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玲
(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16)
職業院校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實證研究
余曉玲
(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16)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需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基于此,文章從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角度進行闡述,通過闡述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現狀,提出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具體措施,同時對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成效進行闡述,為職業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評價體系 實證研究 體育教學
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國家開始對高等教育實施改革,高等教育由傳統的精英教育逐漸向大眾教育轉化。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開始向高等職業院校轉型,通過轉型向社會輸送更多、更優秀的職業技能人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轉型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在高等職業教育中,職業院校體育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創新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創建全新的體育課程體系,這是體育教育界面臨的重要問題。該文在對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構建全新的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并對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進行實踐,為職業院校組織開展體育課程體系改革工作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該文選擇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2015級10個教學班的400名學生作為課程體系教學改革實踐的研究對象,在這400名學生中,男生250名,女生150名。
1.2 研究方法
在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采用文獻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該職業院校體育課程設置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內容。同時,采用問卷調查、體質測試等方法,對構建的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進行教學實踐,并對比分析實驗前后學生對待體育課的態度和興趣,以及學生的體質、運動技能、體育能力等各項指標。實驗時間為一學年,從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實驗前后發放400份《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育現狀調查問卷》,其中收回386份,回收率為96.5%,其中有效問卷362份,有效率為90.05%。實驗后回收問卷379份,回收率為94.75%,其中有效問卷371份,有效率為92.75%,同時在教學實驗前后,分別對400名學生進行體質、素質等指標的初測與重測。
從實際情況來看,對于轉型后的職業院校來說,在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方面,依然沿用傳統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過于落后,并且由于教學內容過于復雜,學習內容存在重復性,因而難以突出時代性、健身性等特點。另外,在評價手段方面,主要側重理論考核評價,評價方式傳統,沒有從學生體能、運動技能的角度對進行評價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體育教育評價指標的多維性、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以及評價方法的綜合性。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其目的是幫助教師提升體育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技能,進一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在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始終要以該目標為核心。
3.1 樹立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理念
在我國,隨著各項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生產、管理等一線實用人才方面,社會提出更高要求,強調職業教育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確保人才資源身心的健康。對于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來說,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樹立全新的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理念,推行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等教學原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增進身心健康和樹立健身意識,進一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2 設置課程
在高等教育中,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普遍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從培養目標來說,職業教育側重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可以說,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級技能的實用人才。在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中,體育作為一門基礎課,其內容需要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3.3 課程內容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在設置課程內容方面,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同時綜合分析體育場地設施、師資資源、學生的專業特點等因素,基于此,一年級的課程內容男生以籃球、武術等傳統項目為主,女生以乒乓球、健關操等傳統項目為主,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田徑項目,因為這些項目具有娛樂性、休閑性和競爭性。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設置課程內容需要根據學校的師資、場地設施等情況,注重學生的個人愛好,課程內容突出實踐性、時代性等,通常情況下,主要以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內容為主。
3.4 教學組織形式
職業院校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需要打破班級、專業的界限,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性別、技能水平等),采用分項班級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為學生實施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提供保證。
3.5 豐富教學手段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通過豐富教學手段,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豐富教學手段也是體育課程改革的基礎所在?;诖耍殬I院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由傳統的教師訓練式轉變為學生探究式,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因素融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激發其學習的熱情。
3.6 完善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
在建設、發展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學習評價體系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體育課程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借助學習評價體系有利于職業院校實現課程目標。通過完善學習評價體系調整體育成績評價指標和權重,通常情況下,體育理論知識、身體素質、選項運動技能、學習態度、合作精神的權重分別為10%、20%、50%、20%,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將運動能力、情意表現等因素融入到考核內容中。通過完善學習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參與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發展。
4.1 影響學生體育課的興趣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其從事體育活動的意志力受體育興趣的影響和制約,并且,體育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體育的方向,同時決定著體育學習。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通過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明顯提高。另外,從學生個體來看,明顯出現可喜的變化,例如,在體育課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升,這種現象在女生身上最為明細,過去的站、聊、溜現象不見了,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遜于男生,這就是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成效所在。
4.2 影響學生的體質健康
從職業院校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實際情況來看,實驗前后男生、女生的各項素質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提升,雖然這些變化與這一階段的生理特點有一定的聯系,但是,也充分說明新的評價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式學習,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運動愛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終身的體育意識,同時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體質健康水平。另外,由于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活動量增加,對于部分肥胖的學生來說,借助體育課實現了減肥、健身的目標。
4.3 影響學生的運動技術、技能掌握
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興趣和愛好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對于職業院校來說,通過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基礎班的學生提高運動技術、運動技能,尤其是第一學年的特色課程學習,學生的素質、協調能力等都有了明顯的提升,經過為期一學年的訓練(專項技術、技能),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目標基本被學生所掌握。
4.4 影響學生的體育能力
職業院校在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后,學生的各項能力與構建驗前相比較都有顯著提高,同時,學生還自發組織了專業之間、班級之間的各項比賽,組織能力、裁判能力、參與人數甚至觀看人數都有了全面的提升。這些充分說明,新的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所反映的實踐性、綜合性等特征,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了多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技能,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到實踐中,發揮體育課程的功能和價值。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其目的是提高體育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技能。
(1)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體現了體育教學的基礎性、實踐性、健身性等課程特征,對此,職業院校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自身的體育資源優勢,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2)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學生的專項運動技術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3)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對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知識結構,以及專項素質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此,體育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學生觀,推廣使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4)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構建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需要對自身的條件、師資資源以及學生需求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整合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不斷開發體育課程資源,豐富職業院校體育課程體系,進一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侍勇.財經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與研究[J].運動,2012(20):77-79.
[2]史立峰.從五位一體的目標體系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J].山東體育科技,2016(3):79-82.
[3]劉麗萍.福建省衛生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現狀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3):60-62.
[4]邵海英.基于能力本位的社會工作專業“心理咨詢與輔導”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2(9):115-117.
G807.02
A
2095-2813(2017)01(b)-01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