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勛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63)
探討高校游泳教學中準備活動的重要性①
王立勛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63)
體育活動一般分為準備活動、教學活動、結束活動3個部分。其中,準備活動是一個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內容。游泳作為體育活動之一,準備活動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準備活動的缺失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因此其不可缺失。該文結合目前高校游泳教學中準備活動的現狀,著重闡述準備活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校 游泳教學 準備活動 重要性
體育活動的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在進入正式教學內容之前,都需要一定的準備活動,這一點非常關鍵。游泳作為一項體育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在高校游泳教學中,如果指導教師直接開展游泳訓練,那么就很難確保學生不會出現肌肉損傷等情況。游泳前的準備活動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為它同樣是游泳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因此,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教師要在尊重游泳訓練的基礎上,重視游泳之前的準備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減少直接游泳運動可能帶來的肌肉拉傷,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
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游泳運動員在游泳訓練時的表現都挺好,但是游泳技術發揮的卻不那么令人滿意。究其原因,實際上問題就出在準備活動不足上。筆者認為,游泳前的準備活動是游泳訓練不可或缺的必要環節。因而,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教師要將準備活動納入到游泳訓練當中,形成科學的訓練體系。這樣的話,學生在平時游泳訓練中的水平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相關的體育研究表明,那些在賽前進行一定準備活動的運動員,在游泳比賽中能夠調動全身器官的興奮度,讓整個身體處于備戰的運動狀態。同樣,在高校游泳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那么就可以將身體狀態迅速調整到合適狀態,在接下來的正式游泳訓練中,學生的運動能力就有可能爆發出來,最終實現超常發揮。
以上是準備活動的內容,那么準備活動的分類呢?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準備活動分為兩類:一類是心理準備活動;另一類是生理準備活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指導教師必須重視這兩類運動,才能保證學生能夠以合適的狀態接受訓練,并且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1.1 心理準備活動
游泳訓練不僅僅是身體訓練,也是心理訓練。在游泳訓練正式開始前,學生把自身的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水平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學生進行訓練的精神狀態和神經活動將更加的協調。心理準備活動一旦不充分,那么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加重,從而影響到身體的運動,血液循環等。由此導致的就是身體活動的不適應。更為嚴重的是,心理準備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在游泳訓練中的注意力,而缺少的話,學生思想拋錨,那么意外事故發生率就會大大提高。因此,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指導教師要重視心理準備活動。首先,指導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相關體育知識和游泳知識的講授;其次,指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游泳相關的安全知識,讓學生知道熟悉和了解水性。最后,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游泳畢竟需要去水下世界,有些學生難免不太適應。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緩解學生緊張。
1.2 生理準備活動
生理準備活動說的是身體上的準備活動,可以分為一般性和專門性的生理準備活動。一般性的生理準備活動是指適用所有體育活動的課前活動,比如跑步、拉伸、踢腿等,目的在于使得肌肉適應接下來的運動強度。專門性的生理準備活動是指針對某種特定的體育運動,比如,訓練學生蛙泳時,需要讓學生的膝關節、腿部等重要部位進行熱身活動,目的在于讓身體重點部位迅速進入狀態。就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的特點而言,一般性生理準備活動基本上是必備的。在一些專門性體育活動中,在進行完一般性生理準備活動以后,再進行專門性的生理準備活動。生理準備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消耗一定體力,妨礙接下來進行的正式教學內容。
經過以上的論述,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準備活動的效果有時候會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游泳訓練教學。尤其是學生參加游泳比賽更得重視準備活動,否則會影響學生比賽時游泳技能的展現。
那么準備活動到底如何地重要呢?筆者將從正反兩面加以論述。從高校游泳教學實踐中發現,那些在正式進入游泳訓練之前沒有進行準備活動的學生,當其身體由平靜轉入運動時,身體的運動器官和肢體關節會有明顯的不適感。一旦學生突然發力,就很可能出現肌肉抽筋。在游泳過程,肌肉抽筋是很危險的身體狀態,輕則影響游泳速度,重則可能造成溺水等危險。那么,如果在進入正式的游泳訓練教學前進行了準備活動呢?筆者認為,進行一般性生理準備活動可以起到預熱身體的作用,讓身體的各個器官、肢體關節以及肌肉都處于一個“備戰”狀態,加速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這種身體的興奮狀態與游泳訓練的強度相適應,不至于讓身體出現損害。再者,進行專門性生理準備活動,可以讓游泳訓練的幾個特別器官得到強化訓練,讓學生在游泳訓練中發揮出最大的水平。此外,準備活動也包括心理準備活動,進行心理準備活動能讓學生的神經處于張弛有度的狀態,不至于害怕水下運動。
與此同時,在準備活動中還要對自我身體狀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因為游泳運動十分耗費體力,往往是平時的數倍。體力上不足的學生進行游泳訓練要適度,不宜過度。對于那些患有高血壓、傳染病、皮膚病的學生不宜參加游泳訓練,以免進一步擴大傷害。女生在例假期間,應當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護措施才能進行適度的訓練。
3.1 注重游泳基本知識的講授
高校游泳課程不僅僅是一門實踐課程,而且是一門理論課程。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游泳理論知識同樣重要。游泳理論知識主要涉及游泳相關概念,游泳技能與技巧,游泳安全,危害防護等知識。這些理論知識可以更好地指導游泳實踐。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游泳實踐中學習游泳。因此,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指導教師要注重游泳基本知識的講授。游泳基本知識的講授不僅僅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還可以利用學校的宣傳欄、校園網站等平臺加以宣傳。當然,如果教師想要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游泳訓練的興趣,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有游泳比賽,在觀看游泳比賽中學習游泳,還能增強與游泳相關的安全知識。通過游泳基本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游泳動作的要領,從而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效果。
3.2 創新游泳教學方法
在高校游泳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在游泳學習之初,對游泳的興趣不高。究其原因,有兩方面:第一,學生本身對水有一定的恐懼感,并且肢體不協調。第二,指導教師訓練方法單一,讓學生覺得游泳就是玩水。筆者認為,第一個原因是暫時的,可以通過訓練加以解決。第二個原因才是比較關鍵的。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游泳學習的興趣,指導教師應當創新游泳教學方法。比如,將游泳與游戲相結合,寓教于樂。利用游戲創造輕松歡快的氣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泳學習中。此外,游泳教學要講究整體與個體的同一。詳言之,一些基礎的游泳訓練可以針對學生整體開展。與此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特點,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訓練效果。
總而言之,高校游泳教學不僅可以使得學生身體素質得以加強,身體形態得以塑造,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心智,增強學生的勇氣。在高校游泳教學中,做好游泳前的準備活動,可以使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達到適合游泳訓練的狀態,從而為正式的游泳訓練奠定好基礎。
[1]鄭宏偉.高校游泳教學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174-175.
[2]陳誠.高校游泳教學準備活動重要性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7):103-104.
G861.1
A
2095-2813(2017)04(c)-013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32
王立勛(1989,1—),男,漢,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游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