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應娟
(昆明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14)
高校體育教育與全民健身關系探析①
田應娟
(昆明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14)
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全民健身則是由國家政府提倡的、全民參與的,有目的、有措施的系統工程,其目的是提高全體國民的身體素質。高校是培養未來人才的主要場所,高校體育教育對全民健身有很大影響。高校體育教育要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方式,為全民健身做出貢獻。
高校體育教育 全民健身 身體素質
2016年6月23日,經李克強總理批準,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以下簡稱《計劃》),為今后的全民健身新時尚以及體育教育改革等做出了部署。因此,該文旨在通過分析高校體育教育與全民健身之間的關系,來增強在校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幫助其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這也有助于全民健身運動目標的實現。從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的關系出發,探討了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的關系;然后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與全民健身的互動與融合,并對高校教學與全民健身進行了全面分析。
1.1 高校體育教育與全民健身科學化
根據體育的主要形式、任務和方法將我國體育分為社會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等[1]。高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一個擁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地,負有對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之責,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高校體育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夠帶動我國體育事業與全民健身的發展。
第一,全民健身運動已經包含了大學體育教育,能夠增強高校學生的體育知識,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同時還可以促進全民健身的科學化。
第二,在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社會體育要以高校體育作為基礎和前提。體育鍛煉、體育教育、體育教學是高校體育的主要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體育教學。體育教學是高校體育能夠發揮引領作用的關鍵。要想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就要提高高校體育師資力量,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逐步將科學運動的觀念與體育的人文精神帶給整個社會,使全民健身運動能夠得到充分發展。
1.2 全民健身對高校體育的要求與影響
全民健身計劃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計劃》的主要任務要求強化全民健身發展重點,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將提高青少年的體育素養和養成健康行為方式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保證學生在校的體育場地和鍛煉時間,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工作考核體系,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績效評估和行政問責。這就使高校的傳統體育教育理念有所轉變,將之前比較普遍的,認為體育課只是修學分的思想轉變為體育課是切實為了學生的健康服務的思想。
其次,為了保障《計劃》的順利實施,還要求加強全民健身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全民健身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良性互動局面,為社會源源不斷輸送高素質的體育人才,進而使全民健身成為民眾健康建設的重要支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名片。由此可見,高校在全民健身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2.1 高校體育教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與作用
首先,高校體育教育為全民健身計劃服務。高校體育的任務之一就是為社會培養具有正確健身觀念、健身技能的全民健身組織者與參與者。高校要在將現狀與未來發展相結合的基礎上構建體育課程體系,確立能夠為全民健身計劃服務的教學指導思想。與此同時,高校體育還要把握全民健身計劃的實質與手段,通過多種方式為全民健身計劃服務。其次,高校體育教育是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基礎。學校體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礎,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高層次[2]。高校體育是學生在校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對學生走上社會之后的體育觀念具有塑造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與合理運動觀念非常重要。最后,高校體育教育對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具有促進作用。高校的終身體育教育思想與全民健身計劃的持久性相契合。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與合理運動觀念,在走上社會之后仍然能夠進行合理的體育運動,強身健體。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注重對運動方法與運動觀念的傳授,這有利于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
2.2 高校體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計劃中的人文特征
首先,全民健身需要體育人才,這就推動了高校體育教育的轉型,培養了新型體育人才;其次,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激發了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增加了體育運動次數,增強了青少年的體質;最后,由于體育設施的完善,又促進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改善,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情況。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因此,要重視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就要認識到學校體育教育的社會屬性,改革體育教育,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供基礎,進而提升學生未來的生活品質。
2.3 高校體育改革與全民健身的結合
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主要是轉變教育觀念,由重視階段性教學轉向重視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全民健身計劃具有持久性,正是實現終身體育運動的最佳途徑。因此,高校體育思想的變化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思想基礎。此外,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深入展開,人們對科學合理的健身越來越重視,許多與體育健身相關新職業的出現就是證明。這會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高校也會因此而更加重視體育教學,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體育人才,高素質的體育人才可以促進全民健身計劃朝著更好地方向發展,如此便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2.4 高校體育教學與全民健身的融合
要想使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能夠有效融合,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其次要發揮高校優秀體育管理人才的組織職能,使高校教學與全民健身能夠互相配合。當然,終身體育意識也是促進二者融合的重要工具。全民健身運動的宗旨就是培養廣大民眾參與體育活動的自覺意識,長時間的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進而養成終身體育意識[3]。
總之,將高校體育工作置于全民健身視角之下,審視高校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從全民健身體系中把握高校體育教學,是高校能夠為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所做的貢獻。高校體育課程應該充分貫徹終身體育意識,傳授學生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為全民健身的實施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與實踐基礎。全民健身運動還可以促進高校體育改革,加強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1]陳衛輝.關于全民健身與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戰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24):186-187.
[2]張建萍.淺議高校體育教育與全民健身計劃的關系[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1):160-161.
[3]陳衛輝.關于全民健身與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戰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24):62-63.
G807
A
2095-2813(2017)04(b)-025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251
田應娟(1966,9—),女,漢,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舞蹈、體育教學。