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基于通識教育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①
劉瑩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近年來,教育模式發展顯著,而且很多教育模式在諸多高校都呈現出專業化傾向,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夠對本專業的知識進行了解和學習,這導致了他們對非專業知識了解的匱乏。據此,很多高校開始注重通識教育的開展,并要求大學生不僅要學好本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加強通識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
通識教育 大學體育 教學改革
大學生在體育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利用通知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本專業學習效果。近年來,高校體育教育已經十分注重學生的通識教育,而且將體育教育和通識教育進行融合,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身心健康度的教育目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只有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家建設者。通過加強通識教育,可以很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健康意識,進而培養他們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而且通識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學生走向社會之后能夠更快地適應,并能夠在社會這個大學堂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強通識教育本身就是對體育教學內容和評價模式進行的一次升華,而且通過通識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自動形成鍛煉意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健康素質,并能夠增強他們的綜合素養。
高校體育教育極為重要,通過體育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增強他們的適應力和心理素質。通識教育必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而且還需要創新更多的教育模式,并通過靈活實踐來提升教育效果。這對于豐富體育教育模式,創新體育教育組織形式同樣意義顯著。實際上,通識教育就是當前體育教育模式的重要補充,也是對當前體育教育模式的創新。這種補充主要是借助于體育社團、俱樂部以及選修課來實現,通過這些方式開展通識教育,可以更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也能對運動技能和體育理論進行更加充分的實踐。
3.1 構建先進的體育通識教育理念
高校在進行體育教育創新改革時,需要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限制,要積極引導全校教職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學習通識教育理念和內涵,并能夠對通識教育和體育教育之間的作用關系進行深刻了解。要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創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通識教育理念,并通過該理念來指導體育教育改革工作。在不斷提升學生運動技能和體育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創新力、道德思想和身心健康等領域給予高度重視,而且要在諸多教育活動和實踐中落實這種通識教育理念。
3.2 基于通識教育的體育教育目標及主體改革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育更多是以老師為核心進行教育,對此要進行革新,要讓學生成為體育教育的核心主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需求和愛好以及能力給予全面的調研,在滿足學生個體差異化需求的前提下,給予針對性的教育改革,并構建完善的以老師為引導、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新型教育結構關系。另外,高校要基于通識教育構建明確的改革目標。要擺脫傳統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模式,而是將意志、情感和身心健康、適應力等諸多層面納入其中,進而構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而且在此目標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每次的教育活動中都能夠獲得知識,并能逐步達成最終的教育目標。
3.3 基于通識教育開展體育教學課程改革
基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來創新體育教學課程,要實現這點,還需要對通識教育戰略目標給予良好把握,并基于學生具體情況,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所涉及到的體育教育課程和改革都需要以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為基礎。另外,在豐富體育教育內容時,還需要結合不同專業學生對體育素養的要求來進行優化。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學生的道德、文化、身心和創新、實踐等各類素養融入其中,從而推動其全面發展。
3.4 基于通識教育開展體育教學模式改革
在通識教育模式下,高校的體育教育改革要注重方式的多元化革新,要盡可能地應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并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綜合素養的培養等諸多內容融入一體。開展基于項目的教學法,利用相應的體育專業知識來構成相應的專項教育項目,老師在項目教學法中,可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并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也能夠利用案例分析法來形象教學。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應用各種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通過小組形式來對體育知識加以討論學習,促進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小組討論之后,老師需要給予相應的總結,并給出相應的指導結論。此外,還能夠使用問題引導教學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和體育知識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最后,作為高校,一定要對體育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將學生的人文素質納入其中,并利用相應的實踐體育教育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3.5 基于通識教育視角加強體育教育隊伍建設
開展通識教育,實現教學改革和目標,就必須要有高素質的師資力量給予支持。作為高校的體育老師們要提升對體育教育改革和通識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思想,積極主動地學習有關體育的專業知識,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另外還需要結合學生個體的差異和特點,采用因人而異的教育模式,這就意味著老師需要掌握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教育方法。此外,高校還需要激勵老師進行體育教育模式的探索和革新,并為他們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從而不斷提升體育老師的專業素養,并能夠始終保持活力,做到與時俱進。另外,高校還可以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增強老師自我主動提升綜合素養的積極性。還可以發揮領頭羊作用,選拔一些優秀的體育老師作為榜樣,并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這樣不僅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和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夠在老師圈子里營造一種創新教育環境。
3.6 基于通識教育視角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改革
第一,高校需要構建完善的多元評價內容。傳統的評價模式主要是結果性評價,對此要進行創新,將學生的體能、知識和技能、實踐能力、學習態度和團隊精神等諸多內容納入評價體系中,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評價內容的完善度。第二,采用靈活的評價方法。在評價方法上,要靈活地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而且還需要將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結合來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夠提升評價的準確性,也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第三,構建多元的評價主體。除了老師作為評價主體之外,還需要引入學生這個評價主體,也就是說,在評價體育學習效果時,也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甚至還可以將家長的評價和同學的評價納入其中,這樣才能夠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并為體育教育的改革、學生的學習提升提供良好的評價基礎。
總之,通識教育現在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綜合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體育教育的本質就是育“體”,只有把本質工作做好,才能實現人的綜合和全面發展。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也需要以此作為根本。基于通識教育的高校體育教育改革除了上述提及的幾點改革之外,還應該將相關的改革工作落實到實處,并提升改革的可操作性,同時還需要構建推動通識教育的長效機制。
[1]彭明娟.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育改革[J].雪蓮,2015 (11Z):77.
[2]李赫.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8):312.
[3]王兆克.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要點探究[J].新課程(中),2014(6):44-45.
G807.4
A
2095-2813(2017)01(b)-012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127
劉瑩(1983,7—),女,漢,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