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辰趙斌
(1.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泰州 225300;2.蘇州市陽光城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基于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高校體育教學研究①
李晶辰1趙斌2
(1.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泰州 225300;2.蘇州市陽光城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高校體育教學研究是我國高校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倡導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教學,對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之探討,對深入指導我國高校體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文中針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實施和評價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旨在通過研究、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指導作用。
可持續發展 教育理念 教學目標 探討
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思想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同樣承載著重要的義務和責任。該文通過對高校體育教學實行可持續發展觀念,使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可以走在教育理念的前言,能夠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國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推動高校體育教學。
可持續發展理念從狹義上說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基礎上對教育者進行教導,這種思想教學的目的是傳達一種可持續的教育觀念;而廣義上,所有為了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教育都是可持續教育,它的教育核心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不管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它的目標都是當前社會下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一種思想,是值得各國學習和借鑒的教育理念。2003年4月開始,聯合國宣布要將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各國各科的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受教育者培養起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才能最終使得整個社會受益。對于高校體育教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理解,從教學實施的角度來分析,高校體育的教學過程就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然后由老師和學生開展的系統的課程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與老師積極配合,完成指定的動作或者教學目標;從系統論的角度分析,高校體育教學與文化課一樣同樣是系統的教學內容,它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對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進行鍛煉和塑造。
通過總結最終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對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和作用,才能最終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最終影響結果,也才能從各個階段進行調整,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突破口。
2.1 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體育教學目標的應用
對于我國高校體育而言,其體育教學目標氛圍基本目標和發展目標兩個方面,其中這兩個目標適用于不同的學生群體,基本目標是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即在課堂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適用于大部分學生的課堂教學內容和考核內容;而發展目標則是對應于那些在體育項目上有所專長的人,這類學生通常都是體育生,因此他們更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在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上述兩種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制定。首先高校要考慮到,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和能夠完成的教學目標,然后針對學生不同的體質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使得有特長的人能夠有所目標,不會認為高校體育都是簡單的課程任務,同時也讓大部分同學能夠培養對于高校體育的興趣,不至于因為課程目標過高而倍感痛苦;其次高校體育在體育目標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其繼承性和終身性目標,對于很多學生而言,要讓他們即使離開學校依然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這樣才算真正實現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2.2 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體育課程內容中的應用
在實現高校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對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是關鍵。
首先,高校體育課程內容在設置的過程中要傳遞給學生們終身體育的觀點,讓學生們能夠從老師提供的多種活動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然后進行教學指導與設置;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傳遞給學生,告訴學生們終身體育的意義和價值,進而引導學生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并進行鍛煉。
其次,在高校體育教學課程內容設置的過程中,要符合發展性特征,所謂發展性特征就是要根據學生們的需求來進行體育項目的設定,學生是高校體育學習的主體,只有他們感性趣的項目才能夠發展下去,如果一味的讓學生們學習他們不感興趣的內容,對于學生們而言是一種折磨,同時可持續發展的高校教學理念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過程中,要符合時代發展的特性。
最后,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課程設置要重視培養學生們的主體意識,也就是說在體育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認識到自己是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并且能夠調動主觀能動性去積極的學習和完成課程目標,而這是評價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指標。
2.3 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實施中具體應用
高校體育在可持續發展教學理念實施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切入。
第一,活動教學法。就是通過參與式學習,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自己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讓學生們通過開展自我教育,對自己的學習成績負責,進而使得學生們能夠培養重視體育鍛煉的習慣,能夠認識到高校體育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第二,合作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們組成互助小組進行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得學生們學會為他人負責;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制定一定的目標,然后讓同學們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完成,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還對于培養學生們的人際關系也有益處,為學生們以后踏入社會適應社會環節奠定基礎。
第三,案例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是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找到參考點,老師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討論問題的答案,而在學生們尋找的過程中,老師只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即可,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們慢慢發現自己的潛力和興趣點,進而進行可持續發展。
2.4 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中應用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是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中的重要一環,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和課程建設三個方面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可以使得高校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具體實施成果,是否真正幫助學生們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可以在學生畢業后采取追蹤的方式進行評價,通過總結實踐從而分析和總結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否真正的發揮了效應,是否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并且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些內容都可以通過后期進行體育教學內容評價而分析獲取。
對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而言,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下正在煥發新的生機;主要是通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傳播,可以提高學生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們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得學生們在畢業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目前已經被引入到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并開始發揮積極的效用,因此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意義,對于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持續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張躍敏.論高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8):150-152.
[2]王以智.人文體育觀與高校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6(S1):425-426.
[3]樂建軍.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6):74,76.
G807.4
A
2095-2813(2017)06(b)-00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002
李晶辰(1986,7—),男,漢,江蘇泰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趙斌(1983,7—),男,漢,江蘇鹽城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