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武術推廣的SWOT分析
王文霞
為促進傳統武術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推廣,促使武術精神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當中的傳播,進一步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本文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法、SWOT分析法,對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武術推廣現狀進行調查,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1.武術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場地和器械要求低便于學校推廣;2.傳統武術自身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在小學校園的推廣;3.實現健康國家的任務為武術在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推廣提供了良好機遇;4.推動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武術推廣目標不明確,缺少監督機制、交流平臺和系統培訓,各級教育部門重視程度不夠。
中等職業學校;武術;SWOT分析
中華武術的推廣對青少年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愛國思想與強身健體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武術教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而且武術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等方面是其它體育項目無法比擬的。回顧我國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武術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黨和國家對其越來越重視,其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位置也愈來愈凸顯。
2.1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武術推廣的優勢(S)分析
2.1.1 傳統武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武術作為一項運動,以技術作為本質,用文化推動內涵,用精神凝聚靈魂。武術文化的本質展現出武術獨特的美,武術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練習武術的過程,不僅修身而且養性。在訓練過程中應注重禮節、尊重對手,在現實生活中也應以德服人、以禮相待,這都是武術對儒家文化思想最好的詮釋,武術精神的傳播和發展有助于練習者養成謙遜、恭讓、團結、友善等優良品質。武術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還凈化了人們的心靈世界,純粹了人們的思想境界,從而提升人的感性認識。
2.1.2 能夠傳承中國武術精神、弘揚民族精神
武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受到了中國本土文化深遠的影響,其外在以及內涵的表現能夠反映出華夏民族的精神面貌。武術中體現出的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習武的過程中逐漸內化為思想的一部分,行為的楷模。有利于練習者樹立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使其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可以強身健體,又能當作防身術。中等職業學校體育開設武術課程能有效的培養青少年武術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2.1.3 促進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發展
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推行初期,對參加鍛煉的學員進行了多項生理測驗。研究表明:在被測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率、主觀體力感受程度及等心理和生理指標變化規律及趨勢大體一致。另外也對《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運動強度進行了測驗,通過研究表明武術健身操都類屬于中小運動負荷程度的有氧運動,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課間的健身鍛煉項目。
2.1.4 幫助練習者塑造外柔內剛的意志品質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被家人寵著、溺愛著,不僅身體素質相對較差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弱。面對此種狀況,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獨立自強的習慣。然而武術正合此意,只要青少年堅持積極訓練,不斷的磨練自身意志,讓這種堅韌的意志潛移默化到青少年的生活,有利于青少年改掉不良習性,為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2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武術推廣的劣勢(W)分析
2.2.1 校園武術內容枯燥、套路復雜
武術教學套路動作與其它運動項目相比更加復雜,對身體協調性要求也較高。很多學生反映武術課要比其它體育課更累,而且如果耽誤了一節課,可能就會對后面的學習內容造成影響,導致學起來更吃力。武術入門時要從手法、步法學起,而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活潑好動,不受拘束,所以武術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顯得有些乏味。武術內容的枯燥、拳法的復雜等都使得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望而卻步,繼而選擇學習自己喜歡的其他運動項目,這無疑成為武術在中等職業學校學難以普及的重要因素。
2.2.2 訓練周期較長、教學方法單一
武術走進校園肩負著傳承中華武術精神、弘揚民族精神的重任,但因武術存在固有的弊端——訓練周期較長,成效表現多為隱性形式,評價方式很難量化。在學校武術教學中,怎樣體現不同套路的演練風格以及提升練習的技巧,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整個教學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單一的武術教學手段和方法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在大多數學校中,優異的運動成績需要經過長期的運動訓練獲得,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對訓練方法的更新創造是不容忽視的,面對繁重的學業負擔與艱難的升學歷程,不少學生都選擇了放棄亦或停止武術訓練。
