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一帆
(晉中學院 山西晉中 030060)
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研究①
應一帆
(晉中學院 山西晉中 030060)
籃球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重要部分,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文通過籃球文化豐富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養,促進高校體育的社會化等方面研究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并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提出建議,以便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
籃球文化 高校體育 教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籃球項目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并深入研究籃球文化。在當今社會,籃球文化已成為籃球項目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對籃球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能夠激發大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增強籃球項目對學生的吸引力,拓寬學生的體育知識面,提升學生的體育專業素養,促進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讓大學生不僅練就高超的籃球技術,而且提升籃球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籃球運動在中國同時在世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從過去簡單的競賽項目轉變為當今社會對政治、社會生產力和文化傳播都有一定程度影響的一種新型文化載體。隨著籃球運動項目的普及,籃球文化也在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
籃球文化屬于社會文化的范疇,由物質、精神、行為等元素組成。高校籃球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融合了一定的校園文化,而且包含與籃球運動有關的思維方式、行為特點等文化現象,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自身存在的獨特作用,具有社會性和時代性。
高校籃球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能夠提升學生的體育專業素養,引導大學生養成正確的籃球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2.1 籃球文化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
籃球文化中蘊含著多種形式的運動技巧和運動風格。通過對籃球文化的學習,能夠將籃球文化中不同的運動技巧和風格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從而更好地促進籃球運動教學目標的實現。籃球文化中的相關運動技巧及體育制度,是籃球運動發展的基礎,也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進步。
2.2 籃球文化提高了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
籃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項目,對運動者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很多動作都是在雙方的對抗中進行和完成的。在整場比賽中,要求隊員在不斷奔跑的同時,能夠隨機應變,熟練完成運球、傳球、跳躍、投籃等一系列相關動作。而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要籃球運動者對籃球文化有系統的了解,對籃球運動技巧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并在不斷的訓練中反復琢磨和思考。在訓練的過程中,運動者的身體素質、奔跑速度、耐力和彈跳能力都會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這樣不僅增強了籃球文化本身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而且使得學生在籃球運動的學習、練習和比賽中少走了很多彎路,并提高了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籃球專業能力。
2.3 籃球文化提升了高校學生的文化素養
籃球運動在高校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無論是體育專業還是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把籃球運動作為一項日常運動項目,給高校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緩解了學生的壓力。學生在打籃球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大汗淋漓之后勝利的喜悅,能夠體會到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所帶來的成功,從而提高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和積極性。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無形的籃球文化,擴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網,不同專業不同班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一起活動,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開發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2.4 籃球文化促進了高校體育的社會化
籃球運動不僅僅深受高校學生的歡迎,籃球運動也是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籃球文化是建立在全球各個國家籃球運動基礎上發展著的、多元化的文化體系。多元化能夠促進籃球運動的發展,促使全世界籃球文化的源遠流長。籃球運動在我國高校的廣泛開展及籃球文化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能夠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相關政策的落實,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促使體育教學的形式多元化,提升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社會化發展。
3.1 高校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
為了提升傳統籃球文化在高校教學當中的影響力,并在學校范圍內形成高校自身獨特的籃球文化,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學,讓學生除了在上課時間能夠學習到專業的籃球知識,了解傳統籃球文化,在課余時間要定期組織不同專業、不同班級之間的籃著。
2.3 學校體育建設資金缺乏
體育教學改革的專項化是響應國家政策的必行之舉,也是建設特色學校的途徑之一。但需要的投入也相應較多,如場館的建設、各大賽事的舉辦、教師的外出學習及進修等。目前,各大升學考試都是以文化課的學習成績為主,雖然體育成績的占比越來越大,但仍然處于次要地位。政府給學校的撥款是定量的,而且大部分資金都用于投入到其他學科的項目教學,體育占比較少。
3.1 積極培訓及引進專項人才
加強對教師的專項培訓,提高老教師的專項教學能力。在每年的教師招聘中,適時地招聘專項體育教師,主要側重招聘小球類項目的體育教師,加之合理分配教師的工作。
3.2 加強學校設施建設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就是讓學生走出室內,到室外在陽光下進行體育運動。各大學校應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的需要,加大用于建設排球、網球場地以及室內體操館等的經費投入,更好地服務于平時小球類課程的教學。政府應為學校場地設施的建設提供經費保障,貫徹落實教學專項化改革,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3 增加體育資金投入
近幾年體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逐年上升,國家政策支持,政府重點關注,學校積極響應。因此,為更好地貫徹國家政策方針,實現學校教學專項化,應增加體育資金投入比重,加大體育科研力度,為教學專項化提供物質保障。加強多媒體設施建設,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對體育的喜愛和對體育理論的深入理解。
教學專項化改革堅持“身體健康為首要,全面培養學生”的指導思想,以“使學生更好地發展”為核心理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改革之后的學校強調最關鍵的是要教會學生運動技能,在精不在多,學生現在學習興趣高漲,應充分利用,形成積極、高效的良性循環。而運動技能的習得也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上課的興趣,更好的完成課程目標。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好處顯而易見,在學生興趣的促使下,學生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積極鍛煉,增強了學生的體質,為終生體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山東東營市啟動中小學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試點[J].新課程研究,2014(10):5.
[2]王紅英,任書堂,劉雪麗,等.上海市部分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探索——以操舞類校本課程實例為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1):81-84.
[3]蘇新全.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G841
A
2095-2813(2017)02(a)-01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4.124
應一帆(1983,5—),男,漢,浙江東陽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