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偉
多元素剖析小學生的足球比賽意識
文/劉 偉
校園足球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足球技、戰術能力,還要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足球比賽意識。從多元素入手,剖析學生的心理因素,增強其技、戰術能力,全面提高他們的足球比賽意識。
校園足球;足球教學;學校體育;足球比賽意識
小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較差,對自己的比賽能力不能很好地做出預計。有的學生對自己完成比賽的能力期望過高,在比賽過程中表現出敢于拼搶,為了搶到球可以不顧及自己和別人的安全,并且善于在比賽中展示自己,喜歡自己突破。有的小學生自我效能感較差,對自己完成比賽的能力沒有信心,表現出在比賽時,不敢搶球,傳接球時不果斷,易受外界環境干擾,沒有獨立的比賽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比賽行為,及時指正學生的錯誤意識,通過信息反饋,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比賽。體育教師還要關注個別學困生,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指導,確保他們在比賽中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足球比賽中競爭與合作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二者缺一不可。小學生的競爭意識較強,合作意識較差,表現為好奇、易動、情緒不穩定。他們在比賽中喜歡冒險,總是很多小學生聚在一起搶球,而且不愿與同伴合作,在賽中配合少,這是體育教師面對的共同的難題。競爭需要比賽雙方有共同的目標,還要有雙方共同爭奪的同一對象,最后,一方獲得勝利。同樣,在足球比賽中,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心,敢于拼搶,提高競爭意識。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比賽中與同伴密切配合完成進攻或防守任務。
體育教師進行足球教學時,要講清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結合足球比賽演示、練習不同比賽場景的技、戰術練習。教師可以用2vs1、3vs3等練習方式,使學生明確既要敢于爭搶球,又要與同伴配合,共同完成射門。足球是一項團隊體育活動,場上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他們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各自的任務。既要大膽去突破,又要果斷傳球與同伴打好配合,發揚團隊精神,共同努力贏得最終的勝利。
足球的技術很多、很復雜,包括踢、停、頂、運等許多技術,每一項技術又有許多的技巧。例如,就單講踢球,學生可以用腳內側、腳背正面、腳背內側、腳背外側、腳后跟來踢球,再加上變向、推壓、挑、撥等細微動作,就更復雜了。只有把每一項技術、動作練習熟練以后才能更好地靈活運用于比賽中,技術能力提高后,與戰術練習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比賽能力。所以不能單一地練習足球技術,要滲透比賽意識。練習過程中每一次的傳接球,每一次跑動都要有針對性。體育教師應該把單個足球動作技術練習融入到比賽中進行,講清楚這個動作在比賽中的作用,使學生明確它的實踐應用性。練習久了,學生就會形成條件反射,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會下意識地做出護球動作或者變向、加速等反應。等到進行比賽時,也就能熟練應用所學的動作技術,比賽能力也會得到發展。
學生的足球知識掌握情況,技、戰術常識的了解程度,也是提高小學生足球比賽意識的重要因素。讓學生了解場地劃分包括大禁區、小禁區、左右邊區、前后半場,還有位置任務,如前鋒、前衛、后衛等分別承擔著不同任務,各司其職。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比賽的空間概況,這樣在比賽過程中他們會下意識地去觀察整個場地情況,賽場視野自然也就開闊了。他們的傳球、突破、跑位的場域意識會隨之寬廣。
學習戰術知識對提高學生的比賽能力有很大幫助,掌握足球戰術的應用,就能在比賽過程中運用戰術提高比賽的獲勝機會。例如,在比賽中制造越位這一戰術,學生了解這一戰術后,他們的后衛隊員就會整體向前移動,以限制對方前鋒的跑位。學習了這些戰術知識后,學生在比賽中得以實踐應用,久而久之,學生的比賽意識就會自然提高。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比賽視頻,他們會帶著崇拜的心理去模仿足球球星的過人技巧及精彩的技術。這樣就提高了他們的足球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樣他們會在課下討論那些精彩動作,自覺練習視頻中的動作技能,增加了學生的觸球次數。學生觀看足球比賽視頻時,球星的戰術意識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也會無形地進入到學生的腦海中。比賽時,小學生就可能去嘗試模仿球星的技術,運用球星的戰術,這樣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足球比賽意識。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小學生學習足球不僅是練習一些技術,做一些耍球的球性練習,更重要的是要積累比賽經驗,開拓視野,多了解足球知識。既可以聽體育老師或者同學講解經驗,也可以自己進行實戰反思,積累的經驗豐富了,學生的足球比賽意識也會相應提高。
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按照教學計劃增加足球比賽節數和次數,多一些實戰練習。體育教師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校園足球基本要求,合理搭配授課內容。既可以使用小場地比賽,也可以專門制定以局部或整體戰術為主的比賽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賽中磨煉自己的技、戰術應用能力,提高足球比賽意識。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會遇到體能分配不均、情緒不穩定、易單獨行動等情況。但是,體育教師仍然要鼓勵他們堅持比賽,自己處理場上的不利因素,及時進行自我調整。賽后,教師要進行總結,對學生的表現應以鼓勵為主,同時也要糾正學生的不合理比賽行為。可以組織學生大膽發言,講出自己在比賽中的體會,共同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也可以布置100~200字的小結,督促學生養成反思的好習慣,積累比賽經驗。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周登篙.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5]郭玉江.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積極情緒擴建理論模型構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5):72-76.
[6]張慶春.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47.
[7]陳俊同.我國義務教育中足球教育的現狀與對發展足球運動的關系研究[J].時代教育.2013(3):190.
[8]劉玉蘭.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90-91.
G633.96
A
1005-2410(2017)08-0060-02
(吉林省臨江市大栗子街道中心小學 1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