2.3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武術推廣的機遇(O)分析
2.3.1 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扶持
2010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推廣實施〈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通知》。“并在2010年9月1日決定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內推廣實施武術健身操,主要學習內容以武術技擊動作為主,表現形式以廣播操為主,從而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課間操的內容得以充實和豐富、改善以青少年兒童身體和心理健康為目的地體育活動方式。”武術運動作為重要的群眾性體育項目,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充分重視。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逐步實施,各級體育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組織的武術運動比賽和活動也越來越多。
2.3.2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師的年齡、學歷結構比較合理
通過問卷調查可知,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師學歷水平和年齡構成都是較為合理匹配的,40歲以下的體育教師占比約89.4%,年輕的體育教師更易于接納外來新鮮事物,更能較快的學習和發現新的知識,從體育這個學科上看,教師的年輕化有利于該學科的發展,對一些難度動作的展示和一些對體能要求較高的項目,年輕教師更能勝任。87.8%為本科以上學歷,在校期間都進行過武術普修或專修課程學習,具備武術教學能力。
2.3.3 家長對學校開展武術運動的積極態度
調查中發現,接近90%的父母對學校開展武術課程是認可的,也希望孩子參與到武術等體育活動中去。通過與學生家長的交流,他們支持孩子參與傳統武術運動,既能增進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又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還能磨練堅韌的意志。家長的態度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參與武術運動起著重要作用,對中等職業學校推廣武術運動是非常有利的。
2.3.4 豐富的武術教練資源
每年都會有大量武術專業的畢業生,在體育院校經過四年的專業培養,無論是在理論知識還是專業技術方面大部分學生已具備了擔任武術教練的資格,有足夠的能力勝任武術教學訓練的工作。與此同時,一些相當規模的武術館或俱樂部也會相應的培養一定數量的教練員,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培養體系,教育相關部門應該充分的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為武術運動的開展提供充足而又優質的師資力量。
2.4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武術推廣的威脅(T)分析
2.4.1 武術走進中等職業學校方向不明確
從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發現,社會對于武術真諦的認識較為模糊。認為武術只是強身健體、防身自衛的手段,并沒有把武術精神和學習武術的宗旨首當其沖,更沒有深刻認識到學習武術對自身和對社會的意義。這說明中等職業學校武術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像預期那般進行思想教育,而只停留在技術教學層面。這就難以屆定武術與其它體育項目的關系,沒有考慮到武術文化的現代價值。
2.4.2 外來文化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強,使得部分學校基礎教育教學呈現出崇洋媚外的現象,而且升學考試主要以考查外來知識文化為標準選拔優秀青少年學生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很多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竟然遺失殆盡,對此我們決不能不給予高度的關注和反思。
盡管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未能獲得其應有的關注和認可。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武術的了解可謂鳳毛麟角。很多學生都覺得武術與其他的運動項目相較之更復雜難學,套路動作以及每個動作間的銜接難以掌握,對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要求較高,練習成效較慢,所以積極性不是很高。與此相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國外很多國家卻把我們國人所忽視的傳統武術文化當作寶貝,他們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比如在新加坡的中等職業學校中體育教學中,武術是其必修課的內容,還有在日本的體育教學中,“武道”作為體育課中必修課的內容,學生能夠學到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而武術在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推廣過程中卻遭遇了如此尷尬境況,實在是讓人悲痛。
2.4.3 國民對體育的認識偏見
在我國民眾眼里,“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似乎是體育人特有的標簽。大多數人評價說:體育只是一項運動,體育同學習、智力、素質、品德是完全不相干的,對“體育運動”的理解和認識還停留在基礎層面上。在眾人的印象中,從事體育的學生就是在玩,在學習上肯定是用功較少、不務正業,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走“旁門左道”。要不然就是心有旁鶩,沒有把心思放到學習上。然而現實并非如此,喜歡運動的學生都比較靈活聰慧。只不過,他們不是“書呆子”類的聰明,而是趨向于更加靈活,思維更加敏捷,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更容易適應環境。
2.4.4 日漸萎縮的武術人口
在幼時的記憶中,不少的鄉村都有練武的習俗,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當夏日的傍晚,村頭的空地上,師父帶著一幫孩子們在練習扎馬步、踢腿、劈叉和沖拳等等。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農村很難見到習武的影子,青壯年外出務工掙錢,留守老人照顧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們的課余活動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取而代之的是電視、手機、電腦和游戲。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乃至農村隨處可見到跆拳道館、泰拳館、拳擊館,鮮見有武術館,而且跆拳道館異常火爆,深受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喜愛,這似乎是我們中國武術的悲哀。顯而易見,我國的武術人口正在日益萎縮,外來拳種的風靡使得我們傳統武術處境尷尬,僅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堅守著我們的傳統武術。如果傳統武術失去了民間這塊生存的沃土,那么校園武術的推行將失去根基。
