
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的有序開展離不開監管體制。換言之,當前的監管體制不同于以往的監督體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對長沙市各小學尤其足球定點小學開展校園足球的廣泛性和連續性進行考察,對運動員的檔案進行歸納管理,對校園足球開展的效果要量化各指標進行定期的考核。
3.2 完善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體系
顯而易見,完善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體系是促進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要素。總的來說,要圍繞綜合足球資源方面下工夫。比如充分利用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以及湖南大學等高校足球師資及力量;其次,對長沙市高校及高職院校建立足球培訓基地,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教師進修職后教育,提升其專業化水平;最后,選拔優秀的足球人才,尤其是優秀的退役足球運動員加入到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的發展中來。
3.3 注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文化氛圍的建設
毋庸置疑,足球文化氛圍與足球運動的推廣息息相關。注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文化氛圍的建設對推動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的發展大有裨益。因此,長沙市各小學可以通過學校之間的交流,開展講座、示范課以及比賽交流的形式來豐富學校足球活動,同時,學校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足球文化素養以及增加學生對足球的參與度。
縱觀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資源開發及利用所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總的來說,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發展的劣勢要大于優勢,而所處的機遇要大于威脅。因此,對當前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資源開發及利用可以多采取WO策略,充分利用外部機遇來改善內部劣勢。換言之,在充分厘清機會和劣勢因素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縮減劣勢因素,使機會趨于最大。誠然,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資源的開發及利用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同時,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我們在開展小學校園足球過程中要把握機遇和審時度勢,促進長沙市小學校園足球有個越來越廣闊的發展前景。
[1]董眾鳴,龔波,顏中杰.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2):91-94.
[2]賀新奇,劉玉東.我國“校園足球”若干問題再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11):108-111.
[3]毛振明,劉天彪,臧留紅.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J].武漢體育學院,2015,49(3):58-61.
[4]湖南教育新聞網[EB/OL].(2015-04-30).http://news.hnjy.com.cn/sxlb/122753.jhtml.
[5]湖南教育新聞網[EB/OL].(2015-04-30).http://news.hnjy.com.cn/jyyw/122757.jhtml.
[6]張興梅,秦勇.“校園足球”常態化與制度化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41(3):8-11.
[7]李衛東,何志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1(3):106.
[8]王格.我國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2):99-102.
[9]陳學東.論校園足球文化的構建[J].搏擊·體育論壇,2010,2(4) : 58,74.
G80
A
2095-2813(2017)04(b)-0085-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85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XJK016BTW010)。
闕劍(1970,11—),男,漢,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