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圓孟小琛
(1.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2.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100069)
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氣質類型的調查研究①
鄭方圓1孟小琛2
(1.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2.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100069)
當今我國的競技體育能否取得好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最初的人才選拔。為了沖擊更高的目標,就要求鐵人三項教練員在選材時不僅要在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生理機能等方面進行考慮,還應考慮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人格特質等。該文選取與運動員心理學密切相關的陳會昌六十氣質量表作為指標,將參加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訓練營的運動員氣質類型作為切入點,力求可以為教練員選拔專業鐵人三項運動員作心理方面的依據。運用問卷調查法,對1996—2000年出生的青少年運動員30人進行了調查。通過統計數據結果分析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氣質類型特點,望日后對鐵人三項運動員選材工作的進行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鐵人三項 青少年 運動員 氣質類型
鐵人三項運動誕生后數年間成為了世界范圍內發展最快的體育項目之一。鐵人三項比賽的標準距離為游泳1.5 km,自行車40 km,長跑10 km[1]。大約用時兩小時左右,隸屬多項組合項群[2]。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主要參加半程的比賽,即游泳0.75 km,自行車20 km,長跑5 km。我國競技體育對于鐵人三項運動的發展十分重視, 但由于起步較晚等諸多原因在科學選材和科學訓練方面仍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摸索。在關注運動員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生理機能等方面的同時,缺乏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的選材。氣質是指那些主要是與生俱來的心理或行為特征,是指人格中最穩定的、在早年就表現出來的、受遺傳和生理影響較大而受文化和教養影響較小的那些層面[3]。并且不依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典型,相對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4]。然而往往在選材中,氣質類型這一具有先天性、遺傳性的氣質特點卻容易被忽視。針對這一現象通過對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氣質類型的分析,力求可以為鐵人三項運動員的選材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并把運動員氣質類型運用到實際選材工作中,做多方面的選擇,為成功培養后備人才奠定基礎。
運動心理學把氣質類型分為4種: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膽汁質相當于神經活動強而不均衡型。興奮性很好,脾氣暴躁,精力旺盛,興奮時,決心克服一切困難,精力耗盡時,情緒一落千丈;多血質相當于神經活動強而均衡性。熱情、外向、有能力、適應性強、精神愉快、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注意力易轉移、情緒易改變;粘液質相當于神經活動強而均衡性。平靜、善于克制忍讓、生活有規律、不為無關事情分心、有耐久力、自信心強、嚴肅認真、但不夠靈活、易墨守成規;抑郁質相當于神經活動弱型。沉靜、內向、深刻、言行緩慢,優柔寡斷。但比較敏感,孤僻、寡欲,反應緩慢[5]。
人的氣質是各種各樣的,它表現了人的神經系統的某種特性,正如人的神經系統沒有好壞之分一樣,氣質也沒有好壞的區別。氣質只表明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不涉及心理活動的方向和內容[6]。
1.1 運動員基本情況
該文中的調查對象選取2013年10月青少年訓練營的全體運動員,訓練營由中國體育彩票公益金資助,訓練課程設置及日常管理均由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負責。訓練營地點為廣東省梅州市,雁鳴湖旅游度假風景區內。在那里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訓練生活。筆者有幸擔任游泳單項的教練員。訓練營所有運動員均是我國后備力量培養的主力軍。
1.1.1 性別