3.1 傳統武術自身有很多優勢,其豐富而又濃厚文化底蘊,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武術精神,對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塑造外柔內剛的意志品質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3.2 傳統武術自身特點對武術運動的校園推廣有一定制約和限制。如傳統武術種類繁多,校園武術內容枯燥、套路復雜,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容易失去興趣。武術運動需要長時間積累,成效顯現滯后。運動就難免受傷,這是不可回避的現實,也是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另外武術運動至今未能入選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也限制了武術運動在大眾中的傳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武術運動在中等職業學校校園的推廣。
3.3 武術進校園處在關鍵的歷史機遇期,國家把全民健身已經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這無疑為我們武術的推廣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契機。體育教師年齡、學歷結構比較合理,家長對學校開展武術運動的積極態度。另外,每年高等院校以及武術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潛在武術教練資源,這為武術進校園打下了堅實的師資基礎。
3.4 武術運動在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推廣目的不夠明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武術缺乏持久的原動力和明確的目的,武術禮節和武德教育方面相對欠缺。其他體育項目在校園中開展帶來的競爭,以及近幾年外來文化的影響,國民對體育的認識偏見和日漸萎縮的武術人口對校園武術的推廣都造成了一定威脅。
[1] 趙飛.中小學學校武術教育的歷史回顧與重要性[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6(3):121-122.
[2] 王國成,高亮.學校推廣武術段位制的優勢與策略研究[J].吉林體育學報,2011,27(3):45-46.
[3] 郭朝陽,趙耀.膠東半島濱海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SWOT分析[J].北方經濟,2007,(5):27-28.
[4] 康戈武,洪浩.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R].北京: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2006.
[5] 張峰,閏民.學校武術教育的自覺與反思[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25(3):55-58.
[6] 姜濤,姜梅.淺議SWOT法在中國城市規劃戰略分析的應用[J].現代城市研究,2005,(12):51-61.
[7] 仝茂花.新形勢下普通中小學開展武術競賽的瓶頸與發展對策——以河南省普通中小學為例[J].搏擊(武術科學),2009,(10).
[8] 袁牧,張曉光,楊明.SWOT分析在城市戰略規劃中的應用和創新[J].城市規劃,2007,31(4):53-58.
[9] 彭鵬,曾于久,江玲玲,龔慧萍,栗勝夫,鄭勤,張繼生.華中地區中小學武術教育調研報告[R]北京: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組編,2006.
[10] 王家忠.安徽省高校實施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2004,(4):106-109.
The SWOT Analysis of Wushu Populariz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Shandong
Wang Wenxi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romote the spread of Wushu spirit am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further inherit and develop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s, SWOT analysis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status of martial arts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result: 1. Wushu has a positive effec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low requirement is easy for the school to popularize; 2.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restricts the promo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campus to a certain extent; 3.The task of realizing the healthy state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martial arts to promote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ampus. The goal of Wushu promo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is not clear,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mechanism,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system training,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Wushu;SWOT analysis
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校本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140158)
王文霞(1969-),女,山東沂水人,高級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課程教學。
濟寧市高級職業學校,山東 濟寧 272031 Jining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 Jining 272031, Shandong, China.
G80
A
1005-0256(2017)01-0023-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