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榮 榮湘江
(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191)
冬季項目短道速度滑冰運動中常見損傷及預防的調查研究①
張立榮 榮湘江
(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191)
通過對短道速滑項目的運動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了解到短道速滑運動員的易損傷部位是足踝及腰、損傷特點與專項技術特點、訓練安排、運動員的訓練水平等因素有關,并根據其損傷已發生地點及原因,對損傷的預防和康復治療提出建議。
短道速滑項目 損傷 預防 康復治療
短道速度滑冰是一項集速度,耐力和較高平衡能力的運動項目[1]。我國的短道速滑運動不僅在國內占據了一定位置,在世界上運動水平也是一流的。認識并掌握短道速滑項目的技術和損傷特點,才能更好預防和治療損傷,使運動員最佳的身體狀態進入到訓練和比賽中。
1.1 研究對象
44名短道速滑運動員,平均年齡18.8(±7.2)歲,其中男隊員20名,平均年齡18.7(±5.4)歲,女隊員24名,平均年齡18.9(±8.9)歲,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男女隊員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平均專業訓練年限為5.4(±2.1)年,運動級別43.2%位運動健將,其他為一級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
1.2 研究方法
通過填寫《短道滑冰運動員損傷情況調查問卷》、病史詢問相結合的方法收集運動員的相關損傷信息,用數理統計技術spss20.0進行分析、處理。
在調查的44名運動員中3年內損傷1~3次的達到77.3%,4~6次和7次以上的運動員達到11.3%,由此數據和相關文獻記載說明端到速度滑冰是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的運動項目之一[2]。44名運動員平均每年損傷60次,多發生在足踝、膝、腰等部,占總數的95.4%;損傷類型主要有拉傷、勞損、扭傷等占總數的79.5%,運動損傷主要以急性損傷為主,占總數的47.7%,另外有27.3%的運動員是慢性損傷,還有少數的運動員是陳舊性損傷和急性損傷相結合的現象,達到了18.2%。
2.1 損傷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由調查可知,在訓練中發生損傷的有75.0%,其次是在訓練和比賽后易發生損傷,在短道速度滑冰的項目中運動損傷在500 m速滑項目中較常見,比例高達43.2%,損傷的發生與其技術特點和項目特點有關,出彎道是運動員運動損傷產生的重災區,其次是在弧頂處,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需要加強和注意的地方。
2.2 對損傷的處理情況和訓練安排
損傷發生時,及時處理對損傷的恢復和治療是很重要的。在調查中可知在損傷發生時及時進行處理的情況高達86.4%,說明對損傷的認識在逐漸提高,并且對損傷治療的關鍵性有一定提高。損傷發生后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應該進行適當調整,有23%的運動員對自身損傷的主觀感覺是輕度損傷,能照常進行訓練;有56.8%的運動員在損傷發生后休息一段時間再進行訓練,對損傷的治療積極配合,但仍然有22.7%的運動員在損傷后帶傷訓練對損傷不夠重視,并且教練員也沒有發揮正確作用。
3.1 損傷的原因
(1)爭取有利滑行位置時相互碰撞和自行摔倒。賽道上運動員之間為取得較好的滑行位置,在賽道上沖刺,運動滑行速度之快,參賽者之間爭先恐后,碰撞摔倒在所難免。
(2)超越或是被超越時碰撞摔倒。賽道空間有限,運動速度很快,運動員之間的摩擦碰撞時有發生。
(3)滑行場地破損或冰刀損壞或疲勞體力不支。運動場地和運動裝備對運動員的運動成績也有一定影響,場地設施必須嚴格要求按照國際比賽標準進行設計,若場地破損或運動裝備損壞皆會影響運動員技術的發揮。
(4)訓練安排因素的影響。科學安排訓練是避免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之一,直接是帶傷訓練或是帶護具訓練,此情況極易造成二次損傷。
3.2 損傷
運動員對自身損傷的主觀程度多數為輕度損傷,可以照常訓練,其次為中度損傷,需減輕訓練或部分訓練,重度損傷在運動中占據很少的比例,但同樣不可忽視。針對不同的損傷性質、類型和主觀程度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治療。比如在急性損傷中早期采取冷敷、足踝扭傷等采用加壓包扎,訓練和比賽中外加支持帶保護措施;慢性損傷如腰肌勞損等可采用傳統的針灸、火罐加以治療,除此之外也要加強受傷部位的康復訓練,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其康復。
3.3 損傷的預防
(1)科學合理安排訓練和比賽。科學的安排訓練和比賽,對運動員和教練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培養運動員和取得優異成績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所以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實施訓練安排和比賽計劃,為避免損傷的發生打下基礎。
(2)加強醫務監督,發揮醫務監督的重要作用。醫務監督是在訓練和比賽中的保障對損傷應及時做出處理或及時直至損傷的發生,充分發揮科學醫務監督的作用。
(3)加強教練員和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防護意識和重視程度。定期進行思想意識教育,對運動損傷持有正確思想和認識,提高對運動損傷的治療和防護意識。
(1)短道速度滑冰是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的運動項目之一,損傷多發生在足踝、膝、腰等部。
(2)短道速度滑冰項目的運動損傷多位急性損傷,在500m項目中容易發生損傷,損傷已發生的地點多在出彎道時。
(3)短道速度滑冰項目損傷的原因,多是因為運動員在搶占有利滑行位置時或超越對手時碰撞摔倒致傷且為輕度損傷,損傷后對損傷的重視程度逐漸在增強,并且采取了一定的康復措施等。
[1]商立新,閆慧.短道速度滑冰運動的損傷特點及防治[J].冰雪運動,2000(1):24-25.
[2]王爾.短跑道速度滑冰運動性損傷的調查[J].沈陽體育學術,1993(4):25-26.
[3]王立國.短道速滑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及預防[J].冰雪運動,1996(3):50.
Investigation on Common Injury of Winter Sports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Movement and Prevention
Zhang Lirong Rong Xiangjiang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191, China)
Based on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athletes project research,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athletes are easy damage parts of the ankle and waist,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al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arrangement and training level of the athletes,and according to its location and cause damage has occurred to injury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re proposed.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projects; In jury; Preventio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G8
A
2095-2813(2017)01(b)-00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022
科研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冬季運動損傷的神經肌肉調節機制及其防治方法研究(15516022)。
張立榮(1990—),女,漢,山東濟南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保健康復理論與應用。
榮湘江(1965—),男,漢,湖南東安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保健康復理論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