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薇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西柳州 545002)
對高職院校留學生進行傳統體育文化教育的模式分析
黃維薇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西柳州 545002)
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高職院校的傳統體育文化教育則是增強留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更肩負著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職責。該文將對高職院校留學生的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意在講述怎樣通過高職院校留學生的特殊團體去聯通世界、弘揚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留學生 傳統體育 體育文化 文化教育 模式
傳統體育文化在留學生教育中的開展是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的重要任務,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設能夠有效發揮留學生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提升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文化教育的精神內涵。加強留學生體育傳統文化教育是促進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對高職院校留學生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可促使體育文化教學模式不斷得到完善。
1.1 傳承傳統體育文化和弘揚民族體育精神
高職院校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揚和傳播推廣的重要渠道,傳統體育文化是高職院校的重要文化形態。高職院校傳統體育教學的開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更使得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傳承。對留學生進行傳統體育方面的教學,對他們自身來講不僅僅是簡單的動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了解動作背后所蘊含的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精髓,從而逐步建立起傳統價值觀念的認同,達到弘揚中國的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目的[1]。
1.2 西方留學生成為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承載者
留學生教育是我國高職院校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傳播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渠道。高職院校留學生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的承載者,是不同國家文化交流的媒介,留學生對高職院校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全面了解及參與,能夠使他們積極地融入高職院校的生活里。在留學生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促使留學生更好地去解析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色,有利于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推廣,也能加快推動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1.3 促進世界體育人才的流動,加強體育文化的國際交流
通過高職院校留學生這一獨特的群體來弘揚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促進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融合,擴大傳統體育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據悉,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萃之一,如武術等在高職院校中的課程設立,將加速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院校留學生的傳播,同時讓更多的人能加入體育課程本身的運動中去。針對高職院校留學生群體開設這樣的傳統體育項目,有利于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與傳播,同時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人才輸出,對于國際上的文化交流與傳播也有著深遠意義。
2.1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長遠發展及留學生的體育課程的提高
為滿足高職院校留學生對傳統體育文化教育的學習需求,從而將課程所授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使留學生積累有效學習經驗,在實際體育健身模式運動中更好地提高身體素質[2]。
2.2 旨在培養高職院校留學生對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
我國高職院校以培養留學生對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為宗旨,將中國民族文化與傳統體育項目相結合,使在高職院校的西方留學生能將對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熱愛和興趣上升到對我國民族文化和傳統體育精神的贊許。
2.3 培養留學生對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積極的學習態度
高職院校體育是終身體育學習的一個階段,也是留學生奠定一生體育的基礎。學習態度能夠影響留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決定著留學生克服困難項目的意志力,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夠激發留學生對傳統體育項目強烈的興趣,促使留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傳統體育課程的鍛煉中去。
3.1 給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課程制定標準的方針
為傳統體育課程制定標準的方針是體育課程里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教學階段的主要輔助依據,如何滿足留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是重要研究課題。研究發現,體育課程方針制定應從科學設置課程出發,以強健留學生的體魄和利于留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將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課程制定標準的方針在實踐下有效施行[3]。
3.2 升級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專業的設置
體育課程的設置要遵循留學生的身體特點及學習規劃方向來設置,同時在設置體育課程內容上應當遵循既定的標準,在升級設置體育課程時既要明了所要進行改革的體育教學課程的亮點,又要符合留學生發展方向和他們自身的需要,還應盡量滿足留學生的學習興趣,吸納一些成功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經驗及接納有關專家的優化建議,進一步合理規劃和科學設置體育課程的內容和規范[4]。而且,體育活動課程的設置升級還要恰當地結合當地高職院校的現狀及留學生的自身情況,從而實現體育課程升級的終極意義。
3.3 將高職院校的中國武術進行理論分析
3.3.1 積極強化高職院校留學生學習中國武術的意念
高職院校強化留學生學習武術的意念和目的,將體育課程中理論與武術教學相結合,教師可從武術的歷史淵源和樂趣等方面進行充分講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留學生產生學習中國武術的強烈意向。另外,高職院校積極強化中國武術的同時,能夠使留學生從練習中國武術當中體會到更多的新鮮感和樂趣,了解到來自傳統文化中國武術特有的魅力。
3.3.2 高職院校為留學生設置傳統體育項目的學習目標
高職院校在給留學生設置目標教學的階段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主觀能動性思考,督促和鼓勵學生去翻閱及學習與目標教學內容相關的典籍資料,教師在教授學生中國武術而講解動作時,語言要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和富有趣味性,示范動作要領會規范時要力保示范動作標準規范和富有啟發性,也要溫故知新,不斷加強和鞏固已學的動作要領,使學生達到規定的傳統體育項目的學習目標。
將目標設置理論運用在武術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思考力和表現力,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武術階段中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武術動作要領的學習上,從而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提升。在目標設置理論與傳統武術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方式中,教師應當有效及時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加強留學生對武術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從而使留學生對中國武術的學習充滿樂趣。
文章通過對留學生完善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課程的設置等方式,為高職院校留學生的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摸索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為留學生在高校接受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教育奠定了基礎。高職院校為留學生開展傳統體育課程不僅弘揚了中國民族傳統的體育精神,擴大了國際影響力和提升了我國傳統體育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而且讓中國的傳統體育文化精神更迅速地走向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開創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新局面。
[1]余麗華,吳京彥.淺談對留學生進行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義[J].才智,2016(25):5.
[2]汪軍.對留學生進行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5):133,135.
[3]羅敦雄,王成龍.留學生體育教學實踐策略探討[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4):57-60.
[4]范占江.我國留學生體育課程改革探討[J].體育文化導刊,2014 (8):135-137.
G807.4
A
2095-2813(2017)04(b)-01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