參加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訓練營的全部運動員30人,其中男14人,所占比例為46.67%;女16人,所占比例為53.33% 。
1.1.2 年齡結構參加訓練營比例最高的為1998年出生的運動員,占43.33%。由于訓練營的訓練安排主要是針對選拔參加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舉辦的,只有符合1997—2000年出生的運動員才有資格參賽,即全國符合標準的運動員已全部集結于此。參加訓練營的30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15.1±0.88)歲,男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14.86±0.95)歲,而女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15.31±0.79)歲。可見,女運動員的年齡要偏大一些,這是由于集訓運動員中有1名女運動員出生于1996年,其并沒有參加青奧會的資格,僅參加集訓。
1.1.3 教育背景
通過調查,參加訓練營的運動員中,有14人仍在上學,所占比例為46.67%;16人由于進行專業訓練已不進行文化課程的學習,所占比例為53.33%。通過統計數據可以得知,男運動員的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在仍上學的14人中,有10人是男運動員,而女運動員只有4人。絕大多數運動員都處于就讀初中階段,年齡較小。
1.1.4 參訓年限
鐵三由于其隸屬于多項組合項群,年紀小的青少年運動員參訓年齡都較短,這也是由于運動員在參加鐵人三項的訓練前多從事游泳、田徑、自行車等項目。
通過調查得知,有將近半數運動員參加鐵人三項的訓練年限是在1~2年,可見參訓年限都不是特別長,最長的運動員也只是2~3年,共有13人,僅次于1~2年的運動員。其中有3名運動員的訓練年限還不足1年,可見運動員參訓年限之短。
1.1.5 運動經歷
林燕青在《從游泳運動員中選拔鐵人三項優秀運動人才的可行性研究》中認為,游泳是鐵人三項的第一個賽程,在游泳項目中確立領先優勢,對于整場競賽來說至關重要[7]。因此,游泳運動員轉項進行鐵人三項的訓練具有一定的優勢。通過調查得知,訓練營中有60%的運動員曾經的運動經歷都是游泳,實際練習鐵人三項的運動員才占了6.67%,田徑的運動員則占了33.33%。
1.2 青少年鐵人三項訓練營運動員氣質類型
1.2.1 青少年鐵三項運動員氣質類型特點
運動項目不同,運動員的人格特征也有所不同[8]。甚至是同一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人格特征也會因任務的不同而有所區別[9]。
綜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多血質所占人數百分比最高,為26.67%。多血質的運動員神經活動強而均衡性。熱情、外向、有能力、適應性強、喜歡交際、精神愉快、活潑好動、機智靈活、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注意力易轉移,情緒易改變。但辦事重興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細致的工作;情緒情感容易產生也容易變化和消失,容易外露,體驗不深刻等。適宜于參與運動訓練。其次是粘液質,鐵人三項主要是以有氧能源供能為主,其主要心理特征是具有極強的心理耐力,能夠以超強的耐心忍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極度疲勞,能夠忍受高強度與大運動量的雙重負荷,最大限度地發揮運動員體能的潛力。具備頑強的意志品質,鐵人三項的心理特點與粘液質的特點相似,因此粘液質在長距離項目的統計中占重要位置。混合質氣質類型所占比例最大,相加所占比例為49.99%,將近半數,混合質氣質類型的特點是相對靈活,具有兩種以上氣質類型特點。
測算結果因為受運動員人數限制,僅有1人屬于抑郁質類型,抑郁質的運動員訓練熱情更不易產生, 即使加入了訓練, 熱情也不是很高,但是, 他們訓練起來十分認真、細致, 并且堅定。在實際選材訓練中很難激發抑郁質的運動員,故在鐵人三項運動員中所屬抑郁質氣質類型的比較少。
1.2.2 青少年鐵人三項男、女運動員氣質類型分布
鐵人三項男女運動員較相似,所占比例最高的均是多血質,上文提到的多血質氣質類型主要特點是較靈活善變。相比男運動員,女運動員分布更廣泛,但由于女子運動員的生理心理特點較男子復雜,因此女運動員在多血、粘液、抑郁,膽汁、粘液、抑郁,以及抑郁質均有分布;男運動員分布更顯單一。但通過統計結果得出,鐵人三項男、女運動員并無太大差異。
1.2.3 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不同運動經歷氣質類型分布
通過調查游泳運動員與田徑運動員所占比例最高的均是多血質的運動員,這兩個項目有些相似,均屬于向群理論中體能主導類。因此,調查結果差異不大。鐵人三項由于樣本量較少,只有多血、粘液質的運動員,多血、粘液質屬于混合型,混合型氣質類型相對較靈活,同時具有兩種氣質類型的優點,但他們在訓練、比賽受挫后容易采取逃避的態度,如果發生了此種情況,教練員可盡量引導他們正視現實,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 注意從挫折中吸收教訓。
鐵人三項運動訓練實踐證明:只要科學地進行訓練,游泳專項運動員不僅可以很好地適應鐵人三項的運動規律和項目特性,且項目發展空間大,成績進步速度快。從游泳專項運動員中選拔鐵人三項優秀運動人才是鐵人三項運動選材的一條科學的捷徑,其方法是可行的[10]。因此,在游泳樣本量大的同時也證明了鐵人三項的選材可以集中在游泳運動員上,并且可以盡量關注其氣質類型是否符合項目發展,做多方面考慮。
(1)鐵人三項運動員的氣質類型與項目有一定關系,它不但影響著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高,還起著積極促進作用。了解和掌握運動員的氣質類型為運動員在選擇主項時起到一定參考作用,并為教練員在最初的人才選拔提供心理方面的依據。
(2)不同性別的鐵人三項運動員的氣質差異不大,我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以多血質、粘液質以及混合氣質類型為主,且這些氣質類型的運動員更適合于鐵人三項項目運動員發展。
(3)我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運動員參訓年限較短,多是游泳、田徑項目轉項而來。之前從事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氣質類型有所不同,游泳項目與田徑項目的運動員有所相似,但與直接從事鐵人三項項目的運動員氣質類型不同。
(4)氣質類型是人先天穩定的心理特征,受遺傳和生理影響較大。不同性別、運動經歷運動員的氣質類型差異不大,在鐵人三項運動員運動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根據運動員本身的身體條件,足球互動進行基本的傳接球訓練,以及足球戰術的演練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一定的技術經驗,填補足球知識的空缺。當然在設計游戲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足球能力和水平,老師在聯系實際的情況下改變相應的條件,在教授新課程時可以使用一些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游戲進行訓練。其中比如網式足球、局部區域三對三等這些游戲,通過這些游戲的進行,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練習技術,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場地資源不足的限制問題。對于足球教學可以起到理想的輔助效果。
在足球戰術教學中運用足球游戲,是為了讓學生在一個相對愉悅寬松的氛圍當中領悟足球戰術的要點然后熟練地掌握足球戰術體系。足球運動是一個集體運動項目,在比賽的過程當中離不開團隊內部的各種攻防戰術轉換執行。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的能力和水平,在人數方面可以使用五對二、四對二、三對一、三對二、六對四等形式。
課堂最后的整理活動也是足球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在課程最后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恢復到安靜的狀態,也可以使學生消除疲勞釋放緊張情緒。所以將足球游戲運用在整理活動中十分符合活動的要求。比如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老師可以設計傳球撞球的游戲緩解學生的情緒。
總的來說,將足球游戲應用在足球教學活動當中可以彌補傳統足球教學活動中無聊和嚴肅的特點。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參與足球教學的積極性。并且可以引導學生更快地掌握相關的技術和技能。這樣一方面可以優化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編制出一套適合學生發揮的游戲活動。將足球游戲運用在教學當中的這種“寓教于樂”的現代化教學思想在培養學生足球技術能力的同時也可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1]汪海浩.試論足球游戲在大學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 當代體育科技,2013(6):153-154.
[2]龍軍.淺析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 2011 (36):162-163.
[3]吳強.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研版,2009(6):33-35.
[4]薛偉.淺析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7(4):82-84.
[5]顧念慈.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2(3):121-122.
G80-32
A
2095-2813(2017)01(b)-023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239
鄭方圓(1987—),女,漢,河南人,碩士研究生,中學二級,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孟小琛(1989—),女,滿族,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